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大明太子:开局逼崇祯退位 > 第351章 开恩科,朕不相信读书人因为改革都不想当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1章 开恩科,朕不相信读书人因为改革都不想当官

李邦华这么说后,余大成当场语塞,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暗恨这李邦华也开始拿降表说事。

同来的文官黄俊仪实在是看不过,直接站出来呵斥李邦华:“阁老也是士大夫,应当注意自己的立场,怎么能自己揭自己的短!”

李邦华笑道:“仆也不愿意揭自己士大夫的短,但无奈事实就是事实,仆想不揭都不行。”

黄俊仪则冷冷一笑:“李孟暗,你何必在这里假惺惺装什么大公无私,谁不知道,你这样做分明不过是欲谄附天子,做一佞臣,为的则是保住自己的权位!真正可谓奸猾之辈。”

黄俊仪说着就道:“至少士林都已经这么认为!”

李邦华紫涨着脸,正欲再言,而这时,余大成站出来对范景文说:“元辅,我们不想多言,只给元辅一句话,元辅若真要不顾贵贱有别的太祖圣训,执意要擅改此制,那我们只能辞官,而请陛下恕我等实在无力阻止将来此制推行后的天下人的冲天之怨!届时,若因此社稷倾覆、宗庙不保,我们也不用担心到时候难见我大明列祖列宗!”

“对,我们辞官,绝不与奸佞谄臣同朝!”

“是君子就不同流合污!”

“元辅也不必劝留!”

……

余大成说完就转身而去。

其他反对官绅一体纳粮当差的文官也跟着附和着。

接着。

黄俊仪等跟着一起来反对官绅一体纳粮当差的文官也都转身而去。

“辞官就辞官!”

“朕正好选一批真正愿为国做事的忠臣能臣上来!”

“所以,凡是辞官的,直接准予!”

“另外,下旨以北伐大胜,南地士民为国牺牲很大为由,故而下旨于后年开恩科!”

“也就是说,不但绍光五年要照常进行会试与殿试,绍光六年也特开恩科进行会试和殿试,自然,绍光五年的恩科秋闱也得开始举行。”

“朕就不相信,天下士子皆是不忠不义之辈,皆因为一个官绅一体纳粮当差,因为一点利,就忘了圣人之道,就不愿意再为国为民做事,就不想当官了,想去给建奴当官了。”

“另外,让吏部会同兵部,举行选官科考试,将武臣中的优秀者选考为文官,以补文官之缺。”

朱慈烺对此早有准备,而也就做出一系列的安排来。

范景文拱手称是,而心里暗叹当今天子是果然有手段的人物,竟想到了开恩科的办法,这简直和之前罢考加名额一样,反正就是瞄准了当今天下不缺读书人的现状,而逼得读书人内部因义利出现分裂。

“毒辣!”

“真是毒辣至极!”

“我就没见过这样的执政,这是把朝廷制度当什么了?说改就改!说开恩科就开恩科,对天下读书人很不尊重!读书人在他们眼里成什么了?!”

余大成在知道朝廷要开恩科后颇为恼怒,一时不由得抱怨起来。

黄俊仪则在这时候问道:“那还辞官吗?”

“不辞了!”

“得为了陛下忍辱负重,不能让满朝都是奸臣贼子和滥竽充数之辈!那样对不起陛下!”

“某虽不才,但至少是忠心一片,自然不能弃君父而去。”

余大成见自己辞官不能威胁范景文等,也就干脆改变了主意,且理由是自己不忍弃君。

这让朱慈烺颇为意外,在发现没几个人辞官后,就不由得对范景文道:“朕还以为有多大的风浪,结果就这样,这些人故意骗朝廷多开几次恩科,多增加一些官员?”

范景文颇为汗颜地回道:“陛下,士风堕落至此,非一朝一夕之事,要改正过来,也非一朝一夕之事,故陛下请息怒!”

“朕懒得与他们计较,官绅一体纳粮当差的事不能耽误,令各督抚必须严格执行。”

朱慈烺说道。

范景文拱手称是。

于是,接下来,官绅一体纳粮当差的事还是在继续执行。

杨廷麟、曹烨等巡抚不久后就皆接到了官绅一体纳粮当差的旨令。

因朱慈烺已在亲征回京后就下旨将南直拆分成应天和凤阳两地,设应天巡抚和凤阳巡抚两处。

而新任应天巡抚则是曹烨。

曹烨在接到官绅一体纳粮当差的旨令后就感到特别头疼,因为就应天地区也就是后世江苏一带,权贵士绅最多,所以要在这里推行官绅一体纳粮当差的事,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抚院,眼下我们是不是该提前苏松和应天等府的豪绅们商议商议应对之策?”

左布政使党崇和这天还亲自问起曹烨来。

曹烨苦笑道:“商议什么,这根本就推行不了!”

党崇和颔首:“抚院说的是,抚院虽然是一省巡抚,兵权在握,但实际上钱粮田册并不操控在抚院手里。毕竟,各府县的胥吏并不跟我们是一路人,只跟当地豪绅是一路人,我们不过是流官,根本拿他们没办法。”

“是啊!”

“但执政改革之心,我们也不能忤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吧。”

曹烨说道。

与曹烨不同,杨廷麟则没有那么气馁,在受到官绅一体纳粮当差的旨令后不久就召见了浙江的诸官员与豪绅们说:“取消优免是国策,尔等要理解朝廷,当然,就算不理解,这条旨令也是必须要执行的。”

这些官员和官绅都不敢说什么。

但没几个月后,绍兴知府陈明遇就找到杨廷麟,将两份赋役白册与鱼鳞图册给了杨廷麟:“抚院,您看!这官绅一体纳粮当差的事如果强行推行果然会出问题的。”

杨廷麟听后笑问道:“是不是胥吏勾结豪绅把田都改在一些实际不存在的民户名下,然后造成赋役白册上真正需要服役的还是普通百姓?”

陈明遇忙拱手道:“抚院高明!他们就是这么做的,下僚提前抄录了一份,故而可以与他们原来的做份对比。”

“本院也在巡视各府架阁库时也抄录了一本!”

杨廷麟说着就道:“所以这些豪族想勾结胥吏瞒天过海,是真的小瞧了本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