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玄幻魔法 > 盖世尊王 > 第150章 致命一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24

    +
  • 恢复默认

击败“洋势力”,国肥崛起之路

回眸改革开放前,国肥严重短缺,农田嗷嗷待哺,一度成为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瓶颈。数十年的风雨历程,谁也不曾料想,我们竟能从“依赖进口”到“世界最大化肥生产国”,从“单一产品”到“引领国际技术先锋”。

当时要啥没啥的中国企业到底是怎么击败“洋势力”的?让我们一起驻足回望这段国肥崛起史吧!

中国化肥工业发展较晚,改革开放以前,先进的化肥生产技术都掌控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手中,他们在生产、销售及使用上制定了一系列高标准的法规和认证体系,提高了市场准入门槛。

在这种技术封锁的背景下,中国采取了自力更生的发展策略,依靠国内科研力量和有限的外来技术支持,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化肥工业。

早期,“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侯德榜,这位化肥工业的先驱,对于打破国外技术封锁起到了关键作用。

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不仅在纯碱生产上有重大突破,其副产品氯化铵也可用作化肥,对缓解国内化肥短缺问题起到了极大作用。

上世纪30年代,侯德榜领导建设了中国第一座能够同时生产合成氨、硝酸、硫酸和硫酸铵的大型联合企业,开创了中国化肥工业的新纪元。

40、50年代,他又发明了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新工艺,以及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化肥新工艺。

1960年,候德榜领导开发的合成氨联产碳酸氢铵新工艺在丹阳化肥厂成功投产,他创建了小氮肥模式,为各地办好小氮肥厂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画面字幕:小氮肥模式:根据丹阳化肥厂的经验,建设一个年产五千吨合成氨的小化肥厂,一般只需要一年半左右的时间,投资七百万元,比按老流程建厂投资节省一半左右。这种新型化肥厂投入生产后,动力、原料的消耗,也比老流程低得多。】

一时间,小氮肥厂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涌现,这些小化肥厂采用独创的生产工艺流程,设备自行设计制造,自产自销,缓解了肥料短缺的燃眉之急。

1958年到1962年,全国新建了7座大型氮肥厂,这些工厂全程自主建成,这在新中国历史上尚属首次。

就这样,这一时期,我国化肥工业实行了大、小化肥厂“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齐头并进。中国也从此成为唯一大量生产碳酸氢铵肥料的国家。

尽管中国的化肥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化肥供应依然紧张,缺口还很大。

面对粮食安全和国肥短缺问题,中国政府将采取何种措施?而在这块庞大的化肥市场面前,“洋势力”又隐藏着怎样的心思?

(2)

面对粮食安全问题,我国政府出台了重大的农业发展计划,这使得化肥进口量迅速增长。

上世纪60年代,日本与西欧国家执化肥界牛耳。中国庞大的化肥市场,一时间成为了他们竞相争夺的焦点。

据一份解密档案披露,1966年10月,欧洲复合肥协会的巨擘与日本化肥巨头幕后握手,双方达成了秘密的口头协议,约定对华硫化氨售价不低于每吨43美元。使中国陷入了被动。

面对这种不利局面,中国采取了心理战术,巧妙警告欧洲方面,若不提供合理的市场折扣,则全数转向日本购买。

这招获得出人意料的成功。欧洲复合肥协会最终同意以每吨34美元的优惠价,向中国供应320万吨硫化氨,远低于公开市场的48美元定价。紧接着,中国乘胜追击,迫使日本也在价格上作出让步,以相同低价售出150万吨硫化铵给中国。

这一系列外交与经济手腕的运用,不仅打破了外界的价格垄断,更为中国在化肥国际贸易中赢得了宝贵的议价能力。

在此基础上,中国更进一步,将目光投向了技术自主的长远目标。

1973年,我国掀起了大规模成套技术设备引进高潮。斥大量外汇从美、荷、日、法等国引进13套先进的合成氨与尿素生产装置,铺设在全国各地。到1979年,包括广州化肥厂在内的这13家工厂悉数竣工投产,标志着中国化肥工业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大幅提升了自给自足的能力,逐步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

