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人在大明,开局嫁老朱 > 第101章 人才捡漏王梁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婶,咱要这个,这个,还有这个,多给点肉!”

郑家村工人食堂里,忽然出现个陌生的小子,举着手里的盘子,挤在人堆里高声嚷嚷。

“哟这谁家小子,长得真俊俏。”

“小家伙几岁啊?订娃娃亲没?”

“咱家有个胖闺女,要不你留下来,给咱当那女婿。”

见这小子俊俏可爱,女人们生起逗弄之心。

朱文正哪见过这阵仗,小脸通红,期期艾艾:“不、不定娃娃亲。”梗起脖子:“元兵未灭,天下不平,大丈夫绝不成家,当先立业。”

“哈哈哈……”

“好有意思的小娃娃……”

女人们人仰马翻,笑得合不拢嘴。

朱文正跳脚:“咱不是小娃娃!”

“是是是,你是小男子汉。”一个拳头大的饭勺伸过来,满满当当的红烧肉扣在饭盘上,朱文正抬头,对方冲他慈爱微笑。

小伙子眼眶一下子红了。

他想起了寡母王氏,父亲去世后,家中重担压在母亲肩头。

乱世艰难,为了养活他,母亲不得不更努力地纺布种地,每每日未出而起,夜深月升方回。

母亲将他送到滁州城前,咬牙拿出家中积蓄,做了顿红烧肉。

那肉烧得和这一样香,腾腾热气里,那张未满三十便憔悴不已的脸写满了坚定:儿啊,记住这肉的味儿,日后要做个日日有肉吃的人呐。

“呀,小娃娃怎么落猫尿了?”

误以为自己逗哭了人家娃娃,女人们赶紧安慰他:“婶娘们不笑话你了。”

“咱、咱想起了咱娘……”朱文正用袖子狠狠抹去眼泪,嗓子哑了:“咱娘说咱日后要做个日日有肉吃的人……”

女人们愣住了。

日日有肉吃?

这个理想离谱吗?不离谱,乱世中莫说吃肉,有时候连一口饱饭都吃不上,更有无数人家妻离子散,插草头自卖其身。

有肉吃是一个当娘的对孩子最大的期盼,不求大富大贵,不求光宗耀祖,只求他日后吃饱穿暖,顿顿有肉。

“你娘是个好母亲呢……”

“哪个当娘的不希望自己孩子好呢?”

“小娃娃别哭,日后你一定有大出息。”

“就是就是。”

一个婶娘连连点头,却遭到同伴嘲笑:“不许做跟屁虫。”

婶娘极力辩解:“咱、咱嘴慢,你们欺负咱!”

一群人笑起来,笑声感染了朱文正,小伙纸抿着嘴,偷乐。

旁边等朱文正打饭的陶安等人不见人回来,就让李文忠去找他。

李文忠挤进人群,他属于长相清秀腼腆的类型,这种长相比猴娃娃朱文正更讨婶娘们喜欢,一下子陷入女人堆里没办法出来。这个婶娘逗几句,那个姐姐哄他几声,这两兄弟什么时候见过这阵仗?

顿时被婶娘们杀得溃不成军,丢盔弃甲,连汤和都喃喃感慨:“玛德,真叫人嫉妒。”

“说起来,汤和你跟老大不是来过郑家村吗?咋没讨个媳妇?”

常遇春觉得这事儿很奇怪,汤和还没进村呢,嘴里就嚷嚷郑家村的好处了。

汤和被戳中痛处,眼眶一下子红了,哽咽道:“你以为咱不想吗?郑家村的婆娘心灵手巧,性情都贼好,宜家宜室,哪个汉子不心动?”

“可是人家看不上咱!”

“说咱不爱洗澡,臭得慌。”

说完,汤和掩面而泣。

众人先愣了,然后爆发出大笑声。

这汤和哪哪都好,就是不爱洗澡,尤其是冬天,天一冷,十天半个月懒得脱衣服,加上男人们,尤其是当兵的气味大,人家女娘看不上就很正常了。

常遇春摸着下颌,想着自己长得俊俏,还爱洗澡,讨个小老婆行不行?

汤和冷笑:有种你在老大面前说你想娶人家郑家村清白姑娘做小老婆?

常遇春讪讪:算了算了,想想而已。

连滚带爬跑回来的小兄弟两个瞪大眼睛,冲常遇春竖起大拇指:婶娘猛如虎,叔叔真丈夫!

“啪。”常遇春面子挂不住,一人一个大逼兜子呼后脑勺:“吃饭!”

午饭吃红烧肉,白菜炖豆腐,放在外面冻过的豆腐吸饱了白菜清甜的汤汁,搭配软烂的红烧肉,一口咬下去,别提多香了,几个人都吃了好几碗米饭,眼珠子都红了。

吃完饭,饭后散步。

郑狗蛋叼着草根,带他们走到广场附近,因为年关将近,广场上除了日常跳广场舞的老太太老头外,还有忙着挂红灯笼写对联的。

陶安指着人群中的文士道:“此人是聘请的先生吗?”

郑狗蛋点头:“以前是个秀才老爷,这不是好几年没科举了吗?家里穷揭不开锅,来这儿混口饭吃。”

陶安原以为是个童生,没想到还是个秀才老爷,叹道:“能屈能伸,日后定有一番作为。”

郑狗蛋跑过去:“陈遇先生。”

那秀才抬头,真真是人如青竹,有君子温润如玉之风骨,眼神温和,沉静如星光:“狗蛋。”

“噗。”

郑狗蛋扭头,谁在笑?

常遇春捂住嘴,打了个抱歉的手势,实在是这位风姿绰约的先生嘴里吐出“狗蛋”的名字,显得滑稽可笑。

“先生安好,在下陶安。”陶安倒是起了结交之心,这先生处事风度波澜不惊,是个人才苗子啊。

朱元璋手下的文官集团尚未饱和,想要出人头地那都是有真本事的,日后陶安劝降金陵守将,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城池要塞,夸一句在世张仪也不虚了。

陈遇先生回礼道:“陈遇,莫称先生了。”

陶安马上说:“那便叫陈兄吧。”

陈遇是温州人,早年曾是温州有名的神童,有过目不忘,举一反三之才。

可惜遇上乱世,本该考上温州府学教授的陈遇携老扶幼,逃难至此。

然后就被捡漏大王王梁兆少爷捡回了家,做了教书先生。

听到陈遇的遭遇,众人既感叹又惊讶,感叹陈遇怀才不遇遭逢乱世之苦,不得不颠沛流离。

惊讶王梁兆那厮真真儿是个人才。

走哪儿都能不动声色捡个大佬潜质的佬回来。

佩服,属实佩服!

陶安都想建议朱元璋招王梁兆入营,专司人才捡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