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萧南姝说完,指着其中一个方向,自信满满的说道:“所以,那个地方应该有水。”

于是,两人直奔三面环山的那一小块地去了,很快就找到了水源。

赵清欢心里嘀咕着,自己以后要不要也多看看书?

多看书好像真的有用!

“小姐,你这些书是在哪里看到的?”

“那些文绉绉的书,全都是之乎者也,看完了就能像你一样什么都懂吗?”

萧南姝笑了笑:“我看的可不是那些书。”

“那些是考科举用的,我又不当官,看了也没用。”

“我看的是读书人眼中的闲书、杂书,但都是有用的书。”

赵清欢一副了然的样子:“我就说嘛,看那些四书五经根本就没用。”

“还不如看点医书、农书更有用点。”

“话也不能这么说,看什么书都有用,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用上了呢。”

“只不过想要培养读书习惯,还是要先从自己感兴趣的书开始看比较好,否则很难坚持。”

赵清欢又四处观望了一下,指着其中一块地方问道:“小姐,那里也是三面环山的交汇处,那块地是不是也有水源?”

“走,去看看。”

“小姐,这边果然有水,而且水源很深。”

萧南姝笑着说道:“厉害都快出师了。”

第二天早上,蜀州百姓就发现附近几个村子,有些靠山的地头上插了一面彩色的旗子。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大娘突然开口:“这该不会是萧神医找到水源了吧?”

“昨天她说要去找水源的时候,我看赵姑娘手里就拿了不少这样的旗子。”

“对对对,我也看见了。”

“天呐,该不会俺家地里真的发现水源了吧?”

“总之,大家都别动这面旗子,万一是萧神医做得标记,咱们把旗拿走,萧神医就白忙活了。”

“咱没了水,也别想活命。”

“要我看,找个人在地里守着最好,省的谁家不懂事的毛孩子把旗子拔了当玩意。”

“我看行。”

于是,村民们自发的在地里守着旗子,到了中午才知道这些插旗子地方的确是水源标记地。

村民们高兴之余,更加小心翼翼的守护旗子。

接下来的十来天,蜀州百姓人人都在忙碌。

男人们都在忙着挖地基、做土胚砖。

女人们忙着挖野菜、砍干柴。

莫北渊专心养伤,等着全须全影的回金陵娶媳妇儿。

萧南姝和赵清欢也不清闲,两人把整个蜀地都跑了一遍,共找到一百八十处水源。

但是有些在山上,有些在岩石层、有些距离村庄太远,最后只有五十六处能用的。

而且在筛选水源时,萧南姝考虑的比较多,除了水源深度和开采难度,还要尽量平均。

不能有些村子十几口井,有些村子一口井都没有。

所以,最后平均下来每个村子能有两到三口井,吃水、种地足够用,就是打水浇地有些辛苦,不如直接引河水省事。

但,这是没办法的办法。

毕竟,有些常年干旱的西北地区,祖祖辈辈都是这样打水浇地,人家也生活的好好的,只是更辛苦一点而已。

水源选好之后,大家的房子也都盖的七七八八就差封顶了。

但是瓦片还没到,所以,大家便停下手里的活儿,在各村村长的带领下去挖井。

原本打一口井并不容易,但是在全村人的努力下,大家分工配合,有些村子短短三天就挖出水了。

然后堆砌井壁,磊井口,做架子……

有些村子稍晚了一些,但也在一星期内完成了。

王家村的三口井打好这天,村里几个孩童突然从村口跑了进来,兴奋的大喊大叫:“来了,来了,砖瓦来了。”

“盖新房喽。”

小孩子就是这样,永远都是如此天真烂漫,根本不知苦难为何物。

村民们听着孩子们的叫声,也兴奋了起来。

“走走走,去城门口看看,估计这两天就要分瓦片了。”

萧南姝已经在城门口安排人往下运货了。

赵清欢小声问道:“小姐,土豆种子不是你从百宝箱里拿出来的吗,那么大量该如何过明路?”

“我都想好了,就说土豆种子比较金贵,路上走的比较慢,晚几日才到。”

“等会儿我会和白管事交代一下,他是个精明的人,知道该怎么办。”

“好。”

很快,各村各镇的村民都听到了消息,便结伴到了城门口,等着分瓦片。

“大家都先回去,让各村的村长过来,到时候每家每户分好了商量,由村长派人过来拉走。”

“大家不要挤在这里,堵着城门口没法卸货。”

萧南姝的话还是很管用的,大家虽然爱看热闹不舍得走,但却都站在路边,让出一条宽敞的路。

一车一车的砖瓦堆在城门口,大家眼里都有了光,仿佛看到了冬天一家人一起挤在一个屋里烤火吃土豆的好日子了。

“白管事,辛苦了,衙门里已经备了酒席……”

“乡亲们都很感谢各位,各位不如在蜀州多住几日。”

白管事连连摇头:“多谢萧神医和各位大人盛情款待,小人区区一介商贾,能跟几位大人坐在一起,真是三生有幸。”

“蜀州风景秀丽、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小人也想多住几日,只是东家吩咐让小人尽早回去,家里的生意还需小人亲自处理。”

“因此,小人不能再此多停留,今晚歇息一晚,明日一早就回去了。”

当天晚上,衙门里抬来了一块石碑,上面刻上许多人的名字。

这是十天前萧南姝让人准备的,石碑最上方刻着慈善家三个字,下面则是密密麻麻的人名。

排名先后是根据各位商人的捐粮商量排名的。

石碑背面刻写了一篇文章,文章大意就是说这些商人是慈善之人,忧国忧民、助人为乐、千古留名之类的赞美之词。

“小姐,石碑刻好了。”

“让人立在城门口吧。”

“这美名是他们是应得的,好人应该有好报。”

“我做不了太多,只能让他们的名字被大家记住,名留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