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化肥工业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大、中、小型生产格局。中国化肥产量自新中国成立到1982年,以年均28%的速度增长,产量跃居全球第三。

然而,挑战不断,在1987年以前,全国氮肥企业还都还是单一的碳铵产品结构,碳铵的养分含量低,远不如含氮量高的尿素。

为了满足高浓度氮肥需求,中国在1982至1987年间不得不大量进口尿素。

在进口尿素的巨大冲击下,国内大批小氮肥企业亏损、关停。

1985年,全国小氮肥产量同比下降了22%。

面对严峻形势,国内兴起了产业升级之风,诸多行业新星崭露头角。

山东华鲁恒升集团便是其中成功的典型之一。华鲁恒升的前身是德州化肥厂,成立于1966年,这家小厂曾亏损高达数百万元,濒于破产边缘。1990年在新任厂长刘秉章的带领下,顺应市场需求转型生产尿素,实现了惊人的蜕变。到1995年,其尿素年产量已达到15.5万吨,产品热销多省,公司规模迅速扩张,多产业链并举,成为了化工领域的佼佼者。

当时,从县办小厂成长为行业巨头的不止华鲁恒升,还有诸如鲁西化工、湖北宜化集团等,这一批企业凭借着产品结构优化,跃身为行业龙头企业,共同见证了中国从依赖进口到成为全球尿素生产龙头。

讲到这故事并未结束,随着复合肥市场的硝烟再起,中国化肥企业正蓄势待发,准备在新一轮的国际较量中,再次证明“中国制造”的力量。

敬请期待下期,看中国化肥业如何在复合肥领域续写传奇。

(3)

上世纪90年代,当中国已傲立于世界氮肥生产的巅峰,却面临着一个不争的事实:钾肥与高品质磷肥的稀缺。而此时的国外,复合肥产品逐渐普及。

那个时期,以美国嘉吉公司为代表的二铵复合肥以其神奇肥效打败了国肥,在国内热销。俄罗斯阿康公司1991年起,也开始向中国供应大批复合肥。

1992年,山东红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首开中国复合肥先河,让国内看到了国肥崛起的希望。

红日化工的总经理王延艾,把人才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来开发和运营,1992年,他引进高端人才李继进,作为红日的总工程师。王延艾和李继进两人带领技术团队,从立项到历经千百次的试验,终于在1993年联合发明了氯化钾低温转化硫酸钾三元复合肥生产新工艺,这项技术穿透了外国技术垄断的阴霾,更以成本优势,为中国农业点亮希望之光。

1998年8月,中国的化肥会议在浙江省宁波召开,在这次磷复肥展会上,红日化工携20万吨硫酸钾复合肥的巨大产能,拉开了中国复合肥产业技术创新大幕,这一年被称为中国复合肥元年。王延艾、李继进也被业界视为“中国硫酸钾复合肥行业的开山鼻祖”。

红日化工,以这项硫酸钾复合肥新技术,注册了“艳阳天”商标,并开创了中国化肥市场品牌营销的先河。第一个导入cI,第一个实施名牌战略,第一个实行区域专销和承诺服务,第一个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片,第一个建立起知识型营销队伍,第一个启用形象代言人,红日在同行业中第一个把市场竞争提升到品牌竞争层面。

技术和营销的加持,让“艳阳天”复合肥市场占有率居全国之首。

红日化工改变了中国三元复合肥完全进口的历史,一个改变中国农业命运的产业由此发端,红日人创造了“一项技术引爆一个产业”的传奇。【画面字幕:据不完全统计,采用红日专利技术的复合肥年产能最高达2.2亿吨,生产厂数量突破5000家。】

国肥崛起,故事未完,下期精彩继续。

(4)

