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了一件老物件上来后,楚健拿上手,看了几眼。
这是一个小木雕,清代的物件,雕工只能说还行,谈不上什么大师之作,看上去像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龙头、马身、麟脚,形状似狮子。
“有人知道它叫什么吗?知道的,在公屏上打出来。”楚健面对镜头问道。
还真有人认识,立即给出了答案。
“没错!这是貔貅,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有嘴无肛门,能吞万物而从不泻,可招财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
因此,从古至今,就有很多人喜欢雕琢貔貅。”楚健接着说道。
传说,貔貅主食是金银珠宝,自然浑身宝气,因此深得玉皇大帝与龙王的宠爱。不过,吃多了要拉肚子。有一天,忍不住而随地便溺,惹玉皇大帝生气了,一巴掌打下去,结果打到屁股,貔貅的肛门就被封住了。
从此,金银财宝只进不出。
这个典故传开来之后,貔貅就被视为招财进宝的祥兽了。
“在我们南方,这也叫四不像。
而且,它有独角和双角的。一般来说,一角称为‘天禄’,两角称为‘辟邪’。所以,这一件也可以叫辟邪。”楚健补充。
旁边的两个小姐姐听得一脸认真,好像学生听课。
“另外,还有一个说法,貔貅也分雄雌,跟凤凰一样。凤为雄,凰为雌!而貔貅,貔为雄,貅为雌。”
楚健先跟大家讲了貔貅的形象,然后才介绍这件貔貅雕件的年代。
“要我看,这是清代的雕件,黄杨木雕琢而成,雕工还算可以。综合来说,大概值三五万。超过五万,我就不建议大家拍了。”楚健说道。
王鑫狂翻白眼,哪有你这样建议的。
咱还要不要赚钱?
他真是服了这老六。
而直播间的观众,尤其是熟悉楚健的人,都不自主地笑起来。
不愧是你,还是熟悉的味道。
就连镜头前的两个小姐姐都捂嘴笑出声,特别是看到自己部门老大那狂翻白眼的表情,实在是忍不住。
忽然发现,楚健不仅长得好,身家丰厚,而且还很幽默风趣。
这样的男人,对女人就有着巨大吸引力,对涉世未深的女孩子来说,更是无法抗拒。
直播间有人调侃,小姐姐的眼神都要拉丝了。
“好了,底价一万元,大家开始叫价吧!”楚健宣布。
这时候,观看直播的人就会看到弹出来一个竞拍框,可以输入自己给的价格,如果你的银行卡余额不足,是确定不了的。
不得不说,这平台搞得还不错。
竞拍价开始不断抬升,有加一块钱的,有加十块的,也有加几百的,还有加四位数的。一分钟的竞拍时间,竞拍结束,最高价元。
交易成功,对方已经确定了付款。
而这件清代黄杨木貔貅雕件,将会在明天之内给对方寄出去,出现损毁等情况,木棉花拍卖公司会全额退款,将由他们拍卖公司去追讨快递公司的赔偿。
此外,还有一张他们木棉花拍卖公司的鉴定证书。
所有由木棉花拍卖公司拍卖出去的物件,都会详细录入公司的资料库。
一旦拍卖出去,买家找人鉴定出是赝品,跟拍卖公司当时介绍的不一样,货不对版,随时可以来找木棉花拍卖公司。
只要是木棉花拍卖公司拍卖出去的物件,公司就会认,可以溢价百分之十进行赔偿。
也正是这样,大家才放心在木棉花拍卖公司进行竞拍。
因为不用担心拍到假货,是假货更好,小赚一笔赔偿,薅木棉花公司的羊毛,不香吗?
“好,下一件!”楚健招招手。
工作人员立即摆上另一件物品。
楚健看了眼,有点嫌弃。
倒不是说这是赝品,而是不怎么值钱。
这是清末的一个瓷杯,民窑的物件。清末的瓷器本身就有点粗制滥造,再加上还是民窑产品,自然就不怎么值钱了。
在古玩市场、国有文物商店,以及国内外大量收藏爱好者手中,这些清代晚期的瓷器比比皆是。
当然了,也不能说清末瓷器没有精品。
清代晚期的瓷器不管数量还是质量都不及清代早期瓷器,制作工艺也在走下坡路,但是存世量巨大,并且保存完整的较多,各个时期特点明显。
“这是一件清代咸丰时期的粉彩四季杯,民窑的东西,不怎么值钱,三两千的样子,就别拍卖了,搞个抽奖,送出去吧!”楚健提议。
咸丰朝正是清代处于内忧外患的时期,太平天国运动使清王朝难以顾及瓷业生产,再加上官窑毁坏,国力衰退,清代制瓷业随之衰落。
目前,市面上的咸丰官窑器数量极少,精品都是咸丰五年以前烧制的,咸丰五年景德镇御窑厂遭太平军烧毁,官窑一度停烧,民窑精品也十分少见。
咸丰瓷造型由道光朝制瓷工匠传承下来,官窑器缺乏创新,较道光朝更加笨拙。相对于官窑的保守,民窑的仿制器型较多。
这个时期的瓷器,小件瓷胎轻薄,大件瓷胎厚重,修胎不精细,胎质疏松。釉面稀薄呈现粉白或是白中闪青色,波浪釉特征明显。
而纹饰方面,不管是山水、花鸟还是装饰纹饰都较为呆板,层次欠清晰,缺乏立体感和生气。开始盛行用喜字作为纹饰,双喜书写工整,笔画较细。
此话一出,又得到了直播间大家的一致好评、点赞。
对楚健他们而言,或许看不上那瓷杯。但对很多普通人来说,好歹也是值两三千元的古董,不要钱的,大家还是很积极。
王鑫麻了。
让你来主持线上拍卖,三件拍品,一件要销毁,一件便宜卖,还有一件送人。
这样搞,真的好吗?
某高校宿舍,一男生忽然卧槽一声,从上铺跳起来。
这让宿舍其他哥们望去,投去关爱智障的目光。
这又发什么神经?
他们已经习惯这货一惊一乍的,一开始还把他们吓一跳,后来他们已经波澜不惊、习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