“铃、铃、铃...”
急切的电话铃声响起,伴随着屋外的传来犬鸣,划破了小村庄深夜的宁静。
乍一听到噩耗的陈父,话筒滑落却全然不知。
他只知道,他那引以为傲,还有半个月就要回来省亲的孩子。
如今永远回不来了!
当陈耀华的父母,在政府和部队的安排下,星夜兼程火速赶到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上午了。
床上并排躺着的四名战士,中间那位就是他们的儿子。
“排长,他们是耀华的父母。”
坐在地上眼睛通红的排长连忙起身,却是一个趔趄差点摔倒,身旁的战士连忙扶了他一下,却被他直接推开。
面对盯着床上陈耀华的遗体,失神无言的陈父陈母,排长的嘴角颤抖了几下,脖子青筋暴起,黝黑的脸庞被憋得通红,却怎么也说不出话来。
“噗通”
排长跪了下来,紧接着噗通、噗通的跪倒了一片,屋里只剩下了陈耀华的父母,手足无措的连忙上前去拉排长,却怎么也拉不起来。
排长涕泗横流哽咽的说道:“俩老我对不起您们,我没保护好耀华。”
陈父急切的跺了跺脚:“别这样,你快起来,你叫他们都起来呀,我不怪你们的,真的不怪你们。”
看着拉不起来的排长,陈耀华的妈妈掩面哭泣不止,单薄的身子摇晃了两下。
排长赶紧起身扶住她。
陈母朝他摇了摇头:“排长,我儿他勇敢吗?”
这是她得到噩耗后,几千里连夜赶路,开口说出的第一句话。
声音暗哑、带着痛彻心扉的意味。
面对陈母殷切的眼神,排长郑重的说道:“勇敢,他是最勇敢的战士。”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我儿是最勇敢的,他是最勇敢的。”
陈母轻声的念叨着,又是哭又是笑的。
最后两眼一闭,径直的倒了下来。
......
几个小时后,陈母悠然醒来,枕边已经被泪水打湿。
看着医务室四周洁白的墙壁,她多希望这一切只是梦,她的孩子半个月后能如期回家。
“你醒了?”趴在床头的陈父听到动静,连忙抬头问道。
失去孩子的打击,让这个不到五十的父亲,此刻居然看起来有些苍老,满眼的血丝不说,鬓角居然有些灰白色的发丝了。
一夜白头。
“我梦见儿了,他跟我说他很疼、很疼,全身都疼,但他忍着没有哭。”
“小时候他手被镰刀,划了一道很长的口子,他嚷嚷着大哭,我告诉他男子汉要坚强,要做最勇敢的人,从那以后他就再也没哭过了。”
陈母说着说着就悲从心来,却发现泪已流干。
她痴呆的表情、红肿的双眼,让一旁守护的两名战士黯然泪下,胡乱的擦了一把脸后递过两张纸巾。
“谢谢你,我不用。”
陈母摇头拒绝,随后一字一句的说道。
“我儿是最勇敢的战士,我也要做最勇敢的母亲,我不能给他丢脸。”
儿子离家的音容笑貌,浮现在她的眼前,那时的他意气风发,言语里带着浓烈的自豪。
“妈妈,我要去祖国的大西北,去那里戍边。
“祖国需要我,人民需要我。”
想到这的陈母掀开被子,拒绝丈夫的搀扶,颤颤巍巍的起身。
她要去看看儿子,曾生活过的地方、曾守护的地方、战斗过的地方、并为之献出生命的地方。
这里还有他的痕迹。
————
“英雄送别仪式”,是在三天后的上午举行。
营地里,除了执勤的战士以外,几乎所有的人都来了,还陆陆续续的有军绿色汽车开进,他们都是来参加四位英雄的送别仪式。
平时集训的操场,此刻站满了战士,其中不少人身体各处还缠绕着白纱布,他们都是参加冲突为此流血负伤的英雄。
今天的天气格外阴沉,伴随着呼啸的北风,天空居然飘飘洒洒的下起了雪花,似乎也在为英雄送行。
伴着风雪,战士们齐唱了他们最爱的一首歌,《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
我用生命扞卫守候
哪怕风似刀来山如铁
祖国山河一寸不能丢。”
持续两小时的送别仪式中,大雪一直没有停过,战士们如同一棵棵挺拔的白杨,顶着风雪紧紧的扎根此地。
身盖国旗的四名英雄面前,此刻已经摆满了鲜花,大多以菊花为主,只有陈耀华例外。
他的身前是各色鲜艳的玫瑰,这是营地从最近的城市连夜买来的。
日夜相处的战士们,都知道他小时候曾有个梦想,梦想成为一名园艺师,种满一园子的玫瑰。
如今战友们献上了他最爱的玫瑰,希望他在另一个世界,能实现他儿时的梦想。
英雄告别仪式后,应陈父的要求,陈耀华并没有安葬在烈士陵园。
而是带他回家了,回到生他养他的地方。
那里有一望无际的荷田,有漫山遍野的竹林,春天还有开满山间的映山红。
青竹红花为衬,绿水青山为伴。
想来,他不会孤单。
(加勒万河谷地区,位于中印边界西段,新疆阿克赛钦西部,在喀喇昆仑山和冈底斯山山区。
2020年6月15日,边境的加勒万河谷地区发生冲突,面对数倍于我军敌人的公然挑衅,我军打退了敌人,并让他们付出20人死亡的惨痛教训。
不幸的是,我军的四位英雄,年轻的生命永远的留在了那里。
他们分别是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其中肖思远、王焯冉是河南人,陈红军甘肃人,陈祥榕福建人。
陈耀华的原型,是我根据肖思远、陈祥榕的事迹融合加工改编的。
肖思远就是大学应征入伍的,“陈母问勇”这事,也是真实存在的,陈祥榕牺牲的时候才19岁,他妈妈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第一句就是:“就想知道我儿子勇不勇敢,在战场上面勇不勇敢。”
现在“陈母问勇”,已经等同“岳母刺字”了,据说很多人都在讨论,“陈母问勇”是否会编入典故和成语。
多提一句,他们牺牲的时候是6月,喀喇昆仑没有下雪,我改了时间变成了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