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亨二年(即公元671年),太子李弘监国。同时,当初与武则天势如水火的萧淑妃不是有两个女儿吗?义阳公主与宣城公主。
这两位公主一直被幽禁在宫中,此时已经年纪比较大,但还没有嫁人。太子李弘便向李治请求允许两人出嫁,李治也同意了。
而这时的武则天确实极为气愤的,毕竟自己的儿子去帮助自己仇人的女儿,并在朝堂上也处处与自己作对。
咸亨三年(即公元672年)李治为其父皇李世民做功德,开始在洛阳龙门石窟雕刻卢舍那大佛。而武则天则为其资助了两万贯脂粉钱,用当时的粮食价格换算过来相当于现代的六百多万人民币,直至上元二年(即公元675年)建造完成。
“只有我一个人的关注点很奇特吗?这年号真的换得太频繁了。”“妈耶,这要是光说年号,鬼知道是哪一年啊。”“重点是我都不会知道有没有换皇帝,我真服了!”】
唐朝李治时期
李治:“这后世之人不懂!”
【上元元年(即公元674年),朝廷下诏\"追尊宣简公为宣皇帝,妣张氏为宣庄皇后......文皇帝为太宗文武圣皇帝,文德皇后为文德圣皇后。皇帝称天皇,皇后称天后,以避先帝、先后之称。改元,赦天下。\"
而武则天对此也表现积极,她向李治提出建言十二事:劝农桑,薄赋徭;给复三辅地(免除长安及其附近地区之徭役);息兵,以道德化天下;南北中尚禁浮巧;省功费力役;广言路;杜谗口;王公以降皆习《老子》;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者无追核;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申滞。李治下诏全部实行。
再加上上元二年(即公元675年),年仅二十四岁的太子李弘猝然离世,武则天得到的权柄愈大。
同时这一年还有一件事,便是之前提到的,关于李治欲禅位或让武则天摄政一事,此事李治曾与大臣们商议,不过遭到宰相郝处俊劝谏:“天子理阳道,后理阴德。则帝之与后,犹日之与月,阳之与阴,各有所主守也.......况天下者,高祖、太宗二圣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也。陛下正合谨守宗庙,传之子孙,诚不可持国与人,有私于后族。”此时才暂时停议。
武则天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就召集了左史、弘文馆直学士,与着作郎元万顷,左史范履冰、苗楚客,右史周思茂、韩楚宾等大批文人学士,大量修书,先后撰成《列女传》、《臣轨》、《百僚新诫》、《乐书》等书,共千余卷。
同时又令这些人参决朝廷奏议,以分割宰相的权力。因常于皇宫北门候进止,被当时的人称作“北门学士”。
而这批“北门学士”为武则天造舆论、出主意出了很大的力气。而他们的付出在之后也确实得到了回报,他们多数被擢升为三、四品高官,范履冰、刘祎之还做到宰相,长期受到重用。
弹幕“完了,我刚刚差点以为这是武则天突然组成的班子了。”“不是,前面的,怎么可能,一看就是蓄谋已久,这群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联系上的呢?”“脑子是真的好使,羡慕!”
\"郝处俊的劝谏还是高祖、太宗二圣之天下,切!\"“哈哈哈,都在瞧不起李渊。”“怪谁哦。”】
唐朝李世民时期
特地过来和大家一起看天幕的李渊:“这些后世之人怎么说话的?”
众臣们皆安静,这个时候就不要上赶着找事了。
【永淳二年(即公元683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治在东都贞观殿去世,终年五十六岁。
宣遗诏:“七日而殡,皇太子即位于柩前。园陵制度,务从节俭。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群臣上谥曰天皇大帝,庙号高宗。
看吧,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天后,也就是武则天决定。 四天以后,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尊武则天为皇太后。那么,武则天的权力在这时已经很高了。
在之前,一个女人,作为一国太后,还是个有权力的太后,就已经是最顶尖的了。而这远远不是武则天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