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到二十岁的国公,而且还是一门双国公,想想确实有点吓人。

在祭天、告太庙的这几天里,朝臣们也在私下多有议论,甚至就连国子监、民间也多有议论。

但是众说纷纭,并没有一个定论。

朝臣们普遍觉得房遗爱虽然功劳不小,但是年纪小资历浅,不晋封国公也能说的过去。

国子监的学子还有民间的百姓们则普遍认为房遗爱应该晋封国公。

年纪小怎么了?

不能因为人家年纪小就轻视人家的功劳。

在国子监尤其是百姓眼中,高句丽非常的易守难攻,前隋兴兵百万却都以失败告终。

这次陛下御驾亲征以区区十万之兵就迅速覆灭了高句丽,房遗爱又是最大的功臣,这功劳得有多大?

还不值得一个国公的爵位?

不过,国子监还有民间的议论却影响不到群臣的想法。

随着皇帝的话音落地,大殿里一时安静了下来。

房遗爱毕竟还有一个做宰相的老爹,反对的群臣也不想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人。

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人肯定会被房玄龄父子牢记。

不过,有人却不怕。

见到一时没有人出列发对,长孙无忌愿意做出头鸟。

他当即出列,恭声道:“陛下,臣因为房遗爱并不算是东征最大的功臣!”

此言一出,引起了群臣一阵议论,房遗爱的功劳最大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就连李世民都觉得有些诧异,问道:“哦,辅机何出此言?”

长孙无忌扬声道:“世人皆以为高句丽非常难以攻打,其实因为前隋的失败,先入为主,岂不知现在已经时过境迁!”

“臣以为陛下东征大捷有三大因素。”

“陛下选择东征的时机十分完美,恰逢渊盖苏文弑君谋权政局不稳,渊盖苏文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派兵攻打新罗,新罗固然接连战败,却也消耗了高句丽大军的兵力,拖住了高句丽大军,此其一也。”

“陛下御驾亲征,将士们士气旺盛,高句丽人慑于陛下天威而士气涣散,陛下指挥若定,才使得我们攻城拔寨,连战告捷,次其二也。”

“火炮初次在战场上出现,给了敌军极大的震慑,确实在攻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其三也。”

李世民听了不由微微颔首:“卿言之有理!”

一众朝臣们听了也不由纷纷点头,长孙无忌总结的确实很有道理。

长孙无忌接着道:“前两者最为重要,所以东征大捷,陛下才是最重要的,火器营的功劳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这一句话算是说到了他的心坎里了,李世民自矜的笑道:“朕岂能与臣子抢功?为众将士论功,房遗爱的功劳确实是最大的。”

长孙无忌扬声道:“陛下,臣以为不然!”

李世民惊讶的问道:“咦?辅机刚才也说了火炮是东征大捷的三大因素之三,为何却又不认为房遗爱的功劳最大?”

长孙无忌沉声道:“火器营确实在东城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房遗爱只是第一次上战场,并没有什么战阵经验,无论是谁做了火器营中郎将,火器营都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这不算是房遗爱的功劳。”

“火炮确实是房遗爱制造出来的,但是在房遗爱制造出火炮的时候,陛下已经封赏其为县侯,焉能再因火炮而封赏?”

“臣以为,房遗爱跟着陛下出征,功劳是有的,但是远远算不上功劳最大,更不至于因此而晋封国公!”

李世民听了一时间没有说话,因为长孙无忌的话听起来也有些道理。

这些天长孙无忌虽然也忙着祭天、告太庙的事,但是再苦再累也没有忘记阻拦房遗爱晋封国公的事。

不得不说,长孙无忌这个人确实很有心计,还真让他想出了办法,而且有理有据。

要阻拦房遗爱晋封国公,最好的办法当然是釜底抽薪,直接抹杀房遗爱的功劳。

房遗爱连功劳都没了,还怎么晋封国公?

皇帝听了没有说话,一众朝臣们听了不由嗡的一声议论开来。

不少朝臣都觉得长孙无忌说的有道理,房遗爱又没有上战场的经验,火器营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靠的是火炮威力强大,谁来做火器营主将都能取得这样的战果。

至于火炮的功劳,皇帝之前就已经封赏过了。

这么想来的话,房遗爱确实算不上功劳最大。

那房遗爱晋封国公的事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

“长孙大人说的有道理啊,谁做火器营中郎将,火器营都能立下大功。”

“对啊,火炮确实在东征中立下了大功,但是当初房遗爱制造出火炮的时候,陛下已经封赏过了,总不能因为火炮厉害就一而再再而三的封赏吧?”

“确实,没这样的道理!”

……

一众朝臣们小声议论着,这时候岑文本出列,拱手道:“陛下,臣以为长孙大人说的有道理,火器营确实在东征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但这都依赖于火炮的厉害,而并非是火器营的将领有多厉害,而房遗爱制造出火炮的功劳已经封赏过了。”

不少朝臣听了纷纷颔首,房遗爱这么年轻本就不该晋封国公,这样一分析的话,房遗爱的功劳也站不住脚。

不少朝臣将目光看向了房玄龄,这时候房玄龄应该要出手了吧?

这可是国公的爵位,谁能不动心?

就算是一向低调沉稳的房玄龄只怕也不可能不心动,绝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国公的爵位从儿子手中溜走。

只不过,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房玄龄一直没什么动静,站在前面一副老僧入定的样子,仿佛这事根本就跟他没关系一样。

没有等到房玄龄说话,皇帝也没有表达态度,但是也不是所有人认为房遗爱不该晋封国公。

毕竟朝廷的势力错综复杂,也有与房家亲近的朝臣,也有皇亲国戚看在晋阳公主的面上也愿意挺房遗爱。

也有朝臣觉得房遗爱的功绩确实配得上国公的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