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胡双锦如今什么都不缺,基本见到什么东西,也没有能够让她兴奋的了。

不过,自从自家闺女结婚以后,在那群姐妹面前炫耀姑爷,就成了她每天必备的操作了。

再加上这两年,杨光的事业越来越好,更是让胡双锦觉得脸上有光。

如今看到这一档书香气这么重,文化内涵又这么丰厚的节目,直接让她心里都有点按耐不住,想要马上就跟那群姐妹说一声,让她们赶紧来看看。

想到就做到,想到这里,胡双锦就拿出手机,在她们这群人的群聊里面发了一条消息:姐妹们,现在央视一套又一个节目很精彩,大家赶紧去看看啊!

胡双锦作为群里的群主,她一发消息,自然是有许多人都开始询问:什么节目啊?还劳烦胡姐亲自宣传?

就是就是,什么节目啊?

······

看着大家的反应,胡双锦的脸上,笑容根本就压制不住。

虽然大家家庭条件都是相差不大的,能够住在这个小区里面,那就代表着她们所有人都是非富即贵。

在一起玩的时候,对金钱或者奢侈品等物质方面,已经都没有什么感觉了。

人到中年以后,她们最乐意炫耀的,就是自家的孩子。

而胡双锦因为有林雨姝的存在,在炫耀孩子这方面,几乎从来都没有输过。

可是后来,孩子长大该成家立业了,于是大家就又开始炫耀孩子的事业和家庭。

这可是把胡双锦愁坏了。

因为林雨姝天生好像就对男生比较冷漠。

甚至后来胡双锦和林耀还做好了他们的女儿一辈子不成家的准备。

可是突然有一天,她发现林雨姝好像谈恋爱了。

这个发现简直让她欣喜若狂。

当天晚上就把消息告诉了林耀,果然,林耀在听完这个消息以后,和她的想法是一样的,那就是并不在乎自己女儿找的男朋友到底是什么样的家庭。

只要他人品好,肯上进,那就行了。

最不济,只要不做违法的事情,不惹是生非,肯和林雨姝好好的过日子,自己就算花钱养着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但是万万没想到,宝贝闺女林雨姝和她男朋友杨光合伙搞了一家公司,竟然在短短的三年多里,发展的如此迅速,甚至都隐隐有了站在娱乐圈顶端的架势。

经过胡双锦暗中了解以后,才知道原来自家女婿是一个这么有本事的人。

这下,她在那群姐妹面前更得瑟了。

收回思绪,看着电视中的节目,越看越觉得自己女婿有本事。

此刻,电视中,一群大学中请过来的专家教授们,正在给观众们普及有关于《尚书》的基本知识,目的就是让大家对《尚书》有所了解,并不会在后面看着演绎片段的时候,产生懵圈的感觉。

而这些讲述基本知识的环节,虽然有些枯燥,但神奇的是,那些以往在课堂上都不能认真听老师讲课的学生,此时却是一个个听的异常认真。

这也让他们自己都感觉到非常惊奇。

所以,就在这样的气氛下,这个节目被越来越多的人推荐给别人,导致同一时间,收视率一直都在上升。

电视中,杨光走出来,站在一帮古装装扮的人群中,对着观众说:

”汉文帝年间,文帝遍求天下能讲《尚书》之人,得知伏生精通《尚书》,专门派晁错到伏生家学习《尚书》。“

在杨光讲完以后,宫里来的人已经宣读完文帝的圣旨。

晁错拿出一根鸠杖交给伏生,恭敬的说这是文帝给伏生的,代表他年长德高望重。

而伏生则是看着晁错,不一会便蹦出了一句:”愧领!“

这一句”愧领“,直接让电视机前许多观众都泪目了。

可能是演员的演技实在是太好了,他们压根就没有看出任何表演的痕迹,而是在觉得这仿佛就是穿越到了古代,变成了历史上真正的伏生。

确定好明日开始讲《书》,晁错带着一众人离开后,杨光快步走了上去。

恭敬的行了一礼,喊了声:”先生!“

伏生的那些学生,看到杨光这身打扮,看看他们的衣服又看看杨光的,纷纷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这声”先生“让伏生从刚刚的情绪中缓了过来。

开口说:”喜而落泪,皇帝知道《尚书》的好处,百姓的好日子,有望了!“

接着就是节目刚开始的那一幕,杨光给伏生介绍,自己是来自两千多年后的读书人,此次特来拜访。

这新奇的对话,也是牢牢的抓住了观众们的眼球。

听到杨光来自两千多年后,伏生的那些学生也纷纷开始交头接耳的议论纷纷,而伏生也是很诧异的问:”两千多年后?“

”你们还读《书》吗?“

杨光斩钉截铁,异常坚定的说:”读!“

”我们后世,尊称《书》为《尚书》!“

听到杨光的话,伏生身后一个学生模样的人开始问:”两千多年后,为何称为《尚书》?“

杨光没有回答,但伏生却是想了想开口说:”《书》是上古之书!“

杨光问:”先生,特来请教,《书》好在哪里?“

伏生:”《书》,我读了九十多年,这里面的好处我来告诉你!“

”我名伏胜,《书》我读了九十多年。“

随着伏生的目光朝远处看去,只见舞台的另一角忽然亮起了一道光,在那道光里,是一群小孩子在读着《书》,这群小孩子里面,就包括少年时的伏生。

先生在前面教着他们,开篇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从远处收回目光,伏生继续说:”我童年便读《禹贡》,就知道它的好!“

杨光看着伏生,轻轻点头:”我们从小也读大禹治水的故事,三国家门而不入。“

伏生:”大禹的好,不仅只是这些!“

杨光:”还有哪些?“

伏生:”你看!“

接着,音乐声起,远处又出现一群人,表演的,正是当年大禹治水的故事。

看完这个故事,许多观众才猛然知道,原来是大禹,让黄河造福了百姓,有了母亲河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