红日化工的大旗在浙江宁波高高飘扬的同时,这场创新带动了行业蠢蠢欲动数个雄心。

那一年,广东沿海的芭田才建厂9年。

这一个厂龄如少年的芭田,却接过红日化工的旗帜,一举突破了高端肥料进口肥垄断的局面,同时竖起了广东军团的大旗,向“洋势力”发起了正面挑战。

2000年以前,我国高塔肥料技术处于空白,这项技术尽数掌握在国外巨擘手中,其中尤以阿康公司的“3个15”复合肥最为耀眼,其以速溶、全溶的优势雄霸中国。

为了突破高端肥料技术,深圳芭田开始酝酿一场大变革。

1992年,黄培钊与人合伙,正式成立了深圳市芭田复合肥有限公司。这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诞生,更是中国高端肥料产业革命的序章。

【画面字幕:深圳芭田的董事长黄培钊,1978年本科考入华南农业大学园艺系,后又取得植物营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一直致力于果蔬专用肥、生态复合肥的研究。】

在芭田的发展史中,创新始终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词。

黄培钊认为,过去的肥料标准已经不再适合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为此,芭田斥资100多万元购置先进设备,专门用来测量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并根据用户的需要,因地制宜,为他们的土壤和作物订做“特殊肥”。

同在1998年8月,黄培钊亲自挂帅,组建复合肥科研特攻队,前往美国、德国、日本等地考察肥料企业和科研院所,寻找攻克国产复合肥水溶性差的方法。

1999年下半年,全溶无渣的“芭田蓝复肥”横空出世。芭田公司以“买一包50kg的芭田蓝复肥赠送1kg试用装”的独特营销策略,让“芭田蓝复肥”迅速占领市场,阿康复合肥的霸主地位首次动摇。

芭田不断攻克高端复合肥技术难关。2003年12月,芭田在乌拉山建成了第一座年产20万吨的高塔造粒生产装置,并推出国内首家“高塔硝硫基”。

很多芭田人至今仍记得,初次目睹自家诞生的首批硝硫基肥料时的激动场景。他们兴奋地跳上肥料堆垛,双手捧起灰色带小孔的肥粒,高呼“看,这便是与进口肥媲美的硝基肥!”那一刻,不仅是对产品的自豪,更是对中国制造的深切信念。

【画面字幕:芭田股份的高塔造粒技术为国内首创,问鼎“中国肥料业建国六十年最具影响力技术”、获得第十八届中国专利奖,芭田股份成为肥料行业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单位。】

芭田高塔造粒技术的推出填补了我国复合肥高塔造粒技术空白,结束了我国无熔融高塔造粒生产NpK复合肥的历史,标志着中国复合肥工艺技术已经与世界同步。

作为复合肥高塔时代的拓路者,芭田并未就此止步。年产30万吨、50万吨、60万吨的高塔在芭田深圳、徐州、贵州、贵港四大基地相继建成投产,促使我国的复合肥技术跨上新的台阶。

深圳芭田创新前行,不止于技术创新,它在营销和服务上也不断创新,另辟蹊径。

在服务方面,芭田独有的“肥料、方法、设施”三位一体协同增效灌溉施肥模式,将灌溉肥与施肥设备配套,不仅提高了施肥效率,更赢得了口碑。

在营销方面,更是频出新招,比如率先推出“试用装”策略,以及携手当地植保站创办灌溉施肥培训班,建立示范点,让芭田品牌深入人心。

“有小孔是好肥!”芭田高塔硝硫基最初的广告语现在仍被行业津津乐道,成为芭田营销智慧的生动注脚。

芭田高塔造粒技术是芭田对国内企业的技术输出,带动了大批企业对高端市场进攻,开始和进口产品打起了真正的战争。

行业企业纷纷效仿,争相研发高塔硝硫基复肥,中国复合肥进入“高塔”时代。

国肥崛起,复合肥市场已有大突破。新型肥技术继续攻破,“洋势力”岌岌可危,下期精彩继续!

