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萧瑀是第一个看到华阴县的奏表的,看到之后便将奏表抽出,放到袖笼之中,当即进了宫。

李二接过奏折,笑着道:“太孙脚程不慢,两日居然就到了华阴地界。”

看完奏表内容后,他提笔写了四个字:‘勿言勿动’。

“赐缎五匹于华阴县令。”

说完之后,便让人铺了一张纸,将李厥的那首诗抄了一遍,然后道:“怎么是反的,他们是往东,怎么能说西出潼关,这不又回长安了嘛。”

萧瑀含笑解释道:“臣以为,既是为便利一方百姓,太孙或考虑更多的则是由东都而来的客商。”

李二微微一笑,算是接受了这个解释,然后伸了个懒腰道:

“好几日了,未听见那小子的声音,朕还真有些想念,便是奏疏也觉得烦累得多。”

“乳虎啸谷、鹰隼试翼,太孙也不可永久的依靠着陛下。”

“朕也是如此想的,便同意了他这次远行,唉,朕以前在军中,吃不好睡不好,倒也未觉得有什么,想到太孙在外吃不好睡不好,朕就戚戚然。”

萧瑀也适时的露出一丝担忧之色,不过马上又恢复一脸正气道:“猛虎会驱走已近成年的乳虎,这非是绝情,而是另一种关爱。”

李二很感性,情感来得快去的也很快,闻此哈哈大笑,看向萧瑀道:

“萧公啊,你已是古稀之年,切勿太过劳累,进宫就不要再走动了,该乘步舆,若是有不适当去孙神医那里休息,

需记要保重身体,朕还想着你多伴朕一些时光呢。”

萧瑀哈哈大笑道:“陛下啊,臣是皇太孙的先生,怎么也要等到皇太孙正式长大,否则臣是不肯走的。”

……

华阴离长安两百余里,快马两日便可来回,所以没过两日,杨司平就看到了自己的奏折回来了。

是陛下亲批,意思他自然明白,看到居然有赏赐,他心情大好,虽然不是甚贵重,但到底是陛下亲赐,说明自己也算是入了陛下之眼。

李厥自然不知晓他离开后发生的事,至于说暴露身份,他想着客栈建起也需要一段时间,当时就算有心人知晓,自己早都不知到哪儿了。

自从发生华阴的这件事之后,李二似乎也对李厥此行有了兴趣,通过百骑传递消息,让李厥日日汇报行踪及见闻。

所以李厥变成了不正常的人,开始写日记,而且还是每日都要发往长安给李二御览的日记。

到函谷关时,李厥写给李二的信是这样的:

‘昨晚夜宿桃林,早欲赶路春雨又至,林外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因不急,孙儿便打算晚行,让一让这如酥的小雨,巳时初启程,路遇劳作之百姓开田,农家四人,父掌犁,子三人拖犁,

孙问:何不用畜力?

言去岁老农生病,家无余财,黄牛发卖,用百文讨了三碗水饮,离开。

申时末至函门关,幸登关隘,望远四方,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关在谷中,深险如函,遥想当年,五国伐秦之举。

然秦属正基,得于天授,便是合五国之力亦不可撼动。’

一路走一路观察一路写着信,二月十五日,李厥一行终于来到了洛阳。

早已有人先行,在洛阳打点一切,给赵源等人置办了一个很不错的院子,用于李厥在东都的落脚点,还聘了丫鬟婆子十余人。

李厥答应李二在此至少待半月以上,了解目前洛阳的真实情况。

现在洛阳兴建于隋大业元年,当时便按照都城来打造的,与长安的布局几乎一般无二,整个城四四方方,洛水自城中穿过,共有里坊109个,坊市3个。

李厥他们住的是承福坊,在洛阳行宫的旁边,坊中一座三进的院子,他亲自对房子进行了划分。

前一进两边为聘用之人所住,中间留厅,二进则住着伴读和薛仁贵众人,三进便是他起卧之地。

中午到此,下午便在清扫整个院子,一直到傍晚才将将忙完。

吃了晚膳,李厥同样未听到净街鼓声,知晓此处也取消了宵禁,便以消食为由,带着众人穿行于各坊之间,很快就来到了洛水。

很奇怪,在城市中只要沾水的地方,夜间都会很热闹,更奇葩的是,几个最繁华的地方,必然与妓馆息息相关。

河中的画舫一艘接一艘,灯笼将画舫装扮得极为漂亮,不时还能听到画舫中传出的婉转歌声。

李厥也终于明白,为何炀帝要迁都洛阳,甚至他也探听到李二似乎也有这个意思。

一路行来,关隘险阻、易守难攻之地甚多,从军事上来讲,相较长安更安全,所用拱卫京师的军队越少。

其二,便是北方世族林立,多受掣肘,迁都洛阳便可减少北方世族的影响力,慢慢将这些人排挤出朝廷的权力中心;

其三,长安过于靠西,从连结南北上来讲,不如洛阳便利;

最后则是,长安粮储过少,每日所食大部需长途运来,而洛阳本就是重粮区,再加附近荥阳诸郡沃野千里,取之方便,而长安虽依托关中平安,但尚显不足。

当然,长安相较洛阳,也有其优势之处。

如果说持家靠的是洛阳,那么长安代表的便是进取。

长安依托关中平原,居高临下,俯瞰四野,进征伐四地,退可往中源腹地。

其二,汉至唐,中原的威胁主要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从匈奴到突厥,都有问鼎中原之心,而若定都洛阳,势必要屯重兵在周围,出兵关外则属于劳师远征,并不如长安便利。

此时定都长安,颇有点天子守国门的意思。

其三便是鞭长莫急,定都长安才能最为有效掌控西域之地,汉武帝雄才大略,霍去病英勇无畏,君臣配合之下,开辟了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像是一个手臂,深入西域腹地,又开辟了丝绸之路,自此汉家文明逐步向西伸展。

所以双方难说最佳,但或许是先入为主的观念,李厥倒是更喜长安一些。

每一地皆有优劣共存,只要扩大其优点,积极的弥补缺点便可。

……

pS:按正常历史,萧瑀应该在贞观二十二年就去世了,因为李厥小翅膀的扇动,也没有去世哈。

在此解释一下,接下来可能会有很多这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