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 > 第75章 收复四川,张献忠归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5章 收复四川,张献忠归降

当李定国得知消息,带领5000援军赶到时。辽西军的大营已经安扎完毕,严防死守,不再有偷袭的机会。

李定国无奈,只好安营扎寨,打算长期对抗。

没过两天,辽西军的2000骑兵到了。接下来是李建安统领的朝廷大军,兵强马壮,更是多达5万人!

李定国彻底慌了,螳臂挡车,没有一点胜算。

吴三桂再次派出吴三凤去联络。李定国思虑再三,决定假投降变真投降,亲自赶往辽西军大营负荆请罪。

吴三桂大喜,带领李定国面见李建安。

李建安非常客气,以兄弟相称,许诺李定国高官厚禄。他向李定国承诺,将来打下四川,李定国就是四川总兵。

李定国大喜,自告奋勇充当开路先锋,赚开剑门关。

从汉中入川,走金牛道最好。而金牛道上有剑门关,是最难攻克的。

次日,三路大军向剑门关开拔。

剑门关守将是李定国好朋友刘庆,他见大兵压境,也被说动了,跟着投降。

八万大军顺利通过金牛道,进入四川。

成都的张献忠得知消息,率领两万大军前来迎战。

双方在广元拉开架势,大西军两万人对阵吴三桂和李建安八万人。

大战刚一开打,没有骑兵的大西军立刻就溃败了。

两万人马四处逃散,吴三桂俘虏三千,李建安俘虏五千。张献忠带领不到三千人,逃回成都。

李建安没有选择追击,而是原地休整。他派出李定国,前往劝降。

张献忠早就不想打了,只是他诈降成性,害怕朝廷不相信了。

张献忠见到李定国,把他臭骂一顿,却也没有为难他。

大西军没有出路,投降是唯一选择。

张献忠问李定国;“吴三桂与李建安,其人如何?”

李定国道;“李建安在朝廷是头面人物,信用可靠,为人也谦和。吴三桂虽然许诺很多,但终究有些虚妄。义父要归降还是要找李建安。”

张献忠道;“那好,你回去后绕开吴三桂,与李建安面谈。只要李王爷书写一封,承诺不再围剿,朕愿意去除帝号,归顺朝廷。咱们大西军偏安一隅,对朝廷没有威胁,还能帮朝廷稳固边境,何苦进逼。”

李定国回去后,果然绕开吴三桂,与李建安单独密谈。

吴三桂自然知道消息,不过他懒得管,能不打仗少死人也是好的。

李定国往来穿梭好几趟,最后双方达成妥协。

政治方面,张献忠去除帝号,上书请罪,其麾下的各种政权官封自然也都取消。朝廷赐封张献忠为康巴郡王,其麾下官吏准许留任,但需经过考核。

张献忠的封地在康巴地区,地处几个叛乱的土司之间,张献忠无论能打下多少地盘,是否站稳脚跟,不允许回归四川盆地。

经济方面,张献忠上交金银财宝300万两,朝廷允许张献忠继续与汉区经贸往来,但是严令他断绝茶马古道。

军事方面,大西军接受朝廷整编。

整个四川境内,大西军还有五六万人。这些人可以接受朝廷整编,也可以选择跟随张献忠,全凭自愿。

双方谈妥了,李建安邀请张献忠过来签约。

张献忠推脱不过,只好前往。若是吴三桂要他去,他是不敢的。李建安不仅代表朝廷,而且有个人信用,张献忠还是放心的。

张献忠在李定国陪同下,来到李建安大营。

李建安亲自出营接待,又找来吴三桂作陪。

众人酒宴一番,张献忠见气氛很好,放心住下来。

过了两天,双方熟悉了。李建安让国防军列队演武,请张献忠和大西军众将检阅。

威武雄壮的国防军让张献忠大开眼界,大西军众将一个个叹为观止。众人纷纷感慨,幸亏是投降了,不然哪里还有命在。

阅兵过后,双方正式签约。李建安代表朝廷接受张献忠的降表,册封张献忠为康巴郡王。

张献忠又住了几天,就迫不及待要回去了。因为他看出势头不好,再这样住下去,自己这边将领都要留下来,自己可就没人了。

李建安也不强留,送出20里。

张献忠带人回到成都,马上开始游说部下,他希望众将跟随自己攻占康巴地区。

大西军众将也不是傻子,富饶的四川盆地不住,跟你跑山区打土人?

再说接受朝廷改编,那是正经官员有军饷拿,跟你张献忠没名没份,一点保障都没有。

好几万大西军,张献忠说了好几天,最后愿意跟他进山的只有死忠的6000人。

张献忠不敢强迫手下众将,一来大伙都有家伙,闹翻了谁也不怕谁。二来朝廷大军就在边上,张献忠也不想让李建安看笑话。

张献忠见大势已去,也不纠结,随即带领6000人马西进康巴。

李定国来到成都整顿一番,等局面稳定了,又亲自去迎接朝廷大军。

李建安让吴三桂走在前面,朝廷两路大军进驻成都。

大局已定,吴三桂就想带领人马先行撤回辽东。李建安坚持让他等一等。

吴三桂无奈,粮饷被李建安把持着,只好奉命。

李建安向朝廷上书,调请洪承畴担任川陕总督。

十月初,洪承畴到达成都。随从他过来的还有许多四川本地的文官。

不到一个月,洪承畴就把关系理顺了,掌控了川陕局面。

李建安舍得大量军费开销,防的就是张献忠降而复叛。哪怕朝廷那边天天催促,他也坚持不撤兵。

十月底,康巴那边传来消息,张献忠率领大西军打下一片地方。周围几个土司算是服气了,承认张献忠的地盘。

不过这一切都是有代价的,张献忠6000兵马,加上家属近2万人,折损将近一半,如今只有不到1万人。

而且张献忠本人也受了伤,虽然伤势不算重,但是视力受到了影响。

李建安大喜,大西军的威胁算是解除了。张献忠不会再降而复叛了。

张献忠已经不年轻了,年近50视力还不好,如今他人困马乏,兵少将寡,已经不足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