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汉朝,元朔元年。

刘彻忍不住笑出了声,幸灾乐祸:“哈哈哈哈哈哈哈——”边笑,他边拍着身前的案几,力道之大,几乎要把桌案拍断,“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他满心都是找到了大乐子的喜悦,这嘉靖这么一搞,朱棣这一辈子的努力可不都打了水漂吗哈哈哈哈哈,太好笑了哈哈哈哈哈,这种开天辟地都少有的绝世不孝子、坑祖宗的大怨种,明朝居然都有,实在是哈哈哈哈哈哈!

殿内的大臣们都默默无言地望着皇帝,欲言又止。

“陛下,”卫青开口,“陛下,您”收敛点啊。

刘彻抬头,就看到一群大臣们不赞同的目光。

他摆摆手,向大臣们示意无碍,越想越开心,又笑起来。

【还有一点,就是朱棣一生都没有去泰山封禅。】

【永乐十四年四月,礼部侍郎向朱棣进言,请他去泰山封禅,但朱棣拒绝了,原因是现在天下还不太平,民生不稳,不必封禅。】

【当然,这是否是真正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

【不过据推测,朱棣拒绝封禅,很有可能还是因为此时的泰山封禅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价值。虽然自秦始皇开始,泰山封禅就成了帝王的最高荣誉,但是自宋真宗也泰山封禅后,泰山仿佛一下子就没有了价值。】

明朝,永乐十六年。

朱棣有些无语,又感到十分嘲讽——对宋真宗的:“当下确实不敢谓太平之世,俺也觉得自己尚未成就不世之业,是以不去封禅。至于那宋真宗……”

他扯扯嘴角,从喉咙里挤出一个嘲讽:“呵呵。”

虽然还在反省自己的问题,但听到这个事情,朱高炽和朱瞻基也忍不住点头,那宋真宗有什么脸面去封禅?他一封禅,感觉泰山都废了。

宋朝。

“泰山封禅有什么不好吗?宋真宗怎么了?”赵光义见兄长不说话,就自己开口道。他虽然也觉得可能有什么不妙的事情,但他不想去想。相反,他想到一个问题:这大宋看起来未来如此不堪,自己还要去当皇帝吗?

赵匡胤满脸冷漠,对赵光义的问题没有任何反应。他已经发现了,他的大宋估计早就完蛋了,神迹中说的绝不是他的大宋!

秦朝。

眼下正是公元前219年,就在这一年,始皇帝准备去泰山封禅,祭告天地。

骤然听到神迹中说着“泰山失去了价值”“泰山封禅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始皇帝和近臣们都有些愕然。

蒙毅向前一步行礼道:“陛下,泰山封禅一事,”还要去吗?

嬴政凝神,斩钉截铁道:“一切依照先前计划,不做更改。”

其他时空,也有不少皇帝对于泰山封禅一事产生了疑惑,更是对宋真宗是何人、做了何事让他产生了浓浓的好奇。

【好了,本期万界故事会:那些神奇的太宗们之明太宗,到此就结束了!】

【接下来,将由明朝幸运观众抽取本次故事会的经典彩蛋~】

神迹中的画面变成了一片空白,其中有一个方框,方框中正在不断闪过不同的姓名。

各个时空的明朝君臣们都屏息凝神,心中不断祈祷自己会是那个幸运观众。

其他朝代的人则是吃瓜围观,并希望抽到的彩蛋能够给自己一些可以借鉴的信息。

【叮咚~恭喜明-永乐十六年-朱棣成为本次幸运观众,请抽取彩蛋。】

明朝,永乐十六年。

永乐帝朱棣一脸惊喜地听着神迹宣布自己成为了幸运观众,看着面前浮现出的五彩斑斓的圆柱形物体,他连忙唤内侍捧来净手的毛巾水盆,小心翼翼净手后,才虔诚地按了上去。

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愤愤地“哼”了一声,嘴里嘀咕着:“咱倒要看看你明成祖能抽出什么好东西来,要是没用,就别怪咱……”他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自己时空的朱棣。

