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程巷刚见到杨苏的时候,忍不住摆了一下架子。
可是当杨苏在节目开始秀各种骚操作。
惊得他嘴巴都张麻了。
嗑瓜子、蹭饭、整蛊、烧烤老鼠、洗脚......
这些脱离剧本,又回归剧本的操作。
他现在想起都忍不住震惊。
试问哪一个明星能够如此接地气?
没有!
因此,节目开始走红。
直播间的人数越涨越多。
他作为现场负责人。
除了导演,他是第二个亲眼目睹这一变化的。
太惊人了!
从第一天开播的几千人到现在最高纪录的800万人,这一壮举都离不开一个人!
那就是杨苏!
因此,程巷希望杨苏能够再一次神仙下凡。
力挽狂澜!
压轴,意味着倒数第二出场!
“现在让我们欢迎杨苏和蓝梦芸上场!”
郑启心中隐隐激动。
他想起了杨苏给他勾画的《兰亭序》舞台设计和思路。
真的非常新颖和大胆!
“杨苏,让舞台真正热起来吧!”
郑启心中呐喊道。
双手紧紧握成拳头。
刚才台下的低迷氛围,逃不开他敏锐的眼睛。
知道刚才的三个节目并没有给台下的人惊艳的程度。
不过。
他不担心。
他将重注压在了杨苏身上。
杨苏听到郑导的声音。
整理一下领口。
牵着蓝梦芸的小手,走上了舞台。
看到台下观众们探寻疑惑的目光。
也看到了那对新人夫妻。
杨苏深吸一口气。
浮现笑容,说道:
“大家好,我叫杨苏。”
“旁边这位,是我的爱妻——蓝梦芸!”
此话一出,很多人一怔。
比如直播间的观众。
此刻正一脸错愕。
比如幕后的明星们,更是哗然。
身旁的蓝梦芸身子都颤抖了几下。
她的小手出汗了。
目光里全是害羞、紧张以及一丝疑惑。
似乎在问杨苏:“你在说什么呢?大庭广众的。”
杨苏笑了笑,没有解释。
脑海里响起了一道系统反馈声。
“恭喜宿主获得震惊值7582点,请再接再厉!”
显然。
刚才那一下出其不意,瞬间获得不菲的震惊值。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作品——《兰亭序》!”
“请大家欣赏!”
舞台上,已经摆好了砚案。
上面笔墨纸砚都已经准备好了。
杨苏示意蓝梦芸舞蹈起舞动作。
反过头看向幕后的那些伴奏老师们。
递了一个眼神。
表示可以开始了。
杨苏走进砚案。
负手拿起一只毛笔。
在砚上沾了沾。
嘴角微微勾起。
这是一种自信的表现。
忽然。
舞台里。
响起了一道二胡独奏。
这是《兰亭序》的前奏。
声音低哑。
一种凄凉的音色就这样沧桑地诉说着。
东方古典的韵味萦绕着四周。
台下的观众一下子惊了!
被这种开场曲震惊了!
直播间的观众们开始激动了起来。
纷纷坐直了身子。
屏住呼吸,静静的观看着屏幕。
他们有一种预感。
这个节目要爆了!
杨苏开始书写《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下笔入神。
古韵凸显。
摄影机拍摄的很近。
将书写的内容展现到大屏幕上。
有几个台下的老人眼睛睁得极大。
他们对书法颇有研究。
“这是行书啊!我看到了一种古韵出现了!”
有一个老人身子颤抖的指着前方。
“这位年轻人不简单啊!这书法功底估计从小就开始临摹书写了!”
另一位老人惊讶道。
舞台上。
出现了一扇东晋屏风。
古韵盎然。
留香四溢。
蓝梦芸开始舞蹈。
鸾回凤翥。
翩跹而舞。
杨苏开始唱了!
《国家级唱功》火力全开。
鼻子与脑腔开始共鸣。
“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
“月下门推心细如你脚步碎......”
一股独特的唱腔在舞台上响起了。
这一刻,所有人呆滞了。
看着杨苏。
幕后的明星们满脸震惊。
“这是一种古风味道的歌曲!我竟然没听过!”
夏弘景惊愕道。
“听曲调好像是用民族乐器弹奏的,一股古典的优雅油然而生。”
蒲汉十分惊讶。
一旁的白芷也忍不住评价道:
“杨苏这唱腔好特别,似乎用流行唱腔结合民族乐器产生了一种化学反应!”
“这从来没有人尝试过的领域!”
文渊泰整个人都激动了。
他作为金牌作曲人。
专业中的专业。
没有人比他更懂这些新东西的含义。
“利用二胡作为前奏solo,这个点太妙了!”
“似乎将古代古典的韵味通过流行改编,使得歌曲之间充满了一种流行古风,通俗不繁杂,耐听又令人寻味。”
“他是怎么创作出这种方式的?!”
文渊泰连说了好几句。
越说越欣喜。
耿清莲也是一脸震撼。
她对于歌词是十分严格的。
经常性的为了一首歌而咬文嚼字。
也为了一个词语而熬过几个通宵。
她认为自己作为金牌级作词人。
在国内已经很少遇到对手了。
或者说很少遇到符合她新意的歌词。
哪怕是个别前辈的文学功底能够将她征服。
但在年轻一辈中,她属于前十名之列的!
然而!
今天!
她看到了什么!?
“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
“月下门推心细如你脚步碎......”
“这歌词也太美了吧?!”
耿清莲神色仿佛。
她感受一股浓烈的古风韵味。
飘逸洒脱。
又有一丝情意绵绵。
杨苏继续书写: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拥有着《王羲之的神韵》的加持。
宣纸上,文笔腾挪跌宕,变化奇特。
所过之处,力透纸背。
这不是夸张句!
而是真的有笔尖的墨水开始渗透进案板里。
直到三分处,才停止!
行书行书,行云流水才是真谛!
杨苏仿佛感受到了王羲之的情感、技巧、神韵。
那字迹仿佛活了。
在他眼前开始蹦出纸面。
身旁怀绕。
开始有了灵魂!
正所谓,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台下的几个老人看到杨苏书写的这段字。
猛然的站起来。
身子哪怕颤颤巍巍,能屹立不倒。
他们嘴巴张的老大。
足以吞下一颗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