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9月20日10时20分。
“轰!”、“轰!”、“轰!”、“轰!”……
日军的炮弹雨点般落在了兴城河南岸、定威军的防御阵地上,兴城河防线的正面并不是很宽,密集的炮弹像雨点儿般砸在定威军阵地上。
原来,为了一举突破定威军兴城防线,日军今天并没有一大早发动进攻,而是等第三师团赶到后,集中两个师团各种口径的火炮,对定威军防线进行毁灭性的轰炸。
10时45分。
对定威军阵地进行了25分钟密集炮火准备之后,日军全线发起了集团式冲锋。
“哒哒哒!”、“啪、啪、啪!”……
定威军官兵在敌人进入有效射程后,开始开枪射击,但是,日军猛烈、密集炮火,给阵地上的定威军造成了重大伤亡,现在能拿起武器反击的官兵还不足一线阵地守军的三分之一,准备前来增援的定威军官兵,被日军延伸射击的弹幕挡在远处、冲不上来。
有限的的兵力、不够密集的射击,根本阻挡不住日军的集团冲锋,日军距离守军阵地越来越近:
600米……500米……400米……300米……200米……冲在最前面的日军已经开始涉渡半干涸的兴城西河了……
河道里乱石漫布,再加上定威军的阻击,前面的日军前进速度,明显慢了下来,后面的日军继续蜂拥而至,日军的队形越来越密集了。
距离定威军兴城西河最前沿阵地足有12公里的应茂山山顶上,定威军第一炮兵旅旅长田维勤,正拿着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前线的战事,他见日军队形越来越密集,冷笑了一下后,下达了作战命令:
“一号区域、全火力覆盖!”
“一号区域、全火力覆盖!”
随着传令兵对着电话复述田维勤的命令,应茂山后山坡、以及远处猪头山后山坡上,突然传来轰隆隆的炮声,早就设定好射击诸元的大炮,将一发发炮弹射向了日寇的进攻队伍中。
“轰!”、“轰!”、“轰!”……
炮弹落在了无处逃避的日军人群中,一时间血肉横飞……
看清这些炮弹的弹着点后,距离最前沿五六公里处的大炮也陆续开炮了,兴城西河北岸顿时笼罩在弹雨中,整个北岸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成片的日军被炸上了天……
河道里的日本兵既不敢往回跑、也不敢往前冲了,一个个心存侥幸的趴在地上,他们成了定威军官兵比赛枪法的“标靶”,总算可以好好给伤亡的弟兄们报仇了。
“轰!”、“轰!”、“轰!”……
日军的大炮再次轰鸣起来,对定威军炮兵阵地进行压制射击,但是,日军虽然浪费了不少155mm榴弹炮的炮弹,应茂山、猪头山后山坡上的定威军炮兵阵地毫发未损,因为田维勤根据炮弹的抛物线飞行轨迹发现,日军的炮弹打不到后山的炮兵阵地。
可惜的是,定威军第一炮兵旅射程超过10公里的大炮只有四分之一,其他大炮不得不靠前部署,这就会笼罩在日军炮火威胁下,田维勤不得不让他们分散设立单炮炮兵阵地、还必须有1-2个可以转移的备用阵地,如此复杂,也给指挥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不可能给每个炮兵阵地都配一部电话,于是田维勤想出来用“指挥炮”炮弹弹着点给其他炮兵指明射击目标的“笨办法”。
日军第一轮进攻,定威军一线阵地上伤亡接近三分之二,高汝桐不得不把这个团撤下来、换上另外一个团。
损失更大的是日军。
日军见识过彭寿莘的第八师炮火火力,以为兴城西河阵地上定威军也不过尔尔,他们哪儿想的到,定威军唯一一个炮兵旅也在这里,所以日军才会采取密集的集团式冲锋,企图一举突破兴城西河防线。
日军轻敌的结果、还创造了一个战场奇迹:
日军在这轮进攻中,战死1100余人,伤不足400人。
日军的攻击队形太密集了。
“轰!”、“轰!”、“轰!”……
日军的第二轮炮击开始了。
20分钟的炮火准备完成后,日军的波次冲锋开始了,这次进攻的兵力、仅有上一轮进攻的一半,而且也不再是密集的冲锋队形,而是分散的、像是波浪一样一点点儿的向前“涌动”。
分散的日军,让炮兵的威慑力大大下降。
日军的这种战术给定威军造成不小的压力,定威军第九师编成较晚,也没有参加平定东南五省的战争、所以也就没有缴获,重火力远不如第八师,重机枪数量仅有第八师的三分之二,一个团的重机枪在前线一排开,就难免有一些射击死角。
日军都是老兵,很快发现了这些个缺口,纷纷涌向这里。
论步兵单兵的军事素质,日军要普遍高于定威军士兵,有些中国新兵战斗到现在、也没打过100发实弹,而日本兵必须在打完200发子弹,取得“良”以上的成绩、才能正式入伍。
同时,日军都是新式的三八式步枪,有效射程比定威军的各种步枪都要远上200-300米,你打不到他、他能打死你,战争就是这么残酷,中国军队对付日军进攻的“法宝”只有一个,一人殉国、另一人马上补充到他的战位……
战争是残酷的,新上来这个团,在付出近一半伤亡代价后,打退了日军的第二轮进攻。
高汝桐不得不再换上一个团,但是,按照这种打法,定威军第九师都坚持不到天黑,高汝桐决定行使自己东线战场副总指挥的权利,打电话调驻防绥中的定威军第15师前来增援。
兴城西河战场已经成了血肉磨坊,定威军必须用自己的血肉、在这里筑起一座扞卫国家和民众的血肉长城!
就在高汝桐刚拨通电话时,吴佩孚的电报到了:
肖耀南率领定威军第五军已经过赶到山海关、将继续北上增援兴城防线,由于彭寿莘负伤,吴佩孚任命肖耀南继任东线总指挥,让高汝桐马上与肖耀南取得联络。
高汝桐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第一次担任一个方向的指挥重任,责任压得他一直心情非常沉重,现在好了,肖耀南是民国宿将,由他坐镇东路战场,高汝桐就可以亲临前线与敌搏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