(5)

在国际新型肥料技术的赛道上,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先进技术筑起高墙,围堵着中国的突围之路。他们制定了严格认证体系和市场准入条件,就像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门槛。

然而,在这看似无望的格局中,一批勇于创新的国内企业异军突起,用技术打通了市场的经脉,悄然撬动新型肥技术的门槛。

在这场逆境的冲锋中,金正大,这个化工界的后起之秀,奋起直追的创新与突破让行业刮目相看。

1998年,金正大的创始人万连步,在仅有19平的简易工棚里开始创业。没有先进的设备,没有阔气的厂房,没有成熟的技术,万连步带着团队,以创新为剑,破冰前行。

经过不懈摸索,两个月后,高标号复合肥就被金正大研制成功,并投产。当年就盈利100多万元,并很快突破千万利润大关。

进入21世纪,欧美国家掀起了一场缓控释肥技术革命。

【缓控释肥主要通过特殊的包膜技术,控制养分释放的速率,比传统化肥有效期更长,既能更有效地促进农业增产,也让农民减少了施肥次数。其中,控释肥比缓释肥更高级,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让养分释放的速率和时间与作物养分需求同步。

这项新技术,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研发成功,但一直是技术封锁。这期间,中国科研机构也一直在研发探索,却一直处于实验室阶段。

为了能在新型化肥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金正大果断向缓控释肥的高峰攀登。

毫无经验可循的金正大,在万连步的带领下,咬着牙走上了研发摸索之路。

2004年底,金正大引进山东农业大学缓控释肥专利技术,自主设计、安装了国内首条规模化生产线。

缓控释肥主要通过特殊的包膜技术,控制养分释放的速率。为了做出那一层起抑制作用的包膜,金正大一吨又一吨的化肥扔进去,产出的是一堆又一堆的废料。才几个月,废料就达3000多吨,货值800多万元。

就这样坚持了一年,金正大成功了。2006年3月,金正大年产30万吨缓控释肥正式投产。这条生产线的出现,生产成本只有国外的一半,不仅让中国农民用得起“贵族肥料”,也是国内企业对国际垄断的再一次强有力的回击。

金正大一鼓作气,两年后,跃居全球最大的缓控释肥生产基地,从追赶者一跃成为领跑者。

2013年,全世界控释肥的产量约300万吨,而中国仅金正大一家,就达到了180万吨的生产能力。

当发现控释肥处于国际标准空白时,金正大看到了机会:是时候由中国来掌控游戏规则了。

2012年和2013年,金正大先后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了《控释肥料国际标准》和《脲醛缓释肥料国际标准》申请。

做惯了行业老大的美、加、日、德,首次遭遇挑战很不适应。不过,在硬实力面前,发达国家的代表们不得不妥协。最终,金正大申请的两项国际标准方案均获得通过,并颁布实施。这让中国化肥业终于结束被动,站上了全球至高点。

自此,世界农业舞台再也无法忽视来自中国的声音。

此外,金正大集团还牵头成立高效复合肥料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为我国肥料产业的科技创新筑起护城河。

2016年,面对土壤退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万连步的目光超越了国界,锁定欧洲的特种肥料技术。

这一年,金正大以1.16亿欧元价格收购卢森堡康朴公司旗下包括德国康朴公司、法国康朴公司和意大利康朴公司在内的24家从事家用园艺业务公司的100%股份,这是化肥行业迄今最大的海外并购。

万连步表示,要把欧洲先进的特种肥料技术引进中国。

四年磨一剑,康朴在金正大的引领下,实现了欧洲特肥技术在中国落地生根,引领了中国肥料产业的绿色转型,让中国种植户共享世界领先的农业技术与服务。

目前,金正大已将自己的技术创新成果免费向20多家同行企业输出,并与上、下游企业共同探索生产线的升级改造,提升装置利用水平。

金正大,用短短数载,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小厂,一跃成为全国复合肥行业十强和排头兵,完成了发达国家数十年的积累,震动了亚洲化肥界。

时代变迁,曾经象征高端的“洋”字头产品,谁也不曾料想,现今正逐渐被国货所取代。

从单质肥起步到硫酸钾复合肥在全国兴起,从高塔造粒技术到缓控释肥等新型肥的突破与成熟,国内一批批化肥企业奋起直追,以“取代进口”的勇气和担当接续奋斗,通过创新与突破,屡次冲破国外技术的桎梏,一次又一次地将“洋势力”击败,从肥料弱国一跃成为肥料大国。

让我们一起向那些怀揣实业报国和创新情怀的民族肥料企业致敬,是他们筑起了民族肥料工业的大国崛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