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韩家的路上,翠花不停地埋怨着丈夫:
“你看你,让你不要乱开口子,这下子不好收场了吧?俺就看你这50多个亲戚怎么安排?打肿脸充胖子!”
“行了行了,你个臭娘们儿,少说两句吧!”
“行,俺当然要少说两句!俺还等着看你怎么跟韩大哥开口呢。韩大哥已经对咱这么照顾了,你还好意思开口?让人家也照顾你们徐家这些穷亲戚?!嘁!”
翠花对徐大勇嗤之以鼻地说道。
“风哥又不像你这么小家子气。风哥一定会说,大勇呀,这样的事不用跟我说了,你跟于厂长说一声就行,都不是外人,尽量照顾。”
“净想美事吧你。招这么多工人不需要发工资吗?多一个人就多一个吃饭的,连这道理你都不懂,亏你还跟着韩大哥干事业呢?我看呀,还不如你在家看娃种地,俺跟着韩大哥去打天下呢。俺有信心,保准干得比你好!”
“就你?你这脸皮也忒厚了吧!你没事也跟人家晓白嫂子学学,人家上过中专的人,都不敢说你这样的大话。你给我好好在家呆着吧,照顾好爸妈,照顾好娃,让我省省心。”
“瞎!你净说俺比不了的人。晓白嫂子人长得漂亮,又有文化,对俺还那么好,俺不能把晓白嫂子比下去!除了晓白嫂子,你说说,咱村有几个妇女比俺翠花能干?尤其是种地,有谁家的庄稼比咱家高产?”
徐大勇一阵挠头,他不知道自己的媳妇这是啥逻辑。
其实翠花的话也没多少毛病。
在马家沟,要说到干农活,翠花那可真是万里挑一的好手。
就连一些老爷们也不是她的对手。
所以,每每说到种地,翠花都是一脸骄傲,自信心爆棚。
不过,翠花虽然在马家沟谁都不服,但是对丁晓白却是例外。
丁晓白是公派教师,漂亮又有涵养,对人也很热情。
翠花一有事需要给娘家人写信时,都是找丁晓白代笔。
丁晓白那字写得端庄、飘逸,真真正正是字如其人。
大字不识几个的翠花,看到那些字都感觉浑身舒坦。
所以,在翠花心目中,丁晓白就是一个女神。
她跟谁都能比,就是不能跟丁晓白比。
那是她心中圣洁的偶像,不容攀比。
……
两人这么一路说着、笑着,来到了韩楚风的家门口。
“哎呦,你们夫妻俩聊什么呢?笑得那么开心。”
刚到门口,刚好碰见赵小辉一家。
小两口谈得那么投机,刚好被赵小辉看到正着。
于是被赵小辉一阵调侃。
赵小辉跟徐大勇情况一样,也是白天没抽出时间来拜年,趁晚上带着秀琴和孩子们都来了。
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徐大勇一家。
“哦,是小辉和秀琴呀,怎么?你们也才来给风哥拜年?”
徐大勇见到赵小辉,颇感意外。
他以为赵小辉应该一早就来给韩楚风拜过年了。
“嗨,别提啦,我们赵家那些亲戚和族人,把我家围了一个水泄不通——”
“哎呀,我跟你一样。是不是全是请帮忙的?不是借钱,就是推荐家里亲戚,让带着去黄城打工?”
“是呀是呀,搞得我头都大了。”
“哈哈,咱俩一个样。这不,我已经被翠花骂了一路子了!”
“哈哈哈……”
两个好兄弟捧腹大笑起来。
于是,两家人一齐进了韩楚风家。
几个孩子一见面,就跑院子里放鞭炮去了。
女人们则围炉而坐,说一些村里人家的家长里短。
三个男人则把酒言欢。
刚倒满酒,徐大勇就吞吞吐吐地说道:
“风哥,有个事吧……有点不好意思开口,我想……”
“是不是想帮家里的亲戚安排工作?”
没等徐大勇说完,韩楚风就接过话头,说道。
“是呀风哥,你怎么知道?”
徐大勇拍着大腿,一阵兴奋。
“你不用说,我也能猜到。恐怕不仅是你吧?小辉呢?你有多少亲戚需要安排?”
韩楚风看了看同样心事重重的赵小辉,问道。
“我……我有三……三十多个,都是推不开的亲戚。”
赵小辉很不好意思,所以解释了一句说道。
“你呢,大勇?有多少?”韩楚风再次看向徐大勇。
“五……五十二个。还有有几个我没敢答应下来。”
徐大勇低下头抠手指头,根本不敢看韩楚风。
“不多,比我少多了。”韩楚风哈哈笑道。
徐大勇和赵小辉闻言一懵。
“风哥,啥意思?难道……也有人来托你了?”
赵小辉问道。
“要不然呢?”
韩楚风嘴角抿成一条直线,笑着说道。
“那,你有多少人?”徐大勇饶有兴趣地问道。
“62个。”
“这么多?哈哈……”
“哈哈……”
三人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那这么多人,咱怎么安排?”徐大勇皱眉道。
“怎么安排?当然是统统都安排了。跟于厂长说一声,都是亲戚里道的,只要肯上进吃苦的,全要了。”
韩楚风说道。
“可这一样来,咱厂子的闲人就越来越多了。”徐大勇不无担心地说道。
“人多有人多的用法,要看你具体怎么用。不会用,就算给你两个人,你可能都会闲着一个用不着。”
说到用人,韩楚风是颇有心得的。
韩楚风干事业,就像韩信用兵打仗,多多益善。
有多少人马,干多大的事业。
其实,他现在最缺的就是技术工人。
他心中早就有了开分厂的筹划。
说准确点,在开黄城这家服装厂时,他就对第二家和第三家服装厂进行初步谋划了。
华夏这些年一直在发展农业,工业化水平非常低下。
这就必然导致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
如果能有现成的技术工人,估计韩楚风的分厂早就开工了。
这些有打工意向的年轻人,刚好可以带去黄城学习。
等把这批人培养成熟了,他就在古原再开两家服装厂。
让这些人当技术骨干,再培养新招工人,生生不息。
一箭双雕。
不仅给了亲戚朋友面子,还解决了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
所以,这些托关系的,韩楚风自然统统接受。
韩楚风当即就把这些想法告诉了赵徐二人。
二人恍然领悟。
韩楚风看问题总是比他们看的高远。
说白了,现在就等于是在招兵买马,储备实力。
徐大勇兴奋地说道:
“那……翠花娘家人那边,还有十来个亲戚呢。他们写信来说,想跟着我去闯闯。我明天就给他们拍封电报,让他们过了正月十五,一起去黄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