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且隋 > 第114章 恭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样的地方,当然需要一位性格稳重、却又不乏杀伐果断的大人物来坐镇。

现在的马邑郡太守,便是左光禄大夫、骠骑大将军王仁恭。

王仁恭,字元实,天水郡上邽人,是鄯州刺史王猛之子。

这家伙,不仅出身好,能力和性格也很不错。

刚毅修谨,弓马娴熟,颇晓军法。

早年间,追随杨素四方征战,后又东征辽东,屡立军功,深得文皇帝、广皇帝的信任和喜爱。

故,先拜为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后屡迁骠骑大将军、吕州刺史、卫州刺史、汲郡太守,直至如今的马邑太守。

做为户数部族四千五、人口不足两万的一个边郡,马邑太守的核心职责,就是防和剿!

防,东突厥人!

剿,马匪和叛乱!

至于政事,主要是协助太仆寺,将这里的马牧搞好就行了!

至于发展人口和经济,绝对不是也不可能是重点!

那些散居马邑四县各处的绝大多数少数族裔,只要他们不造反,死不死好不好的不在政事堂考核的重点范围之内。

太守王仁恭,最近有点不爽利。

一是自己辛苦挖来的老下属,李靖走了。

走得,很干净彻底,连家都搬去了洛阳。

李靖,被新成立的雍州总管府辟为总管府司马,正四品,算是高升了。

做为李靖一直以来的贵人和老上级,自己也不好拦着。

毕竟在马邑这一亩三丰地上,只要有自己在,李靖郡丞那点可怜的职权也别想施展开。

当初把他从长安县要过来,也是担心北面来的突厥人骚扰,可是没想到那后生晚辈杨子灿端地是厉害,竟然把东突厥给打爆了!

马邑郡,已经好久都没收到过过突厥人要南下的警报。

白道南端的白道城大营,已经稳稳地扎在那儿了,成为一道抵挡突厥人南下的铁门栓!

这铁门栓,别说北来的人会被盘查许久,就是南上的也会被问上祖宗八代。

王仁恭家的突厥生意,也因此大受影响!

可没办法,白道城的王辨,现在直接受广皇帝和卫王杨子灿直领,有皇帝明白授予的便宜权力。

听说太原通守李渊家的买卖,也被勒令扣押,到现在还没放行呢!

这帮新上来的犊子,简直六亲不认啊!

仗着皇帝和杨子灿的撑腰,简直是尾巴翘上了天。

哼!

杨子灿小儿,不就是趁这都拔归师大意的机会,给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嘛!

有啥了不起?

哥们又不是没打过大胜仗!

不过也是,这杨爽的外孙、杨继勇的儿子杨子灿,的确是运气爆棚啊!

那么千古难寻的战机,竟然让他这个二十五六岁的小后生给碰上了!

真是踩了天大的狗屎运!

瞎猫,碰上个糊涂的……大耗子啊!

唉,自从当了这马邑郡的太守,人都快闲出病了!

当初受命来此,原以为会有突厥人不断的寇边。

原以为到那时候,自己一定会战功屡立,也很快进能重入京师中枢,安度风光显耀的晚年……

可是,谁曾想呢?

这东突厥人,也太他娘的不经打了!

这个窝囊废,竟然变得彻底蔫了,现在一点儿动静也搞不起来!

当年横行阴山南北、呼啸来去的劲,都到哪儿去了?

“都拔,你个软蛋、稀怂!”

“害我老王不浅,彻底失算了啊!”

王仁恭常常叹息。

北边的边防情况这么一变,显赫一时的各郡大佬们脸色,可就不好看了!

不能说养寇自重,但这突厥人一老实,这北方一大片地区也就跟着沉寂了下来。

北方关隘六郡,再也不会是大隋帝国所核心关注的焦点!

焦点,在这时代意味着什么?

源源不断的物资、奖赏,以及在朝堂之上的地位、话语权啊!

失去焦点加持的这些郡守、通守们,一时之间其地位,就有些就尴尬。

搞经济?

搞民生?

搞赋税?

搞人口?

……

滚粗!

这里的平原,这里的人户,这里的水草……哪是来弄这些玩意儿的?

我们,是防臣,是顶着文官帽子随时准备打仗的武将!

不是来在土地上刨食牧民的市侩经济官!

郁闷,迷茫,不甘……

他相信,和他一样想法的人,绝不在少数!

最大号的,恐怕就是广皇帝的表哥李渊!

这位老表哥,现在没有了突厥边患来操心,那他这个太原通守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太原剿匪官!

可是这并州大地的剿匪官,还有个啥搞头?

是那些早期安置的胡人?

还是从东、西、南流窜进来的马贼?

呵呵!

在这山穷水苦的地方剿匪,其威武和权势,能敌得过他老王往日的同僚张须陀、周法尚、薛世雄、张镇周等?

再比比现在风头和能力最盛的卫王杨子灿,那就差更远了!

通守,又不是大总管!

老王、老李他们这些人,不担心内有匪乱、外有敌寇,最担心的恰恰是海清河晏、路不拾遗!

为啥?

没前途!

没油水!

没意思!

还,有危险!

啥意思?

因为剿匪和御敌,虽然都是战争,但性质、风险和操作……都不一样!

