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李厥让他将钱尽快花了,李二有些不解。
“如何花,花在何处?”
“要不您再建一个行宫吧。”
李二脚步一顿,扭头看了一眼李厥,随即再度迈步道:“若是魏征尚在,就是你现在这一番话,他就会喷你一脸的口涎。”
李厥哈哈大笑,魏征这个人可能后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现在大多还都是褒扬居多。
“皇爷爷,自古便有过度消耗民力一说,已故郑国公所言并非没有道理,但孙儿要说的是,
若是皇家建宫殿,不征发民力,不影响春种秋收,还能为百姓添一笔进取,我想郑国公就算现在知晓,恐也不会反对。”
“具体说说。”
“很简单,便是不再无偿征召民力,用工给钱,做得多少工给多少钱。”
李二想了想点头道:“这倒是可行,朕的钱也算是间接惠利了百姓。”
正说着便到了甘露殿,李厥坐下开始批阅今天的奏折,李二回了后殿更衣。
待他批到第三册的时候,李二走了出来。
“你的关于商户的建议疏朕看了,商人逐利,如此大开方便之门,将其抬等,你就不怕商户过多,从事生产的人越来越少?”
李厥放下奏折,想了想道:
“从治政者的角度出发,商户至贱原因有四,一是囤货居奇,扰乱市场价格,此一条世家所行最多;
其二,商户不事生产,若商户抬等必将导致商户越来越多,恐生产之人越来越少;
其三,商户行走天下,常与流民、强民、盗匪打交道,不利于安定;
最后则是,缺乏监督机制,朝廷不知晓商户具体的经营情况,便无从谈征税,所以偷税漏税几乎每户皆有,
相反,农户田地有详实记录,税收便于计算,相较之下,商户尤为可恶。”
李二有些愣神,他知晓商贾横行的坏处,但还真没像李厥这么细致的去分析过,
他相信,就算让老房和萧瑀他们来说,顶多会说一句商人逐利、无商不奸或者来一句败坏风气之类的。
“如之奈何?”
现在李二与重臣已经养成了习惯,只要是李厥上的奏折,都不会先走中书,而是与两三位老臣议论,
就像这次的商贾抬等建议书,李二就先找老房和长孙无忌两人讨论过,因为李厥在奏折中没有说得太仔细,两人的态度也很谨慎。
李厥组织了一下语言,他之前上的关于商贾的奏折并没有提及这些,刚好这次把该说的都说一下。
“一是囤货居奇,其实商业环境越繁荣、越昌盛,囤货居奇的可能性就会越小,世家想把控起来难度就越高,
其实您也知晓,现在的商贾无不与仕绅之间有一丝联系,说是官商勾结并不为过,之所以如此,其中较重要的原由便是商贾地位太低,
不紧靠这些人,便保不住买卖,若是抬等此例还会有,但肯定会有所减少。
如此,自由的商贾越来越多,囤货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
畅清走过来,给李厥的杯子里续满水,李厥喝了一口接着道:
“其二,便是不事生产之事,这个会比较麻烦一些,最中最重要的一环便是提高生产力,提升农具的效率,
以前需要两人种的地,现在一人便可完成,对了,孙儿试验了一种新犁,今年春耕时就能见着,相较原来的犁不仅更快,而且更省力。
利用节约出来的大量人力和时间,来从事作坊、行商,也让百姓多一分进项。”
“其三,商贾之所以与强民、匪徒打交道,乃是被逼,因为不这样他们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
依孙儿看来,可以有序的开辟商道,将现今设置在各地的驿所外包,收取合理的费用,让商贾歇脚之用,这样便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其安全。
当然,各地驻军也要积极的参与剿匪,发现一个惩处一个,绝不手软。”
“最后便是税收,商道一旦开辟,在商道各城镇设置税务点,所有合理纳税的物品凭朝廷开具的票据,才可正常的交易,
若无票据,则视为走私,抓住一例不仅没收所有货物,还要进行处罚,久而久之,行险之人定会越来越少,商税的占比会越来越高。”
李二听得很仔细,等李厥说完之后,他依旧是沉默不语。
之所以不语,因为他并不是很赞成李厥所说的,虽然按李厥所说实施理想的话,能起到富国的作用,
但就恐到时遍地商贾,口出必言利。
李厥自然知晓,李二所思为何,想了想,他还是将自己的终极目标给搬了出来。
“皇爷爷,您说若是商税完全可以承载大唐帝国的运作会怎么样?”
李二一愣,随即浮现笑意,他认为自己孙儿这是异想天空,没办法,现在是农耕社会,农税永远占着大头。
这年头,因为对商贾的不重视,商税压根就是个笑话。
就算到了北宋时期,商业达到了极速发展的时期,商税也只占了全国税收的一成。
“孙儿说得是认真的,东宫所有的产业,全部依章纳税,您知道去年一年为长安、万年两县增添了多少税赋吗?”
“多少?”李二问得很随意。
“去年一年,东宫的所有作坊,共创造了110万的营业额,利润70余万,按大唐十三税一,仅东宫的作坊就为国库添了15万贯的赋税。”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李二听到这个数据也是猛的一惊。
“去岁舅公家的产业,也学着孙儿开始纳税,他家纳税是17万贯,皇爷爷,您想想,全大唐有多少像这样的作坊,多少这样的商户?”
李二愣了许久,这才不确定的道:“若是全部纳税,商户的利益变小,会不会阻其发展?”
“就算再多收一倍的利,也比田地里的农户得利更多,况且,一旦他们抬等,剥离仕绅的吸血,那他们会赚得更多。”
李二听明白了,收重税才会降低贫富差距,相应对立的矛盾才会减少。
“皇爷爷,当商税成熟,商业得到全面发展,真正的汇通四海之后,大唐便不需要再征农税,或者还有钱贴补农户。
真正到了农无税的时候,您想把大唐传多少代就传多少代,您想传承多少年便传承多少年?”
李二倒吸一口凉气,下一刻心中像是被点燃了一团火,孙儿所言过于异想天开,但为了大唐传承,哪怕有万一的机会也该去尝试才对。
“你且回东宫,此事朕再想想。”
李厥知晓,自己毕竟年幼,李二这是打算找几个心腹好好议议,确定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