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小学,下午四点钟就放学了。
勤劳负责的教师会继续留在办公室,批改学生作业,准备好明天上课的讲义,及一些日常的事务工作。
像高三星这类在学校里被排挤的、感觉度日如年的人,其实片刻也不想呆下去,那真是恨不得立马骑车回家。
但是他也不得不磨磨蹭蹭地在座位上修改着作业,等到有部分老师离开,迅速地把一堆作业本塞进包里,逃避这个让他感到压抑的地方。
康思杰提前离开学校,走着下山的小道,来到村下小桥上。
看着奔流的河水,静静地听着潺潺的乐章。
望着山坡上劳动的人影,估摸着时间,康思杰便上坡回村。
川道上,看见了正火急火燎地骑单车赶回家的高三星,闲聊几句便结伴而行。
“吴先生,你怎么和三星一起回来了?”
巧英在院子里忙着,看到了康思杰和高三星一前一后上自家的小坡,
不知道康思杰是否已经知道了在高家村里流传的一些事,
怕引起‘有人’不好的印象,她心里有些打鼓。
“回来时在川道上遇着了就一起回来了。”
康思杰平静的应着,赶紧岔开话题说:
“高书记回来了?大社回来了?”
...
“三星,批改学生的作业也是一门学问,”
在中窑‘会客室’的黄亮的灯泡下,
吃了饱饭的康思杰正在为高三星传授着自己的教学经验。
“在家里的时候,家长的行为影响着孩子。在学校,就需要老师从各个方面,因材施教去引导学生,让他们朝向正确的道路。”
“作为一名老师,不一定非要知识渊博,非得讲课生动有趣,”
“就像是古代,秀才也可以教导出状元来。”
说到此处,康思杰停顿了一下,补充说道:
“不过,你以后也要继续学习。”
“有很多种方式可以教导学生成才,不过工程量太大...你现在可以做的就是细心耐心,要善于观察。”
“吴先生,怎么做,你教教我。”
听起来像是有点道理,高三星觉得听下去也无妨?
“方式方法有很多种,比如你修改的作业,你的责任不单单是打钩打叉,写上分数,你还可以写上一两句鼓励的话...”
“拿这个本子举个例子,可以写上,马大东同学,你作业本上的错误比昨天少了几个,老师很高兴看到你的进步。”
“高小山同学,你今天写的几个字端正多了,老师很高兴,请你继续保持下去。”
“又比如,有些学生家里有些困难,铅笔剩下短短的一节也舍不得扔,你应当细心发现,并适当夸奖他,夸他是个懂得节约好学生,”
“这只是第一步,你还要建议他,如果铅笔再套个竹筒,是不是方便多了...”
“又像是有一两个霸道的学生...”
“你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把他适当放大,但是注意,不要夸大...也不要只夸一两个学生,”
“这就是鼓舞引导的教学方法...”
“吴先生,当年您要是我的老师,我肯定能好好学习。”
听了康思杰所说的方法,高三星觉得现在的自己听到了,都充满了学习动力。
“你学了吴先生的教学方法,吴先生就是你的老师了。”
高明楼笑呵呵地高兴极了,自己没有文化,给不了孩子良好的指引方向,心中也是存有遗憾自责。现在有人愿意带着良善,教导他家的小孩,改良着他后代的成长,能不感激高兴?
这几日队里活比较繁重,忙着翻地松土,赶着要在麦田里复种些糜子和荞麦。翻田的主力都是村上有一把子力气的汉子,今晚又是贪黑的‘加班’,直到天黑透了高大社才回到家里。
进了院子,听到了高明楼少有的兴奋语气,好奇地透过窗户,看到了家人们围着康思杰不知在谈些什么。
累了一天,加上又有社恐怯场,便脚步放轻,朝自己窑子走去。
背后传来了巧英的声音:
“吴先生,您说了这么多话,渴了吧?来,请喝茶...”
窑子里的老式吊钟“铛铛铛”地响了八声。
...
“当初她死活不同意,现在又说愿意了,”
“老汉,你瞧这该怎么办哩?”
“这两天我也看出来了,”
“当初本来就是我们定下的,如果真是成了,除了能了却了一茬事,还算是个天大的造化哩。”
“就怕人家不同意哩,以他的条件什么女子找不到?”
“唉,这倒也是...”
...
广袤辽阔大地上的农村里边的男女老少们都爱赶集。
老一辈的渴望在集市里能再见到几个熟人,一起在小摊子里坐着说说家常。年轻人精心装扮一番,展示着青春的风采,希望在集市上找到看上眼的对象。小孩子随着父母赶集,当然是想着吃好吃的、看好看的、玩好玩的,凑凑热闹。
今日7号,逢七赶集,县里的小集市。
一早,康思杰就不得不被迫爬起来,看了下墙壁挂着的吊钟,才六点多一点。
而满脸兴奋的巧英还早早地在窗户上拍打叫喊着醒了没,醒了没。
早起人儿吃早饭,赶集走路要趁早。
见出来的康思杰穿的是买回来的衣服:灰色衬衣,蓝色裤,
脚上一双不起眼的灰色布鞋,头上还带着一顶从高三星那儿借来的绿色军帽。
当下流行绿色的军帽。
康思杰义正词严地拒绝了巧英想要显摆的不正确思想建议:
换上带来的那些套衣服。
比如前天的那套淡蓝色的短袖,黑色休闲裤,还有皮鞋。
当下的人设就是要低调,
不能太风骚,不要太特立,做人要知进退,要谨慎行事,
要苟着,防止养成不良习惯,万一真能来到上天入地,移山填海的世界呢?
康思杰处理完个人卫生,厨房里叭哒叭哒拉风箱的声音也停下了,
而村子里的嘈杂声也更多了。
吃着早饭,在高明楼家里等来了刘立本和他的二女子,
影片的女主角巧珍。
两天前围观的人群中也有她,算是打过照面。
康思杰站起身来,也跟着含笑颔首几下,继而坐下细嚼慢咽地吃着馒头,喝着米粥。
山脚下的大马路上,油气十足的拖拉机“突突突”地冒着黑气腾腾的烟雾,花花绿绿的自行车“叮铃叮铃”地一群一伙奔驰而过,小毛驴驼起了它的主人,脖子上挂着“铃铃”响的铜铃。
偶尔一阵刺耳的喇叭,漂移的尘土中钻出一辆吉普车。
后面跟上来的大队伍,有担柴挑菜的,吆猪牵羊的,
抱鸡拉驴的,提蛋推车的,拥挤一团。
还有各行各业的营生:铁匠木匠鞋匠石匠补锡匠等等,
都熙熙攘攘地朝向县城方向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