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他怎么推,清芸就抓着他不松。
清融许也没办法,只好歇了心思,嗲怪一句“这孩子”。
转头又朝着御书房大嗓门的喊道:“陛下,时间到了,臣走了啊,陛下辛苦了”,生怕对方不知道他挨罚完了一样。
清芸无奈,拉着人就往外走。
御书房内的颜帝也是脸色铁青“你说,朕是不是罚的太轻了。跪了这么久,还能这么中气十足的跟朕叫板”。
可不就是叫板嘛,清融许在御书房外跪了两个时辰,颜帝就在御书房内批奏折批了两个时辰,连门都没出过。可不就是清融许说的辛苦了嘛。
安时脸上堆满笑容“陛下,清丞相敢如此与您说话,不正是表明了您忠厚仁恕,仁厚礼贤嘛”。
“哼,你倒是会替清融许说话,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丞相府的奴才呢”。
颜帝的语气很平淡,这话听起来像是在开玩笑一般。
安时心里咯噔一声,面上笑容不变“陛下说笑了,奴才的心当然是向着您的。奴才替清丞相说话,那还不是看出了陛下对清丞相的宽宏。陛下这话说的,怕不是,不要奴才了?”。
安时的表情,从前面的笑容满面。到后面的不安惶恐,像是真的很怕颜帝将他赶走一样。
颜帝心里的疑虑消除了不少,他的确对清家太过放纵了,在自己身边的人,难免会看他的心思说话。
“好了好了,朕可从未说过不要你”。
“那就好那就好,可吓死奴才了”。说着,还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是真的有汗,被颜帝吓的。
他这诚惶诚恐的样子,引的颜帝开怀了不少。
刚扶清融许上了马车,清芸就将自己身上的披风裹在了清融许身上。还将碳盆也往他那边靠了靠。
根本就没等回到丞相府,直接去了半路的迎宾楼。要了一个雅间,多放了几个炭盆,让小厮回去拿来了衣服换上。问小二要了一碗姜茶,盯着清融许将姜茶喝完,清芸才松了口气。
看清芸紧张的样子,清融许忍不住笑出了声,裹紧身上的披风。
“哈哈哈,雪儿莫急,爹这身子好着呢,不会有事的”。
清芸睨了他一眼,伸手替他把脉。确定没问题,才松了手。
唤来秋月“去,叫些吃食来,要温补的”。
“是”,秋月福身,自然知道这是给清融许准备的。
看到女儿如此关心自己,清融许要忍不住红了眼眶“没白疼,爹的女儿没白疼”。
清芸却笑不出来“爹,对不起,女儿本该去找陛下求情的,我......”。
“好了好了”,清融许打断了清芸的话“爹明白,你去求陛下,陛下必然会放爹离开的。
但同时,我们清家权倾朝野,连陛下都要让步的名声就洗不掉了。那是大多数人都想看到的结果,也包括陛下。爹知道你的想法”。
清芸眼眶微红,她当然知道清融许能理清一切,也明白她这么做的意思。但她并不是为这件事情而道歉。
而是为自己的不知所为,为自己的任性妄为。丞相府本就势大,前有清融许在朝中镇着,后有清萧深得百姓爱戴。与统领后宫的孟家不相上下,也算是稳固了朝堂上的平衡。
可她却像是瞎了一般,打破了这个平衡。那么想要再次稳住朝堂,要么抬孟家,要么压清家。
当时清芸的名声很足。颜帝不能压着,也压不住,所以选择了抬孟家。
可孟家是个不中用的,抬不起来。那就只剩一个办法了,压清家。
既然清家声望很足,那就再抬高点。高到清家承受不住,就会自己倒下来。也许在颜帝越级册封清芸长公主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这个办法。
清芸没再继续解释。清融许和清萧看得更加清楚明白,却还是让清芸义无反顾的做了,没有任何阻拦。
每当清芸做成一件事时,清融许眼里是遮不住的骄傲与赞扬。恨不得与全天下炫耀,自己的女儿有多么的优秀。所以,他又怎么舍得去压着她呢?
饭菜很快就上来了,清芸替清融许打了一碗鸡汤,推到他的面前。清融许一点不剩的喝完了。
“爹,您觉得此事是林姐姐的错吗?”。
靳城,两个多月前开始大旱。原本旱情不是很严重,所以派了几名官员救治灾情。明明一个多月就能完成的事情,到了如今,竟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起来。
前不久,林若初寄来一封密信。孟闽江调戏当地知府的女儿,人家女儿不堪受辱,投河自尽。
当地知府大怒,拼了一身官职不要,也要让孟闽江偿命。可孟闽江毕竟是一朝尚书,且上面还有一个孟旬迹,早就浪荡惯了。一个知府而已,他根本没看在眼里。压着不允许那知府上报。
知府知道后,发狠的绑了孟闽江,想要直接将人弄死。
虽然孟闽江有错,但那是旱情还没有解决。孟闽江又是他们中官职最大的。他要是没了,先不说他们也要被连累,就是靳城的旱灾,也解决不了。
那些跟他们一起来救灾的人,根本不听他们的话。所以只能先稳住孟闽江。
可知府显然也是个聪明的,不信林若初和金水的话。无奈,林若初只能求助清芸,借着她的身份,暂时保下了孟闽江。
谁知那孟闽江不仅不知悔改,灾情当道,还与多名女子有染。
那些都是良家女子,为了不被饿死,为了一碗饭,才不得已委身于他。
可他却用了就丢,为了不被人发现,将尸首与那些饿死的人堆积在一起。仅仅是半月的时间,尸体的恶臭,就形成了瘟疫。
一染十,十染百。整个靳城,在短短月余的时间内,变成了一座厉人城。
林若初气急,再也不管孟闽江,直接命人将孟闽江关了起来。拿着御龙令,封锁整个靳城,不准任何人进出。
一道加急信件,就送到了京城。只不过半路被叶新截获,添油加醋,专挑对孟闽江有利的部分说了一通,这就是早朝那场争论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