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快穿之人渣洗白手册 > 第394章 下乡的兄弟姐妹们回城了(八零)7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94章 下乡的兄弟姐妹们回城了(八零)7

又是一天摆摊,除开核心人物宋沛年,还有副手宋母外。

宋母安排宋大哥和她一起收钱递红纸维护摊子,又指派林爱军给宋沛年帮忙,同时不要让人浑水摸鱼拿外面的红纸让宋沛年写。

这样的昨儿个李春惠就发现了一个。

本来宋母想李春惠继续给宋沛年打下手,毕竟她有昨天的经验,不过李春惠觉得自己镇压不住那些大娘大爷们。

一是她的嗓子受不了了,昨儿个都吼劈叉了。二是客人都无意识往前推搡,她要护着宋沛年写字的桌子,她没这么大的力气,所以她更乐意选裁纸的活儿。

还有宋二姐主要负责采购任务。

今天,吸取昨天的经验,摆摊的人一大早就吃了早餐。

太早了宋沛年吃不下,宋母逼着宋沛年塞了两个鸡蛋喝了一杯麦乳精才让他出门。

宋大哥他们老早就出发了,他还从邻居周大妈那儿借了两张长椅带上放红纸。

等到宋沛年到的时候,发现在他们摊子不远处也摆了一个写春联的。

宋母撇撇嘴,看上面的字,她觉得没有自家老三写得好。

不过该担心的还是担心,怕被抢走了生意。

好就好在市场人流大,春联的需求也大,再一个宋沛年的字是真的好看,今天和昨天一样,不一会儿摊子前就挤满了人。

一开始宋母为了抢客流,只要买了三幅春联的她就免费送一副软纸写的福字,后面眼看客人越来越多,那福字卖出去的也多,完全不够卖的,宋母后悔的不得了。

用她的话来说,肠子都悔青了。

中途还真有不少人询问福娃年画怎么卖的,一听要三块钱一张,价都不想讲了,表示宁可吃猪肉。

但毕竟是省会城市,有钱的人也不少,这个市场也是德安市最大的市场。

宋母吹的天花乱坠,又将宋沛年昨天那说辞搬了出来,还真有十来个人掏钱买年画。

今天比昨天结束得晚多了,但结果和昨天差不多,红纸虽有剩的,但也只有几十张的样子了。

除开宋沛年,各个都是红光满面,宋沛年像是被吸干了精气,白着脸走回家。

等到上楼梯后,远远就听到隔壁的周婶子在骂她家小儿子,“当初你辞职的时候,我和你爸就不赞同,你非说你要去外面闯荡做生意,你看看你现在,进了这么一大堆货,有几个是卖出去的...”

“你以为生意是这么好做的啊,你只看到吃肉的,偏偏就没有看到喝风的...”

“那我留在厂里就能挣到钱吗?那厂子现在你出去问问还有多少订单?工资是不是一月比一月低?我不找出路能怎么办?”这是周婶子小儿子周小强的声音。

由于这争吵声,刚刚有说有笑的宋家人立马噤了声,脚步轻轻地从周婶子家门前经过。

偏偏宋沛年不一样,直接大剌剌敲响了周婶子家的门,“婶子,我看看周哥的货呢。”

完全不看宋母使的眼色,进了周家的门,挑了一口袋的东西,什么头绳,小孩儿玩的小玩具,一些摆件,杂七杂八地提了超级大一口袋回家。

宋母看到那么大一口袋东西,气的够呛,“你干啥呢?”

或是意识到自己的声音太大,又放低了声音,“你没听到你周婶子说,这些玩意儿卖不出去,你还买来干啥?”

宋沛年对着宋母摇了摇手指,“山人自有妙计。”

“我看你是有点儿钱就想拿出去造了。”宋母没好气道。

接着又将布袋子里的钱放进了她那屋,“这几天卖春联的钱都放我这儿,等年前那天晚上再给你。”

免得被这败家小子全拿去造了。

----

宋家一家子这一忙就忙到了年前的最后一天,生意可以说是一天比一天好,等到最后三天,宋四妹还有宋小弟也都在家帮着裁红纸。

尤其是年前的最后一天,摊子都要被压垮了。

今年的年货,宋母来不及准备,直接大手一挥,让李春惠还有宋二姐帮着买帮着囤货,给钱也是给的十分大方。

年三十那天,宋母早早就将宋沛年给薅起来了,倒是没有让他干活,而是派他看着几个小孩。

将最小的三仔往他怀里一塞,“你看着几个孩子,不要让他们乱跑,我们忙得不得了。”

宋沛年看着怀里流鼻涕的小孩儿,不乐意了,“为什么让我看孩子,四妹还有小弟呢?”

宋四妹听到宋沛年的话,立马拿着鸡毛掸子从她那屋出来了,勾着唇斜眼看了一眼宋沛年,拿着鸡毛掸子轻轻扫着她那屋的门。

见宋沛年抱着孩子不怎么耐烦,动作更加耀武扬威了。

宋母塞了个手帕给宋沛年让他给三仔擦鼻涕,“你四妹要帮我收拾房间,你小弟在厨房炸丸子。”

宋沛年见屋里少了宋父几个大人,又问道,“爸他们呢?”

宋母白了一眼宋沛年,“昨晚我们说话你没有听到啊,你爹带着你哥你嫂子,还有你姐你姐夫回村里祭祖,给你爷烧纸。你爹说你爷没有见过你嫂子和你姐夫,带过去给他老人家看看。”

宋沛年听到这话,脸上有些不自在,“明年我也要回村给爷爷烧纸。今年太忙了,都忙忘了。”

宋母还没有接话,倒是宋四妹刺了一句,“我们谁不回去烧纸都还算说得过去,你要是不回去,那真是...呵。”

“就你话多。”宋母扯过宋四妹手中的鸡毛掸子,推着她进屋,“你将你的衣柜里的衣服收拾收拾。”

大过年的,一个两个都还不消停。

见宋沛年还杵在那儿,又说道,“带着几个孩子去外面看看你爹他们回来没,天没亮就走了,也该回来了。”

于是宋沛年怀里抱着一个小的,身旁各站两个,朝着家属院门口走去。

家属院门口人还不少,有推着板车来卖菜的,还有几个小摊子,有一个卖卤菜的,其余几个都是卖小孩儿零食的。

尤其是那卖和卖玉米棒的。

机器前排了一串儿小孩,两分钟的时间,一个小孩儿就拿着一硕大的走了。

那卖玉米棒的周边也围着一大圈小孩儿,摊主往着机器上面的斗笠里倒玉米和白糖,下面一个小洞就出来长长的玉米棒。

这一景象连着宋沛年怀里的那个,五个小孩的目光全都吸引过去了。

不过看归看,倒是没有一个吵着闹着说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