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鸡蛋鸡蛋壳壳儿

里头坐个哥哥儿

哥哥出来买菜

里头坐个奶奶

奶奶出来烧香

里头坐个姑娘

姑娘出来点灯

烧着鼻子眼睛

电影小曲—京城童谣

...

“爷,京城的黄酒分为五种:南黄酒、内黄酒、黄京酒、仿黄酒、西黄酒,您知道...不知道?”

听到车上的贵公子问起了自个,京城里的车夫便识趣地侃起了大山。末了,还用京式术语反问起提出问题的人来了。

“就是不知道,我才请教于你,”

“都说说看,让我也涨点见识。”

康思杰笑着也捧哏应道,听听这些消息灵通的当地人怎么个说法。人物时空都在变幻,但是这副德性还是一样熟悉的味道。

黄包车出了胡同口,来到了大街上,人流明显多了不少。

街上的积雪已清理搬走,各家店铺的门面都比常儿个大街的要整洁些,屋顶处横插出来高高的旗杆上,垂挂下来的丝质招牌幡,在寒风中微微飘荡。

“那请爷您听好喇,”

从语气中察觉出这位‘爷’也是好相与,车夫更来了兴致,开口说道:

“南黄酒就是浙江少兴黄酒;京黄酒,就是京城的大酒缸仿制少兴黄酒酿造的;西黄酒,汕西酿制的黄酒,不过,我觉得他们的汾酒和竹叶青更有滋味...”

“内黄酒,专供给前朝的内务府举行祭祀敬的,宴会喝的,”

“黄京酒,就是只能宫里的那位头头喝的御酒。”

“爷,您想要买品相好的黄酒,有这么三个好去处,”

“前门外鲜鱼口的会仙居,西四牌楼以北的柳泉居,最后一个是煤市桥的百景楼。”

“爷,您要到那个地头?”

车夫还贴心地给了三个地方供康思杰挑选。

“去会仙居吧。”

“得嘞!爷请您坐稳了。”

“你对酒知道得不少嘛?你也好这口?”

“爷,不瞒您说,在拉洋车之前,俺家就是开小酒铺的!”

...

“这位爷,您里边请!”

门口的一位伙计下了洋车,嘴里殷勤地招呼,手也没闲着,掀开厚蓝布棉席,好让客人得以不用弯腰进屋。

“这位少爷,您要来点什么酒?”

一位穿着明显光鲜不少,应该是掌柜一类的人物,站在玻璃柜台后面眉开眼笑地看向气质非凡的贵客。

店里,既有木架上摆放着包装精美的瓶瓶罐罐,也有镶嵌在地上的大缸大瓮,铺上木板,顺带卖些小菜,供客人下酒。

各种酒香包围过来,光闻闻这些辛辣、醇香、绵软的气味,就已让人沉醉。

“掌柜的,我要的不少,我的先不急...”

“劳你先拿一两花雕,给外头那位拉车的小伙,让他暖暖身子。”

康思杰含笑地说道。

“爷真是一副好心肠!马上照办!”

“大福,给外边拉车的那位小哥敬半碗花雕酒!”

掌柜笑眯眯地向康思杰恭维着,随即安排店内的伙计干活。

“掌柜的,给我说说你们店里的黄酒?”

见店家办事利索,康思杰也直接问他民国时期的国酒。

“爷,店里有鲁城的即墨老酒,少兴的状元红、女儿红,豫州的双黄酒,汕西的房县黄酒,姜西的水酒,闪西的稠酒,”

“这几种地方名酒才配得上爷您的身份。”

‘有人’有什么身份?

就是一个时空过客而已。

康思杰笑笑不搭话,指向木架上一小坛圆罐装的酒瓶,问道:

“那个是什么酒,茅酒?”

掌柜回身看向康思杰指向的方位,接口应道:

“爷,这是黔州荣太和烧房酿造的回沙茅酒。”

康思杰看着掌柜从木架上拿来的圆罐,接过来看个仔细。

用着紫陶圆罐盛酒,商标用红底木刻板印刷黑字,写有荣太和烧房回沙茅酒,并有“货真价实 童叟无欺”印在烧房字样的左右两边 ,瓶头处像是用动物皮(猪尿泡皮)封的口。

“这个酒什么价钱?”

应该是后世的国酒没错了,康思杰将罐子放柜台上,问道。

“爷,这罐子盛酒有2斤重,要价2个大洋,”

“就是民国四年在巴那马万国博览会获奖的那只酒,自打那时起,这酒的身价一下子就上来了。”

见康思杰只是笑笑不接话儿,掌柜又搬来了另一个酒罐,说道:

“爷,这也是黔州的回沙茅酒,是成义烧房酿造的,二者口味差不了多少,1块大洋加八角银毫。”

“行,听掌柜的,两个我都要了。”

康思杰豪气地都买了,试试与后世的国酒在口感上有无差别。

“爷,谢谢您嘞!”

掌柜高高兴兴地应着,让伙计将2个圆罐搬至一旁放置。

“状元红、女儿红有多少年份的?”

“有二十年份的,有十五年份的,有十年份的...”

...

燕京城里有句顺口溜:头戴马聚源,脚蹬内联升,身穿瑞蚨祥,腰缠四大恒。

入乡随俗的康思杰刚从会仙居出来,转头便扎进了大栅栏。

大栅栏,大栅栏,京城里最为繁华的商业街。

因廊坊四条胡同口上方的木栅栏特别出色高大,水青年代已称为之大栅栏(胡同)。

栅栏的由来,要追溯到明代弘治年间。当时,京城设有“宵禁”,为了防范不良人士躲藏在大街小巷内,增加追捕的便捷。当时朝廷批准,在京城的很多街巷道口,建立了木栅栏。公文或是时辰一到,便关栅闭门,捉拿要犯、防范宵小。

不过,大栅栏(胡同)的精美栅栏在公元1900年的时候,被付之一炬。

致使民国时期的大栅栏(胡同)空余名号而无实物。

直到后世2000年时,当地政府重新修建了铁艺栅栏,栅栏又回到了大栅栏(胡同)。

在民国时期,在大栅栏里聚集了瑞蚨祥绸布庄、马聚源帽店、一品斋鞋店、内联升鞋店、同仁堂药铺、东鸿记茶庄、厚德福饭庄等一大批的老字号。几乎每家店铺都装修得富丽堂皇,每天大量的富商巨贾、达官贵人拿着大把的钞票到这里来挥金如土,在酒足饭饱之后,在大栅栏内还可以去三庆园、广德楼、广和园等戏院听名角名家(主要是京剧)的表演。

新潮的人群也可去京城第一家电影院--大观楼,欣赏时代默片。

花上一角两角银毫便可以在大戏院里听上一整天,如果哪天戏院的票价涨到一块大洋以上,那肯定是邀请了大戏班、大名人前来出演。

例如有位在后世耳熟能详的名人,蓄须明志的兰桂齐芳是也。

当下京城的社会各阶层,不论贫富,有了钱就要,逛胡同、去茶馆、听戏、听落子、看电影、打球、撮馆子、打麻将,自清者不足十分之一。

现在,异界来客康思杰就身处这个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