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经天纬地 > 第87章 曹操称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曹操在得知这场惊变的消息后,当即被气得冲冠眦裂,暴跳如雷!

曹操本想迁怒于刘纬,可后来得知魏延此举,刘纬事前并不知情,况且两家才刚刚达成五年的免战协定,他就是想翻脸,也得考虑考虑后果和影响!

因此,曹操仅向刘纬递送了一份书面抗议,要求他严惩罪魁祸首魏延,给自己一个交代,便也只能就此罢休!

不过,这场惊变的始作俑者虽是刘纬,但结果却是刘备捡了大便宜!曹操本来就对刘备深恶痛绝,这回则更是恨之入骨!

当时,曹操手里有十万兵马,真想直接挥师南下,攻打襄阳,教训刘备,夺回天子!

然而,尽管曹操怒发冲冠,近乎失去理智,却还是没有那么做!与刘纬的一场大战下来,曹操虽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消耗却也十分巨大!

曹军伤亡及失踪者,近十万之数,粮草器械的消耗和损失,更是数不胜计!荆州大战后数年,曹操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本钱,折损近半,他还哪有实力,再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况且,当年曹操战败北逃,急于退走,最终连水军也彻底放弃了,那些鄀县水战惨败后,所剩余的战船,最终也全部落入了刘备之手!因此,现在的曹操,在汉水之内,几无寸板可渡,又如何南进荆襄!

所以,尽管曹操对刘备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却也只能作罢,但这口气,他又咽不下,于是做出了一个惊天决定:进位称王!

于是,曹操在返回邺城后,便于铜雀台举行了隆重的称王大典,从此以后,他由魏公,成为魏王了!

曹操这么做,可不仅仅是一时气急而意气用事,他心里十分清楚,如今汉天子刘协已经不在自己的掌控下,他损失了巨大的政治优势,连丞相和大将军的职衔都被剥夺,那么属下臣将们,再跟着自己混,就有点名不正而言不顺的味道!

如今的朝廷,已迁至襄阳,曹操手下许多人原本担任的就是朝廷官职,现在他也不得不以另外的一种方式,重新改封这些属下,以安定人心!

如果曹操只是个公爵,魏国也仅是个县公国,那才有多少官职可以封给属下呢,况且听起来也没有朝廷官职那么高大光鲜,人心多少会受到些影响,说不定有些人会以为曹操大势已去,而三心二意!

因此,曹操必须称王,不是郡王,而是国王!同时,他将以魏王名义,改封臣僚,以使他们今后,能心安理得,继续为自己效力!

毕竟什么理想啊,志向啊,都是虚的,升官发财,才是许多人的初衷和动力!因此,曹操称王,虽看似冲动,却也是必要而为!

这么做,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效力于曹操的这些人,今后可以说是泾渭分明,到底是汉臣还是魏臣,可一目了然,再有三心二意之人,曹操也绝不会宽纵!

曹操进位魏王后,大封群臣诸将,他任命王朗为魏国司徒、华歆为司空、程昱为司马、贾诩为太常、荀攸为太仆;

军职方面,他任命夏侯惇为魏国前将军、夏侯渊为右将军、曹仁为左将军,张辽为后将军、徐晃为安国将军、张合为破虏将军、曹洪为讨逆将军……

除此之外,其余诸臣将,也各得封官进爵,可谓雨露均沾,普天同庆!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荀彧选择背弃了曹操,护从天子刘协投靠了刘备,可曹操却并未记恨他,感于荀彧多年效力之功,非但没有为难留在邺城的荀彧家眷,还把他的几个儿子,举为孝廉,为官任事!

其中,荀彧的长子荀恽,被曹操任命为典农校尉,他还把一个女儿嫁给荀恽,并亲自主婚,办了一场热闹而隆重的婚礼!

当然,曹操这么做,也有收买人心之意!荀彧是叛逃了,可荀攸、荀谌等荀氏族人,依然是其政权的重要成员,颍川士族集团,更是曹操赖以依靠的政治力量,他也得罪不起!

如果重惩了荀彧,并祸及家人,势必大失人心!不仅荀氏族人可能会有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之感,整个颍川士族集团,恐怕也将人心浮动,三心二意,甚至有可能站到曹操的对立面上!

因为曹操出手迅猛,及时应对,一时间,曹魏政权内部,人心思定,士气大振,众志成城,万众归心!曹操非但没有因天子出逃,而失去人心,反而巩固了自己对于北方地区的统治与权威!

不过,毕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曹操所统治的中原和北方地区,既是他的根本所在,同时也是崇汉士人扎堆之所,曹操僭越自称魏王的行为,自然招来许多反对之音,甚至有些人,又在暗中串通,密谋造反!

对此,曹操早有防范,他学习刘纬,组建了一支名为宣信校尉的秘密部队,实则是特务组织,眼线遍布天下,深入民间!那些阴谋造反之人,还没等拉拢起来队伍,曹操便已经收到消息,派兵镇压抓捕,因此几场暗流涌动的叛乱,都被他扼杀在了萌芽状态中!

当然,曹操称王最直接的一个后果,就是导致东汉王朝彻底名存实亡了!在此之前,至少朝廷的框架还在,天子的旨意也还有一定的效力,国家表面上还是统一的状态,可现在呢?

天子已经离开中原,去往襄阳,朝廷成了偏安一隅之地的朝廷,失去了对中原地区的影响力,反而是魏国政权取而代之,天下大势,也因此发生了巨变,大一统王朝的局面,彻底终止,开启了地方分裂的格局和态势!

如今之天下,北方为曹操所建立的魏国所控制,西南为刘纬的汉国所占据,荆州是刘备控制的汉朝廷,只剩东吴孙权,不尴不尬,何去何从,很难定论!

按理说,孙氏一族,生为汉臣,久食汉禄,即便早有独立建国之野心,此刻也该选择投靠襄阳朝廷,尊奉天子才是!可是,孙权却没有这么做!

当天下发生如此重大格局剧变的消息传到东吴时,孙权也是召集群臣,商议许久,最后拍板决策:放弃与刘备和刘纬的同盟,向曹魏称臣!

不会吧,孙权干嘛要如此选择呢?与二刘结盟,至少互相还是平等关系,与曹操友好,却要卑躬屈膝地称臣纳贡装孙子,他这又是图什么!

况且,天下之大,还是曹操实力一枝独秀,其他任何一家都不是对手,必须联合起来,一同对抗曹操,才有生存下去的希望,难道孙权和东吴臣将们,不懂这个道理吗?

对此,孙权当然明白,可是如今的天下形势,已经不容他再有迟疑,抉择迫在眉睫!

刘纬与曹操在关中战后,达成了五年停战协议的消息,不胫而走,孙权得知后,清醒地认识到,是刘纬首先背弃了盟友,他不再与曹操交战,那么对东吴来说还有什么助力可言?

刘备掌控了天子和朝廷,如果再继续与之盟好,在今后的交往中,他肯定会利用天子这张王牌,处处占尽优势和好处,而孙权却在政治上完全落了下风!

一个是已经没价值的盟友,一个是有可能在今后,令自己饱受欺辱的盟友,这样的联盟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不如索性放弃,与曹操盟好!

孙权愿意向曹魏称臣,曹操自然十分欢迎,因为如此,天下大势,便成了二对二,而非三打一,这样就可以大大减轻曹操多线御敌的压力,能腾出手来,解决西凉问题了!

因此,当孙权递送了橄榄枝,曹操便马上欣然接受,并下旨加封孙权为辅国大将军,赐吴公之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