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 > 第536章 攻而不攻,目光聚焦泊灼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36章 攻而不攻,目光聚焦泊灼城

旱寨的岸墙也不是很高,目测只有六米左右。

但是,最关键的问题是不方便使用攻城器械。

岸墙前面是沙滩。

云梯推不过去,更别说井阑了。可能有人会说在沙滩上铺木板,然后在木板上推进。但是,也不行,守军只要丢出火油罐点燃地上的木板,云梯和井阑就得推向沙滩地面,否则就得完蛋。

投石车,倒是可以在沙滩上垫上木板,将投石车放在木板垫成的平台上发射。但是,这只能用来吓吓人而已。

守军可以躲在墙后,死不了几个人。而且,投石车投的是石头,又不能把人投到岸墙上去,无法对岸墙构成占领。

投石头或沙包将岸墙填平?

古代战例万千,找不出这种战例,因为这完全是想当然。一方面是投石车的准头问题,还有就是守军也会在晚上对城墙外围进行清理。你投一两天,别人半个小时就将墙下清理完。有的是办法破解这一招。

堆土成山,用土山推进倒是可以,但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伤亡也会很重。

穴攻也不行,这是海边,地道的底部最起码得在地表四米以下,低于海平面,就会渗水进来。

所以,常规的攻城方法,在这里根本不适用。

……

不过,陶应早有准备,针对的是岸墙的弱点……根基不稳。

方法就是挖墙脚。

只要锄头好,没有墙脚挖不倒。

为了这一战,陶应特意准备了大量的工兵铲和锄头。

先采用坑道掘进,五百多条坑道同时开挖。坑道不用挖很深,坑深不到两米,而且沙滩本来就是斜坡,就算有水也可以排出来。

在掘进到守军的弓箭射程之后,夏军的弓弩手也派上去与城墙上的守军对射。还在沙地上铺木板,木板上面搭建井阑,这些井阑也不往前推,就建在那里当成固定的箭楼用。

井阑上和井阑下的夏军弓弩手,一齐向城头射箭,用密集的箭矢压制城头的守军,减少他们对正在坑道掘进的将士们的攻击。

除此之外。

考虑到坑道中将士的安全,陶应还让人从战船上搬来大量的木板,用木板盖着坑道顶部,将士们在木板下向前掘进。

木板的顶部,再盖上一层沙袋,以防守军火攻。

推进不是很快,但很稳。

到了岸墙之下时,守军也急了,他们搬起巨石往下砸。木板被巨石砸烂,巨石就会沉下去堵着坑道。

有不少坑道就这样被切断,被迫拐弯,绕过巨石再往墙脚挖。

不过,也有十几条坑道例外。

这十几条坑道在挖到靠近城墙时,采用了粗大的木桩支架,支架的上部是铁管横梁,巨石也砸不烂。

将士们在支架下工作,就如同挖煤洞一般。

挖呀挖呀挖。

挖呀挖呀挖。

……

没多久,一段岸墙的地基就被掏空了,掏空的地基先用很多根木桩撑着,所有木桩的底端都绑上粗绳。

然后,将士们退回坑道,一声令下,一起用力拽绳子……将木桩拉倒。

岸墙轰然倒塌!

……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几十段城墙发生了坍塌,每段都有十余米长。原本如长蛇一样浑然一体的岸墙,被切断成数十段。

段与段之间交通断绝,无法互相支援。

而早有准备的夏军,在吕布、黄忠、许褚、蒋钦、张绣、徐盛、胡车儿等人的带领下,如一群发疯的野猪一般,大声尖叫着冲向那些坍塌的缺口。

守军们一下子被打懵了。

不过,柳毅似乎早就料到了这种结果,一点都不慌张。一边安排人断后,一边率军向沓氏城中退去。

但纵然如此,也损失极其严重。

据守岸墙的三万多人马,最后成功退到护城河之后的,仅剩不足两万人,损失达一万人以上。

加上原本驻守在城里的一万一千多人,也才三万多人。

好在公孙度在这里经营数年,将护城河修得又宽又深,城墙也修得非常高大而坚固,凭坚城而守,也让柳毅多了几份信心。

……

大夏军气势如虹,一直追杀到护城河边,才止步不前。

回身打扫战场。

自身伤亡不到五百,杀敌四千多人,俘虏六千多人。陶应善待战俘,让人好吃好喝供着,等他们吃饱喝足有了力气,让他们帮忙填护城河,然后攻城时用做炮灰。

如果不死的话,以后可以正式从军,也可以回去家乡,分田分地。

由于天色已晚,就没有再对沓氏城发动进攻,而是就在原来辽东军的旱寨中列营。

……

第二天一早,派出俘虏用盾车填护城河。

沓氏城的护城河的河水,是引自毕栗河(即后世的碧流河)的活水,毕栗河水量充沛,尤其是在这个辽东冰雪开始融化的季节,河水暴涨,一泄千里。

因此,护城河的河水也是非常湍急。

一筐泥沙倒进河里,立马就被湍急的河水冲得无影无踪。也许,这就是公孙度和柳毅的底气。

无奈之下,陶应只好又让人去开釆石头。

不过,这海岸边沙子倒是不少,石头也能找到几块,用来填河却是如同杯水车薪。要开山取石,只能去附近的小岛。然后,用海船将采下的石头运到沓氏港中,再运到沓氏城外用来填护城河。

这是一个很繁琐的过程。

用了六天时间,才将护城河填平百余米的一段。此时,大夏军的兵力总算可以直接投送到沓氏城的城墙之下了。

以陶应此次所携带的众多的攻城器械,要攻破沓氏城不会很难。

……

不过,战场之上,局势瞬息万变。

就在陶应陶应想要挥军攻城时,庞统来找陶应。对陶应道:“大王,情况有变,咱们潜伏在高句丽的寒鸦司,送来紧急情报。”

随后,便将一封翻译好的绢信交给陶应。

陶应接过来,但见上面写着:“公孙康游说高伊夷谟,出兵十万相助公孙度。其中骑兵六万,步兵四万。现已从西安平(今辽宁省丹东市)出发。”

西安平,也就是后世的辽宁省丹东市。

离沓氏城(大连市)大约三百公里。

陶应想了一下,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贾诩道:“在沓氏县,咱们没办法使用飞鸽传书,这是两天前,由寒鸦司飞马送出的消息。”

“也就是说,两天前,高句丽的十万军队从西安平(今丹东市)出发。”

陶应一边说,一边走到沙盘边。

眼光落在高句丽的王城……国内城(今吉林省集安市)。

略一沉吟,又摇了摇,目光沿鸭绿江南移,落在西安平北端,鸭绿江边的的一座重要关隘。那座关隘,曾经在薛仁贵征东时,发生过一场关键性的大战。

那个位置,就是……泊灼口(今丹东市东北位置)。

……

第二天早上,大夏军并没有对沓城发起进攻。

而是谨守旱寨营地。

中午时分,黄忠和陈武带着三万多人马,登上蒋钦的战船,消失在大海升腾的晨雾之中。

……

(附录一:高句丽京城……国内城位置地图。)

(附录二:泊灼口关隘位置地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