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大明医匠 > 第77章 飞经引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7章 飞经引气

孩子犹豫很久,终究按照张长贵所说,闭着眼,捏着鼻子,喝了药。

“来,喝口水缓缓。”徐一真忙喂盐水。

孩子正深陷酸苦辣麻咸的味觉风暴中不能自拔,思维速度都变慢了一截,根本反应不过来徐一真在说什么。

只觉得有水来到嘴边,他就本能的吞咽,希望能把口腔里的各种怪味冲淡一些。

但这水,并没有想象中的清凉,反而一种怪味。

生理盐水,味道并不好,更别说古法的粗盐水了。即便已经事先说要放一点盐,但一不留神,水就咸了。

好在他又不是为了调配生理盐水,只是为了盐水而已。

喝着水,孩子就开始出汗了。女人欣喜。她已有经验,汗出了,孩子病就大好了。

张徐两人却又提了几分小心,如果孩子有异状,便会在这时显现。

果然,过不一会儿,孩子便哆嗦起来了。

这跟惊厥的抽搐并不一样,更像是风一吹打个寒颤的感觉。只是正常的寒颤打一下就结束了,现在是一个劲儿的打。

“我儿,我儿这是怎么了?”女人一下子紧张。她服药可没这种情况。莫非是药不对么,出了意外么?

两人一对视,心中有数。孩子这是失阴了。

中医讲阴阳,具体来说是阳气、阴质。

阴是身体里看得见的。五脏六腑骨骼血液,简而言之西医语境下的所有东西,都属于阴,是为阴质。津液、汗水,自然也属于阴质。

阳是身体里看不见的,是为阳气。阳气是生机之本,内能使人体保持活力,外能抵御外邪入侵。阴质随阳气而动,而成阴阳平衡。

中医治外邪,多是用汗法、利法、呕法,就是出汗、拉肚子和呕吐。这三种方式都是极耗人身津液和阴质的。

若人体中阴质消耗过多,阳气便不能稳固,就会散溢出去。阳气散溢,人体就有体现。最显着的体现就是控制不住颤动、抽动。

或者换个说法,只要看到有人抽动,无论是哪里抽,都意味着他的阳气在散溢。

而又因为阳气是人生机之本,如果放任不管,哪怕现在看着无事,快则三五天,慢则三五年之后,这人就会一病不起,很快死掉。

孩子发生这种情况,就更加危险。因为孩子本身体质便弱,都不必等三五天的。

这种情况,须得补阳气。阳气足了,症状就会消失,阴质也会随之补足。

针灸,并没有立竿见影的补阳之法。好在当归四逆汤中本就有不少的补阳药物,徐一真只需要将药物之阳勾动出来便可以了。

肺主皮毛,仍要下针肺经,徐一真抽出银针,下针肺经本穴经渠。

经渠就是号脉时候寸关尺中的“关”,紧挨着动脉。下针时只须一只手将血脉拨到一边,一只手贴着血脉下针便好了,松手之后就会有点头针的效果。

下针之后,常规便是要做补泻,揉捻、提拉之类,但这次不行。这次下针并非为了治病,只是单纯的将当归四逆汤中补阳的药气进一步发挥出来。

须得飞经引气。

他虚虚捏着针尾,左右摇晃起来。摇晃须得顺着血脉摇,若是横着会伤到血脉。左右算一次。徐一真心里数着,摇晃了九次,而后揉捻一下,起针。

便见孩子的颤动渐渐微小下来,最终归于平静了。如此,病就算治好了。

张长贵好奇问:“这是什么名堂?”

“飞经引气,青龙摆尾。”徐一真解释:“用作补阳,可以通过正经本穴直接治疗脏腑疾病,只是局限很大,没什么大用。”

针法中直接治疗脏腑疾病的办法多得是,无论是俞募治疗还是用在手脚穴道上的五门十变,都比这青龙摆尾要好。

所谓青龙摆尾就是摇晃针尾,但针尾摇晃针尖必然也跟着摇晃。这感觉可好不到哪里去。

张长贵啧啧赞叹,却并不艳羡。他也看出来,使用青龙摆尾须得认穴极准。旁的手法认错穴顶多是疼。青龙摆尾认错穴,只会更疼。

他已是高龄,一身所学早已自成窠臼,难以更改,让他再去一一认穴,无疑是折磨。

“药还是多了。”张长贵解释了一句,又跟女人说:“看孩子明天情况。若他明天精气神充足,能跑能跳,即便咳嗽,嗓子疼也不必再吃药了。

“若精神萎靡,则把这服药再减半服用便可。”

女人双掌合十千恩万谢。

徐张两人并不闪躲,生生受了,又嘱咐了一些细节。诸如禁喝生水,不可洗澡,更不可以凉水洗手洗脚,不可受风但须通风,等等。

女人一一应下。

出了院门,众人便打算再回到村头,与李中和汇合。这番熬药治病,已有小半个时辰,想来李中和准备的差不多了。

正这样想着,突然听到一阵锣响,然后是一个人高喊:

“老少爷们注意了哈。皇上给咱们派来了御医,应天府的大人给咱们运来了药材,给咱老少爷们治病了哈。

“现在能走的动道的,都给咱去村头排队领药了哈。这药都是城里大人送给咱的,咱县里的官爷们熬药,不花钱的哈。

“走不动道的,待会官爷给你抬一院子里,皇上派的御医给咱治病了哈。

“别说我没提醒你哈,要明明能去村头不去,就得跟着重病号一起去院子里等御医看病了哈,事后官爷打板子,我也得骂死你的哈。”

“哎老少爷们快出来了哈~”

有人开了院门,露出一个脑袋,高叫地问:“哎老袁,御医是啥啊,还能治病?”

老袁,三十岁上下,留着山羊胡,一听这话,生气了:“叫谁老袁呢?叫谁老袁呢?要叫里长。”

然后才回答这人问题:“御医是啥?御医就是给皇帝看病的医生,就跟那啥。”他想了想:“就跟玉皇大帝身边的太白金星似的,皇帝身边的人物,你说能不能治病?”

老袁身后,还跟着一人,正是关志。

李中和让衙役在村头布置大锅熬煮药材,一面则带着关志去见村里里长和村老。

里长,一里之长,约莫可以类比成现在的村长。

村老,村里老人。中国各个朝代,除了几个奇葩的以外,都是以孝治天下。而孝的一个重要延伸就是“尊老”。古人不讲“尊老爱幼”,讲的是“尊老敬贤”。尊老和敬贤是连在一块的。

这种情况下,一个村子里,老人便几乎和里长有了同等重要的地位。

但地位再高,面对官还是白搭,更别说是应天府府丞了。在里长和村老心目中简直是天一样的存在。

直接以官压人,再将两位太医身份一说,里长和村老们直接跪了,表示全凭李大人吩咐。

搞定了他们,李中和便让关志留下,跟着村老一起去聚集村民,自己则回到村头,监督衙役们干活。

“哎?”关志先看到了徐一真他们:“徐大人、张大人你们这是?”

张长贵跟关志不熟,不愿多交流。徐一真则上前解释,如此这般前因后果说明了,突然想起件事:“村头进村右手边第一户人家,就不必叫他们了。我已给他们看过病。”

老袁一拍大腿:“哎呦是周老二一家啊。他们真是有福气罗。”

徐一真看着老袁浮夸的表情,比表情更浮夸的动作,想半天也不明白,这算啥福气。

几个偷看的目光也发现了他们,也窃窃私语起来:“欧呦,他们就是御医啊,太白金星一样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