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玄幻魔法 > 征战天下:从草根到王侯 > 第647章 老夫再说一次答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47章 老夫再说一次答复!

“不自量力!”姜天尧眼中杀机迸射,欺身而上,又是一拳轰出。

刚刚一击已经拼尽全力的广玉成无力闪避,只能双臂交叠护在身前,准备硬吃这一击。

“唉!”

就在广玉成即将殒命之际,一道苍老的叹息声响起,

接着,刚正、浩然、博大的气息化为一柄橙色利剑,对着姜天尧的拳头斩下。

“嗯?”姜天尧不得不放弃击杀广玉成,拳罡迎上剑锋。

在百官惊喜的目光中,浑厚的罡气被一切为二,逼得姜天尧不得不急速后退数步。

“父亲!”皇后脸色一变,急忙上前询问。

看了看拳头上深可见骨的血痕,姜天尧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无事,目光如鹰地看向刚刚出手之人,露出兴奋之色。

“传说中的唇枪舌剑?你终于舍得出手了,右相!”

......

内城

元良弼率八千巡防营赶到皇城门口时,只见城门洞开,门口散落着十余名南军尸首。

“来晚了!”楚星阳面色有些难看,“乱匪已经冲进皇城了。”

皇城内传来的厮杀声,更是让巡防营众人心急如焚。

“都统,现在怎么办?”房远问道。

“大将军、金龙卫和南军主力都不在城内,现在护卫皇城的南军不过千人。”元良弼冷冷说道,“当务之急,乃是立即通知城外北军大营,请戎山中郎将率兵入城!此事必须要快!”

北军大营在玉陵城外数十里处,一来一回尚需不少时间。

“用不着如此麻烦!”楚星阳弯弓搭箭,对着上空一箭射出。

尖锐的空啸之声响彻云端,整个玉陵城内外听得一清二楚。

“响箭?”元良弼盯着楚星阳,“你早有准备?”

“是早有准备!不过不是我。”楚星阳神秘一笑。

元良弼一怔,随即大喜:“原来如此!那现在就简单了,我们冲进去,支援南军的兄弟!”

“可是..都统,我等无诏命入皇城,可是死罪啊!”有参将战战兢兢说道。

“什么时候了?难道眼睁睁看着乱匪夺下皇城吗?”元良弼怒斥,“若是日后有人问罪,本将一力承担!”

“随我冲杀!”元良弼挥舞精钢锁链,义无反顾地冲入皇城。

巡防营士卒蜂拥而入,很快便与苦苦支撑的南军里应外合,夹击乱匪。

......

此时,金鳞渡

大将军杨桓正在目送西蜀使团登上楼船,忽然听到玉陵城方向的响箭之声。

“发生了何事?”杨桓心中升起不好的预感,但此刻西蜀使团尚未登船完毕,他不能就此离去,否则更会使两国邦交蒙上阴影。

强压下不安的感觉,杨桓只能派人先行回玉陵城打探消息。

“希望不会有事!”杨桓自我安慰道。

“大将军,此次和谈不成,我西蜀大皇子会如何举动实在令人堪忧。”明俊低声说道,“明某此次回去,当向我鸿远陛下力陈利害,阻止两国起刀兵!”

回过神来的杨桓当即客气拱手:“不管结果如何,我杨某都承明世子这份情义!”

“哦,对了。”正要登船的明俊忽然转过身来,“明某还有一件私事要拜托大将军。”

“世子请说。”杨桓诧异道。

......

文华殿

见到右相公羊默站出来与姜天尧对峙,原本已经绝望的文臣武将纷纷面露惊喜之色。

“多谢右相救命之恩!”刚刚命悬一线的广玉成挣扎着起身拱手感激道。

公羊默缓缓摇了摇头,虽面容苍老,但中气十足:“镇国公,这次你们姜家做得太过了!”

“传闻儒家一口浩然正气,修炼到高深处便可显物化形,其中尤以唇枪舌剑最为厉害,今日算是领教了!”姜天尧却答非所问,眼中透出战意,“右相数十年从未出手,就连老夫都差点被你骗了过去。”

“自古便是文死谏、武死战!”公羊默面色无喜无悲,“若非尔等想要谋逆,设局调开大将军,老夫一介文人,又何必动刀动枪?”

他看向一旁的三皇子:“镇国公想为自家外孙争一个东宫之位,老夫理解。若是正常夺嫡,老夫绝不插手!但你想趁着陛下龙体抱恙来宫变,这就不行!”

正气煌煌之语掷地有声,百官仿佛找到了主心骨一般,脸上的惊惧之色逐渐消退。

“右相,你并非世家出身,无论谁做皇帝对你来说都是货与帝王家而已!”姜天尧劝说道,“老夫以姜家家主的名义保证,只要右相不干预今日之事,日后只要南齐皇帝还有姜家血脉,右相及子孙后代都将位极人臣,如何?”

身为南齐文臣之首的右相公羊默,在庙堂百官中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而且和身为世家家主的左相上官烈相比,公羊默一直以来都是在殚精竭虑地为了南齐奉献一切,多年来从寒门草莽中举荐了无数人才。因此无论是庙堂门阀还是江湖民间,他的威望无人可比。

面对这样一位重量级人物,若是有可能,姜天尧也不想与之为敌。

百官紧张地注视着右相苍老的身躯,镇国公开出的筹码不可谓不重,这个承诺足以让公羊家在短短二十年内成长为南齐最顶级的门阀!

若是右相同意了,我们该何去何从?

不少官员眼中露出忧虑。

然而仅仅沉默了一息,公羊默便迎上了姜天尧的目光,铮铮之音响彻大殿。

“臣本布衣,躬耕于山野,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陛下不以臣卑鄙,擢拔于草莽,咨臣以当世之事!”

“臣由是感激,遂许陛下以驱驰。尔来三十有六年矣!”

“此乃知遇之恩!!”

正气昭昭,雄音琅琅,右相之言令百官心神震荡。

“若陛下钦点杨武为后继之君,一朝天子一朝臣,老臣哪怕就此告老还乡,亦无怨无悔!”

“但今日你姜家纠结党羽围攻太子,又里应外合引兵入皇城,意图通过宫变强夺东宫之位!”

“岂不闻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若后来者皆以此效仿,那夺东宫甚至九五之位者,都将无恩、无德、无信、无义,唯兵强马壮者得之!此恶例一开,是要乱我大齐社稷之根本!”

“因此,镇国公,老夫再说一次答复!”

“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