朱棣打了个抖,也在心中默默祈祷,永乐十六年的那个自己一定要抽到好的东西啊,别连累我被爹揍一顿。

【恭喜明-永乐十六年-朱棣,抽到音乐视频彩蛋一个,经典语录彩蛋两个。】

永乐十六年。

朱棣有点怏怏,语录还有可能有些东西,音乐能有什么?他又坐回了椅子上。

“爹,”朱高炽劝道,“音乐也可能有些当时大明社会的内容,如果说内容比较少,那也可以放松一下。”毕竟,神迹之前放的内容实在让人没时间放松。

明朝之外的其他王朝,许多人的想法和朱高炽差不多,甚至不少都做好了放松的姿势,就等着欣赏一下音乐了。

【让我们从音乐视频彩蛋开始。】

神迹的语调欢快活泼,画面也开始变化。

伴随着欢快的音乐,首先出现的是字幕。

【《人生态度——大明皇帝》】

嗯?

永乐帝朱棣等人的身体又一下子坐直了,这音乐竟然是关于大明皇帝的?那可得好好看看了。

其他朝代的人也被惊了一下,但随即看热闹的心情更浓了。

第一句就是开幕雷击。

【房子着火我拍照~】画面中出现了朱棣和靖难功臣们,以及燃烧中的南京皇宫。

永乐朱棣手一抖,朱高炽和朱瞻基目瞪口呆。

元朔元年的刘彻又开始狂笑。

【人生乱套我睡觉~】明英宗朱祁镇在草原帐篷中呼呼大睡,帐外是瓦剌士兵在巡逻。

洪武十三年的朱元璋捏碎了手中的茶杯。

看着前两句,他的一群聪明儿子已经猜到了这首歌的本质,此时都小心翼翼地往离他最远的地方移动,试图在不被注意到的时候抢先跑路。

【大难临头不知道~】明熹宗朱由校在紫禁城中,那着齐全的木匠工具,认真雕刻着木头。

【大不了我就上吊~】明思宗朱由检脱去外袍,手中拿着白绫,站在紫禁城后的一棵歪脖子树前,似乎是要上吊。(崇祯有好几个庙号,这里就用思宗了)

“上吊?上吊!”洪武十三年的朱元璋声音洪亮,中气十足,怒气也十足,“咱大明到了皇帝要上吊的地步了吗!还有,思宗,思宗!”这是什么好庙号吗?他想到这是老四的后人,咬牙切齿地寻找朱棣。

正在悄咪咪往角落转移的一大群皇子就这么被他发现了,顿时气得他头发根根树立。

皇子们:“……”不敢动。

【今天的事儿能拖就拖~明天的事儿明天再说~】明神宗(明摆宗)朱翊钧懒洋洋地倚在椅子上,对向他汇报事情的大臣随意摆手。

【我就乐意这样活~啥事儿不往心里搁~】明神宗朱翊钧歪在榻上,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明摄宗张居正的影子在他身后幽幽的看着他。

“你的好后人!”朱元璋一腔怒火喷发而出,对着朱棣,“咱勤勤恳恳,到这朱翊钧就能这样了?啥事儿不干、啥活儿不管?神宗!摆宗!这摆字可真适合他!”

他冷笑数声,又道:“还有这摄宗,咱怎么不知道这庙号还有‘摄’这个字呢?姓张,不姓朱!这不会就是你这内阁搞出来的首辅吧?”

朱棣抬头望天,脚下依旧在悄悄挪动。

【压力坎坷不烦躁~】明宣宗朱瞻基在宫中兴致勃勃地斗蛐蛐。

【过不去我就绕道~】明宪宗朱见深和万贵妃喋喋不休地抱怨。

【骂我当你开玩笑~】明世宗朱厚熜坐在丹炉前,神态宁静,气息平和,对宫外的海瑞的谏言全当耳旁风。

【打我你要掏钞票~】明光宗朱常洛目瞪口呆地被梃击。

永乐十六年。

发现朱瞻基玩儿蛐蛐的时候,朱棣只是上下打量了一遍太孙,没说什么。毕竟,一方面,太孙现在还没有这种爱好,另一方面,和先前那几个皇帝比,只是斗斗蛐蛐完全不是什么问题。哦,那个宪宗和贵妃抱怨也没什么。

直到明世宗朱厚熜。

“炼丹?!”朱棣张口结舌,他没想到自己的子孙居然还有人信奉道士丹药,这还不算,看神迹的意思是,他还是自己炼丹?纵观历史,除了那个姓萧出家的皇帝,哪有一个皇帝自己亲自炼丹的?

