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祖宅之中,徐景轩听着手下人将闹事现场的情况声泪俱下的汇报给自己的时候,他整个人都不由的颤抖了起来。
右手紧紧的握成拳头,狠狠的不停捶打着桌面之上。
由于咬的实在是太用力了,整个脑门上的青筋暴起,一杠一杠的看着如同弯曲的蚯蚓一般可怕。
而另一旁,作为徐家这一代中最年轻的徐景珩,他此时也是愤怒到了极点,整个人面色严肃,狠狠的看着说话之人,很明显是不能接受徐景宸的死讯。
“翊之他···可有···说过什么。”
徐景轩咬着牙齿问道。
下人摇了摇头。
“二老爷没说什么,倒是那些佃户们······”
他停了下来,看了看二位老爷的面色,不过即便他不说,其实二人也能猜到那些佃户说了些什么。
既然知道,不听也罢。
“下去吧。”
徐景轩颓废的摆了摆手,待下人走后,他这才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两兄弟对视一眼,谁都没有说话。
因为他们一直都觉得,这周建安这次来松江府,肯定会有所收敛,而实际情况也正好如此,周建安果然没有上了他们套,也没有直接兽性大发大杀四方。
相反,这周建安居然命人在暗中搜集证据,这徐景宸的事,其实就是板凳上钉钉的事了。
唯一的区别就是周建安利用他手中的权利让其早死一些时间而已。
他们是真的没想到周建安区区武将,心思居然会如此细腻。
并且很明显这一次他的目标也非常的明确,那就是既要徐家的地,还要徐家的命!
而徐家,便是用来杀鸡儆猴最合适的那只鸡!
想到这里,徐景轩一股深深的无力感涌上心头。
这份家业,不是他徐景轩三兄弟拼搏而来的,乃是祖上传下来的。
遥想当年,他们的曾祖徐阶,那可是大明堂堂首辅大人啊,其下门徒学子上千,人脉之广,谁人胆敢得罪。
即便是到了徐景轩这一代当家做主之时,徐家的能量也不容小觑。
徐景轩担任过户部主事一职,徐景宸也在南直隶的刑部挂过郎中一职,另外,徐家子弟之中还有数十人在朝为官,虽然品阶不高可是遍布各个衙门。
这周建安就算不看僧面也应该看看佛面才是啊。
但这一次,显然是没那么简单了。
在徐景轩看来,既然周建安左右想要他们徐家满门的性命,那么他们也完全没有必要再有任何的害怕了。
毕竟周建安有退路,而他们徐家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
徐景轩思索良久之后他还是打算分两步走。
一步就是联络那些跟徐家有关联的一些官员,寻求他们的帮助,让他们替徐家上上折子,引起朝廷的注意。
毕竟周建安干的事可不是一件小事,说白了那不是单单的对付他们徐家而是想要对付所有的地方乡绅。
而乡绅群体说白了就是大明的官僚们。
所以他希望用唇亡齿寒的道理来寻求一些帮助。
另一面,他则是将希望寄托在了另外一些人的身上了,想到这里,他不由的将目光看向了大海的方向。
一连数日过去,有了之前的铺垫,清丈的工作进行的尤为顺利,但是即便如此,清丈的速度让周建安有些不是很满意。
其中便是效率的问题,从南京吏部,户部等衙门调来的吏员们太官僚主义了,办起事来也拖拖沓沓,按照他们现在这个速度,光是想要将华亭县的土地清丈出来恐怕就需要约一年左右的时间。
这要是将整个松江府的土地进行清丈完毕,那不得需要好几年的时间。
周建安可没这个功夫去等,也没这个时间能够浪费。
因为他现在所走的每一步都是环环相扣的,一步要是迟缓,那么下一步便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思前想后之下,他还是觉得清丈这种事不是多大的难事,重要的压根不是什么会不会读书写字,而是铁面无私!
而在这方面,恐怕整个大明谁都赶不上他的威武军了。
但是这一次带来的威武军虽然有四万之巨,但是他们都为北兵,对于南地都还不是很适应,另外这一次带他们前来其实周建安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利用南方庞大的水网体系来训练水师。
水师之重,首先要有船,其次便要有人。
船的事,张名振已经在办了,人的事他也在办,但是效率却并不是很理想。
而普天之下最好的兵种便是威武军,所以周建安打算训练他们的水性,这里的水性可不是什么游泳之类,而是能够在战船之上作战的那种,为此他还打算从那些外番雇佣军处招募一些教官前来。
但是眼下清丈又是重中之重,并且除了清丈以外,盘查松江府内所有人口的鱼鳞册,清查各种税务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这些事情也压根离不开威武军的协助。
看着四万人不少,但是一算下来,这也不算多了。
所以周建安在将堵胤锡和解学龙两人叫过来一阵商量之后,他们则是给与了周建安自己的想法。
在他们看来,威武军虽强,军纪也非常森严,确实是当世之强军。
他们虽然也没有带领过水师,但是也深知这水里甚至海里跟陆地上的差别有多大。
就前几日堵胤锡坐船去崇明岛视察之时便好几次晕船,而他乘坐江船时却没有任何不适,这也说明了江里和海里绝对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威武军虽然强悍,但全是北兵,根本不适合全部训练成水军。
他们建议周建安在南方另行招募水军。
这一点其实跟周建安的想法不谋而合。
张名振在南京城的龙江船厂之中督造大型战船的同时还招募了一些兵勇,但是由于钱粮有限,所以招募的数量并不是很多仅有数百人。
这一次周建安既然来了南方了,并且打算以松江府为南边的基地了,那么确实应该在此地招募一些兵勇。
如此一来南兵也比北兵更加容易训练也更加有归属感一些。
得到两位智囊的建议后,周建安马不停蹄的命二人起草相应的募兵文书来。
同时让人将正在南直隶的张名振给叫了过来,打算再听一听他的意见。
曾经自己在南边下的一盘大棋,现在也是时候该动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