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管寅的及时赶到,蓝田关因此而坚如磐石。
而曹操一方就悲催了。
曹纯战死,徐晃被俘。
这些都还是小事!
在曹操看来,最重要的是……既然管寅已经到了蓝田关,那么,武关肯定也就已经落到了大夏军的手中。
很快,这种猜想就得到了证实。
因为,在魏军从蓝田关城头败退下去之后不久,张燕就让人送来了曹洪的首级。
曹操对着曹洪的首级,放声大哭!
……
曹洪是曹操的从弟(即堂弟)。
也是最忠心于曹操的人!从曹操起兵之初就一直跟随着曹操。讨董卓之时,曹操中了徐荣的埋伏,身陷绝境,是曹洪将战马让给曹操,自己步行断后死战,才救得曹操一命,还留下了“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的慷慨之语。
此后随曹操征战多年,清廉勤勉,凡事为曹操着想,立下赫赫战功,却从不与曹操争夺战死将士的女眷。
想起曹洪在世时的诸般好处,曹操不能自已。
哭得稀里哗啦。
最后宣布:“子廉死后,其妻妾吾自养之!”
……
然后,又问:“武关已失,关中形势不容乐观,敌强我弱,诸位爱卿有何对策?”
臣子们闻言,尽皆面面相觑。
很多人的脸上露出了惶恐不安的表情。
而在这些臣子当中,表现得最为坚定的只有两人。一人是司马懿,一人是孙权。
这两个都与陶应有血仇。
孙权与陶应的血仇就不用说了,其母亲、胡叔叔、兄长孙策、叔父、伯父、堂兄、舅舅,一家几十口亲人,几乎被陶应及其手下斩尽杀绝。
司马懿其实也一样。
时至今日,司马懿依旧搞不清自己跟陶应究竟足有什么仇有什么怨。不明白为什么自从九年前寒鸦司设立开始,陶应就要对付自己全家老小”
虽然,自己凭着敏锐的感觉和周密的安排,多次躲过了寒鸦司的暗杀,但家人中却有数人遇害。司马懿兄弟八人,号称“司马八达”,如今还活在世上的只有司马朗和司马懿两人,其主人均遭寒鸦司的黑卫暗杀。
这些都是无解的仇恨。
见到曹操问起对策,司马懿便站出来说道:“吾等不必气馁,事情还大有可为。
其一,陶应的主力不会来得这么快。
虽然武关已经失守,但是,此前陶应的主力都在并州和洛阳一带。洛阳兵力需要盯防函谷关,那么,陶应必然是从并州调兵入武关而攻关中。
并州上党距离武关,有大约1800多里路程,而且有将近一半是崎岖蜿蜒的山路。要从并州赶到武关,至少需要25天的时间。
这样算起来,扣除他们已经行军行军的时间,他们至少还常要15天时间才能赶到武关。
其二,南阳丁奉手中的兵力并不多,并且也不能全部出动还得留下一部分守宛城!攻破了武关之后,丁奉在增援蓝田关的同时,也得留下一部分人马驻守武关。
如此一来,加上张燕和马超的军队,也只有八万人马。
而且这八万人马中,有将近三万是新投效张燕的屯田百姓。其它的南阳郡兵也不是大夏军中的精锐。
所以,在陶应的主力进入关中之前,咱们不论是兵力,还是士卒的作战能力,都占有很大的优势。
只要咱们能在半个月之内打败张燕和马超,依旧有机会夺回武关,而将陶应的主力拦在武关之外。”
听了司马懿的话,众人心思稍定。
曹操闻言,遂下令多抓民壮充当敢死士,日夜攻城不可停歇。意欲先用百姓青壮消耗大夏军的兵力,以期在半个月之内夺回武关。
除此之外,又强征附近屯田民夫数万人,在相距蓝田关大约二十里处,挖掘深壕,修筑胸墙,设置第二道防线。
……
当天晚上,在众人散去之后,孙权又单独找到曹操。
对曹操道:“父王,儿臣觉得……天子已成累赘。不仅于父王之功业无益,还需一直派重兵“保护”,空费钱粮兵力。”
曹操不置可否。
只是微微点头,示意孙权接着往下说。
孙权见状,便又压低声音道:“先前父王养着天子,是想要挟之以令诸侯。在当时,确实是起了不小的作用。
而现在,诸侯仅剩三家,陶应和刘禅都已经称王,他们早已不认这皇宫中的天子了。天子因此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
既然这样,何不弃之以嫁祸陶应?”
说是“弃之”,其实是想害之。
听了孙权的话,曹操有些犹豫。
确实,现在的天子,已经成了曹操的负担。不说别的,仅是用于保护(其实是监视)天子的军队就有五千多人,其它安插在皇宫中的校事府的成员,就有三百多人。
还得防着朝中那些老臣。
一不小心,人家就给你弄出个衣带来。所以,监视那些长臣,也需要一些兵力和密探。还得花费钱粮给天子和那些老臣们发钱。这其实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不见其害。
只见其所。
这样的天子留在手中又有什么用?既然没什么用了,杀掉就是最好的选择。只要除掉天子,就可以少花很多冤枉钱,就可以多养很多军队。就可以毫无后顾之虑地抽调更多的军队来对付陶应。
还真是一举多得。
想到这里,便对孙权道:“还得由仲谋亲自回长安一趟。并且,这种事,多半会是由陶应的寒鸦司所为。
因为陶应进攻关中,就是想在关中称帝。而陶应在称帝之前,要除掉的便是现在的汉室天子。”
这是连背黑锅的理由的想好了。
孙权会意,向曹操拱了拱手,告辞而去。
……
又过了几天,天子刘协驾崩,是被人毒害而死。
最后查出,害死天子的。
正是天子的贴身宫女!
而据后来曹操的尉事府向外披露的消息,说是经过严刑逼供之后,那位小宫女承认自己是潜伏在宫中的寒鸦司成员。随后,一大帮文人开始痛骂大夏王陶应。
陶应百口莫辩。
在舆论上,曹操总算是扳回了一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