哦,这个被梃击也着实没见过……

其他时空各个朝代的人看到这里,也感觉到三观都被洗刷了一遍,这明朝,神奇的不止太宗啊,明明都很神奇啊!

【想说的话能说就说~想做的事儿能做就做~】明穆宗朱载坖在朝堂上沉默寡言,一语不发,在政事上也多为放手。

【我就乐意这样活~没有啥能打倒我~】明武宗朱厚照骑着骏马带兵前行,随后又变成了朱厚照抱着白毛豹子开心玩乐,最后是明孝宗朱佑樘的影子默默地看着他。

【第一个彩蛋就这么多啦~】

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和躲到角落里、挤成一团的儿子们,以及乖巧坐在一旁、安静如鸡的大臣们默默对视。

所有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说什么才能恰到好处地打破现在这个让人窒息的场面,又不至于被皇帝转移仇恨。

于是,这种窒息的气氛一直持续着,直到朱元璋开口。

“咱看着,咱这大明皇帝还真是各有特色啊。”他语调平缓的说,不见什么怒气。

是啊!太有特色了!其他人都在心中接话,发出怒吼。但没有人敢真的开口说什么。

朱元璋笑了:“都沉默什么?咱又不会吃了你们。该说什么就说,想到什么都说出来。”

见还是没人开口,朱标只能自己上:“爹,咱大明起码有接近三百年的国祚了。至于神迹指出的这些问题,也许是后来教育方法出了差错,才导致皇帝们……各有特色。”

见大哥开了第一刀,皇子们纷纷上了:“对啊爹,你看我们,就都没什么问题,说明咱大明肯定是好的,而且能持续三百年,也说明咱都没啥大差错。只能是后世传承过程中,可能皇子的学业啊,生活环境之类的出现了变化,才导致皇帝出问题的。”

实在不管我们的事儿啊!

“嗯,说的在理。”朱元璋点头,赞同了儿子们的话。可实际上,他已经决定,要重新更新一遍儿子的教育方针,这回要仔细斟酌,选出最好的教育方式,然后严格要求后世执行,免得再出现那些不着调的皇帝。

至于教育对象,不止小皇子们,他眼跟前的这几个年长的儿子也得跟着重新来一遍,这样才能落实教育制度,巩固教育效果,免得这几个儿子私底下出现什么不着调。

正在暗暗庆幸躲过一劫的皇子们不知道,自己最后的好日子就要结束了,马上就要迎来全新的鸡娃版老爹和鸡娃版教育。

至于其他,朱元璋已经阴谋论了一波,他把皇帝不着调和文官势力结合在了一起,自己想出了皇帝完蛋、大明完蛋的理由。

当然,不愧是父子。

在这两方面,永乐帝朱棣和他爹简直是一脉相承,都打算重新鸡娃,并阴谋论文官。

至于其他朝代,那真的是快乐地吃了一波瓜,而且这瓜又大又甜,又香又脆,实乃不可多得的好瓜。

毕竟,整个明朝的皇帝,放到中华历史上,那都是相当炸裂、有特色的存在。

【接下来请收看语录彩蛋。】

【彩蛋一: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明·颜元)】

永乐十六年。

朱棣慢慢地念了一遍这句话,抚掌大笑:“好!写的真好啊!这个颜元,究竟是哪位大才,俺当真想要见识一番,他必将能理解俺的心意。”这种对那些酸腐文人直指要害的话语,实在是难得!

“爷爷,这是说的宋朝的那些士大夫们吗?”朱瞻基也从鹌鹑状态中抽离,重新开口,“还是我大明的文官们也成了这个样子?”

“当然是我大明,”朱棣切切冷笑,“自宋朝开始这帮人就没有消失过,等到我朝太祖重开日月,这些人又冒出来了,左一句圣人之言,又一句忠君爱国,不过是想要搞出个内圣外王,再来一个‘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罢了。太祖皇帝杀了那么多,也没有把这群苍蝇杀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