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山率部追赶到柳风县城下的时候,
正好见吊桥升起。
吊桥上的士兵随着吊桥的升高,大部分都滑落下去,成功渡过了护城河。
只有几个刚刚走上吊桥的倒霉蛋,看着吊桥升高,下意识的抓住了吊桥,防止自己掉下去。
可是随着吊桥越升越高,心里越来越胆怯,吓得哇哇乱叫,就是不敢松手。
在吊桥马上要垂直的时候,手臂实在支撑不住了,从最高处掉了下去,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刚刚走到桥边,没有来记得过桥的士兵也相当的惨。
他们虽然及时止住了脚步,
可是后面的士兵却没有停下。
他们就像下饺子一样,被后面的士兵纷纷挤进了护城河里。
今年下半年雨水多,现在护城河里水都是满的,
又赶上现在正值深秋,河水冷的要命,
刚开始掉下去的士兵不是不会水被淹死,就是被后面掉下来人到砸到水底呛死,最后活下来的拼命往对岸游。
最倒霉的应该是应明哲了
他在朱坎墩手底下逃了回来,本想策马跳过护城河,
可是战马连续作战,加上一路狂跑,到了护城河边上,已经没有多少力气了,
在跳过河的一半的地方,马开始下落,一人一马落入了河中。
应明哲本来水性不错,可惜他身穿重铠,一入水,就迅速往下沉,不一会,就没了踪影。
眼看前面的士兵纷纷落入水中,后面的士兵终于止住了脚步。
正在这时,李宝山命人喊道:
“放下武器,投降不杀!”
官兵见城门紧闭,刚刚渡过护城河的兄弟们,正在城下瑟瑟发抖,
他们估计就算凫过护城河,也进不了城,最后不是冻死饿死,就是被李宝山的人灭掉,还不如趁现在投降。
“我们投降!”
说完,有人把武器扔到了地上。
有人带头,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投降,纷纷把武器都扔在了地上。
朱坎墩见对面都放下了武器,说道:
“总兵,对面都放下武器了,这个时候我们冲杀过去,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灭掉对方。”
说完,他期盼的看着李宝山,等着他下令。
李宝山摇摇头说道:
“坎墩,总长有令,不得随意杀降!”
朱坎墩劝道:
“总兵,我部是先锋部队,接收太多的降卒,恐怕不利于我部行军。”
李宝山说道:
“无妨,你先把降卒集合起来,把他们打散重新编组,待明日攻城的时候,让他们做为先头部队,先行攻城。”
朱坎墩领命处理降卒的事务去了。
薛勇在城里越待越觉得危险,蔡再升已经下令坚守吴州城,想来也不会有人来救自己。
那自己守着柳风县城,就等于是个孤城,待到赵阳率大军赶到,自己必被俘虏不可。
想到这里,他命人把守城官叶绿敏叫来。
“将军,你有什么吩咐?”叶绿敏进门立刻问道。
薛勇这时候说话不方便,他提笔写到:
“今夜子时时分,我突围出去,去吴州城搬救兵,你们务必拖住李宝山,等我携带援兵赶来,我们里外夹击,灭掉李宝山。”
洗完,他递给叶绿敏,
叶绿敏,拿过来,左看看,右看看,挠了挠头,说道:
“将军,属下不识字啊?”
薛勇一听,瞪着眼,指着门外,呜呜的也不知道想表达什么。
叶绿敏看看薛勇手指的方向,恍然大悟,说道:“将军您是想让属下把您写的东西贴到门外是吧?”
薛勇听完,气的一把把纸夺了过来,随即一脚把叶绿敏踹倒在地。
叶绿敏这时候才知道,刚刚薛勇是想让自己去找识字的人。
他忙爬起来,说道:“将军稍等,属下这就去找个识字的。”
不一会叶绿敏带着县衙的师爷进来了。
师爷拿起薛勇的手书,念道:
“今夜子时…”
叶绿敏听完,担忧的说道:
“将军要走?反贼来势汹汹,属下怕抵挡不住啊。”
薛勇有写到:“你只需要坚守五日即可!”
叶绿敏想想,五日还是能坚守的。
他派人把薛勇的马喂得饱饱的,兵器盔甲检查了一番,只等今夜薛勇突围。
当夜,薛勇带了五十几个随从,从南门悄悄出了城。
李宝山听说城里跑了几十个人,以为是城中派出去搬援兵的信使,也没太当回事。
第二天,天刚亮,
饱食之后的降卒,在李宝山部看管下,来到了城下。
朱坎墩说道:
“你们本是该死之人,可我们李总兵慈悲,给你一条活命的机会。”
说到这,他用马鞭一指柳风县城,
“攻下柳风县,不仅可以活命,还可升你们的官,和我们享受一样的待遇。
若敢临阵脱逃,攻城不尽心者,军法从事!”
降卒们知道攻城九死一生,可他们没得选择,这是他们唯一能活命的机会。
惨烈的攻城战打响了。
李宝山这边在拼命的填河攻城,叶绿敏在拼命的守城,他还在盼望薛勇能早点带援军过来。
可他哪里知道,薛勇只是想让他们坚守,吸引李宝山罢了。
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带援兵过来,就算是他想带兵过来,胡文渊肯定也不会同意的。
此时的他正在吴州城外的一个庄子里休养,
他摸着自己的脸,越想越气,
可是现在他的兵已经在柳风县一战全部打光了,胡文渊又不肯再给他兵,想报仇也是有心无力。
这次自己兵败,蔡再升后面还不知道会怎么找自己麻烦呢,现在想想吴州城也不安全。
他决定先投奔自己的好友盛云,后面看形势的发展再说。
于是他给胡文渊和蔡再升各写了一份信,
意思无非就是他感觉赵阳现在太过强大,恐怕吴州城将会不保,他已经想到了一个计策,现在就去实施,让两人不要为他担忧。
写好之后,他把信交给手下心腹护卫,另拿一张纸写道:
“这两封信,待两日之后交给胡文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