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慈的马车刚入京城,晏温一行人方回到桐城。
晏温骑着马直奔江府,却被告知洛慈在自己离开的第二日就回京了。
古里不敢去看自家爷的表情,晏温回来的心情有多急切现在就有多失望。
甚至连江府的大门都没有进,黑着脸重新跃上马,嗓音暗沉:“回京!”
京城,洛慈的马车刚入京城,诵恩掀开帘子往外看,清秋随之一瞥:“小姐,京城近来戒备森严。”
洛慈眼皮轻掀,不咸不淡:“前几日夏朝使臣进京了,自然要戒备些。”
假寐片刻,又睁眼问:“我倒是忘了问了,此次来楚的使臣是谁?。”
清秋未言,她也不太清楚,倒是外面驾车的青羽出声了:“是夏朝当今太子夏烨。”
洛慈再次重复这个名字:“夏烨?我怎么未曾听过此人名讳。”
青羽解释道:“此人并非夏后嫡出,年幼是过继到夏后膝下,两年前被封为太子。”
“又是夏后?”
洛慈沉默垂眸良久,能在夏后身边讨生活,多年不显山不露水,一直默默无闻,却在三皇子死后崭露头角,在夏朝众多皇子中夺得储君之位。
要么是怯懦无害的夏后傀儡,要么就是心思极深,藏拙多年,一朝把握机会直冲九天的人。
若是前者倒是不足为惧,若是后者……,洛慈食指有一下没一下的敲着自己的膝盖,眼底暗流涌动。
看来得找时机会一会这位夏朝太子了。
马车驶到酒楼门口时,青羽轻拉缰绳停了下来,清秋掀开帘子:“怎么了?”
青羽答道:“前面有人上车,堵住了。”
清秋视线顺着看过去,看清酒楼门口的人后愣了一会,回头无声的看向车里认真看游记的自家小姐。
难怪堵成这样都没有人敢抱怨一声,原来是太子车驾。
察觉到清秋的视线,洛慈懒懒抬头,目光从她身上淡淡扫过,透过她半掀起的帘子往外看去。
原来是太子在接待夏朝使臣。视线一扫洛慈看到了陪在使臣身边的季修明,似是不经意的扫过,全当陌生人。
洛慈看过去的同时太子楚洵也看了过来,她略微点头示意,随后清秋放下了帘子隔开了外面的视线。
清秋几乎是没有一丝犹豫就把帘子放了下来,她难得表现出如此明显的不喜。
洛慈挑眉,清秋也发觉自己刚刚逾矩了,有些局促。哎!怪就怪两个不招人待见的家伙站在了一起。
洛慈无奈摇头,下一秒有人从外面扣了扣车窗。
楚洵见到洛慈,自是欢喜,见她放下了帘子,心底难免有些失落。
旁边的夏朝太子原本视线看向对面街道,边回头边说:“楚洵兄,听说你们……”
话还没说完,只见楚洵看都没看他,直接打断他的话:“夏兄稍等片刻。”
随后向一辆马车走去。
听到外面响起扣窗声,清秋和洛慈对视一眼,片刻清秋掀开帘子的一角,看向外面的人:“殿下有何事?。”
楚洵并未回答清秋的问题,而是目光温柔的看向车里半月未见的姑娘:“小慈,你回来了。”
洛慈两上挂着得体的笑意:“见过殿下。”
楚洵还想再说些什么,洛慈的视线却从他面上移开,而是看向了酒楼门口同样看着自己的夏朝太子。两人沉默对视片刻,意味不明。
洛慈又看向楚洵:“殿下去忙吧,别因为我耽误了贵客。”最后的两个字语速变慢,暗含嘲讽。
楚洵一愣,回头看向酒楼门口的夏烨,见他从容一笑,并不着急的模样。楚洵眼底滑过一丝懊恼:倒是自己大意了,小慈怎会喜欢夏朝人。
前面的道路被疏通了,堵着的马车徐徐动了起来,洛慈略收下颌冲楚洵得体却疏离一笑,清秋放下了帘子,青羽驾着马车从楚洵眼前驶过。
楚洵目送洛慈的马车离开,他并不知道,身后上一秒还客气的看着自己的夏朝太子视线也随着马车移动,一脸玩味。
马车帘子被掀开时,夏烨只是惊讶于车内女子的容貌,直到身边的近侍告诉他那就是大楚未来的太子妃洛家三娘子,顷刻夏烨间目光如炬,燃烧起熊熊贪欲。
而旁边的季修明把他这一变化清楚的看在眼里,在看到他最后眼底滑过的贪欲和冒犯时季修明不动声色的皱了皱眉。
这夏朝太子当真放肆!
一脸玩味的夏烨在楚洵回身的一瞬间又变成了谦逊从容的模样。
楚洵回到酒楼门口,询问夏烨:“夏烨兄刚刚说什么?”
夏烨抬了抬下巴,指向对面辉煌的阁楼:“孤早就听闻这京城的如意坊是天下一等一有趣,今日终于有机会一见了。”
楚洵了然,抬手示意:“夏兄请。”
两人并肩走进如意坊,季修明略后一步,夏烨似是随意一问:“刚刚那位是贵国的那位闺秀?”
听他提起洛慈,楚洵先是皱眉,心底警惕,却看他面上并无冒犯似是随意一问,楚洵才放下警惕,声音温润如玉,如秋日春风,可所说出的话却是明晃晃的宣示主权:“那是孤的未婚妻。”
夏烨听出了他话里的占有欲,心底嘲讽,面上却不动声色:“殿下好福气。”
楚洵但笑不语,不再接话,他不太喜欢别人过多的议论洛慈。他私心里把洛慈当作自己的私有物。
洛慈回到麒麟居后,连休息都没有休息直接入了书房。
坐于上座,洛慈看向下面的靳伯,淡漠道:“林子瑜可安排好了?”
为了掩人耳目,几日前洛慈就派人把林子瑜秘密压回京中,只待来日让他拿着证据出来为林相申冤。
下首靳伯恭敬回禀:“已经安排在郊外的别院,无人知晓。”
洛慈点头,抿了一口茶:“我不在这段时间,京中可有发生什么不寻常的事?”
靳伯思索片刻,面露疑惑:“要说不寻常还真有两桩。”
“一是小姐刚走不久,圣上就前往护国寺拜佛,不知为何封了佛子戚琼为国师,起先佛子不应,圣上便派太子多次前往,佛子才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