御敌,只要挡住、打败、杀光……就算万事大吉,功劳到手。

但剿匪,呵呵!

那可全是大隋朝的子民!

按照皇帝、政事堂,以及兵部左侍郎杨子灿的剿匪策,得施行“剿抚并施,以抚为主,引流实边”的方略。

所以,杀的太过瘾不行,手段软弱也不行,这剿匪的操作难度直线上升!

有人,就在这上面栽了跟头!

武威太守、金紫光禄大夫、民部尚书、东都留守樊子盖华宗老友,不就是阴沟里翻了船?

当年,他以对付突厥和高句丽军队的手段,打击太原盆地里的反贼,结果……

不就是坑杀了……一些顽匪?

结果,虽然广皇帝没说啥,但他从此调入京师,至死也再没能插手军务、担当大任!

而皇帝的老表哥老李,也乘机正式入主太原大地!

……

“唉,还不如养老等死!”

“养马,安抚民族兄弟,象征性的征租庸调……”

“这,是一个五十九岁大将军该有的生活吗?”

“没劲,没意思!”

自从因为儿子王仲伯跟了杨玄感造反,自己遭殃罢职赋闲开始,他的心态就已经发生了大变化。

人这一辈子,图个啥?

儿子王仲伯,现在只能潜藏在天水上邽埋名隐姓!

儿孙的仕途,算是无望了!

唯一嫡子王仲伯的背叛造反,彻底打碎了他老王家荣耀传承的所有梦想!

还搞个牛牛!

他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周围的郡令、通守兄弟们,都在干啥!

他自己,已经提前开始进入了悠闲享受的富家翁生活。

干啥嘞?

财富,女人!

搞点财富和女子,让自己、子孙们活得快乐点,比什么都强、都实在!

于是,老王变化很大,颇改旧节。

老王初为汲郡太守时,还是很有能名的。

及迁信都太守时,汲郡吏民扣马号哭于道,数日不得其出境!

呜呼!

那时候的老王,心怀大道,正气干云!

然而,经年的征战过去,在宦海沉浮中浸泡过的老王,初心早就不再!

就是……没意思了啊!

那就,找点有意思的吧!

受纳货贿,嬉笑女色,怠于政事。

说实话,作为一个战功赫赫的武将出身的太守,贪点财和好个色,实在不算是什么人生污点。

你不这样,皇帝说不定还对你不放心呢!

但是,光顾着捞钱和玩女人,也不行啊!

他是太守,不是领兵打仗的大将军!

郡内,还有一大滩政事民情等他署理呢!

至少,你得不时的去到各县衙门巡视一下,到长城上、关口上溜达一下,到民族聚居区去交流沟通一下……

可是,六十岁的王太守,年纪的确大了,有点走不动了。

关键,是他的仕途心,变淡了!

以前,有自己的得力小弟李靖在,这些跑腿、吃力的事,都是他在张罗。

可现在,李靖飞高枝了,自己不得不亲自上了。

这一回两回还行,但日子一长久,这老胳臂老腿就有点跟不上!

怎么办?

找小弟啊!

谁?

马邑郡鹰扬府校尉,刘武周。

他,是李靖走后,王仁恭给自己物色的跑腿人!

刘武周,河间景城人,家里算是当地土豪,日子过得甚是自在。

因为不愁吃穿,所以少年时期的刘武周喜欢舞枪弄棒、结交英豪,梦想效仿风尘三侠,仗剑走天涯。

然而,以武犯禁的事情,并不是和平年代年轻人的出路。

所以,族长兼长兄刘山伯,便经常出言告诫并羞辱于他。

于是,中二青年刘武周负气出走,前往京师那个花花世界闯荡。

还别说,这家伙运气不错,经过严格筛选考试,进入到时为大隋太仆寺卿的杨义臣家做了一个护院。

小伙子身手好,人也长得仪表堂堂,很快就得到了家主杨义臣的注意和重用。

很快,机会来了。

广皇帝远征高句丽,杨义臣率军直指肃慎道,原来的护院师傅刘武周经杨义臣推荐也应募东征,成为了军中一名光荣的小兵。

运气好的人,干什么事都像坐在风口上。

这杨义臣,是个大隋少见的中青代将种。

虽然整个东征打得拉胯,但他却是个能打出七连胜的勇猛家伙。

于是乎,跟在杨义臣这样绩优人物背后的刘武周,自然能顺势捞到不少军功。

这不,一步一步的,中二青年刘武周被成功提拔为一名建节校尉。

东征师还,刘武周被派往边郡马邑,担任马邑郡鹰扬府校尉,成为地方郡兵的一名高级军官。

马邑郡郡内军事力量结构,和天下大多数郡的情况都一样。

因为它属于边郡,所以除了没有上番的府兵和当地的郡兵,还有一部分边军。

总人数,也就三千左右。

当然,原来东突厥没消停的时候,光是边军(防人)的数量都比这多许多。

可是,等卫王杨子灿对突厥完成惊天一战之后,北部各郡的大部分军力,都已经被陆续抽调进入白道城大营和其他要地。

所以,马邑郡太守王仁恭手下现在能调动的军队,也就不到两千之数。

而地方鹰扬府手里的军数,也才不到一千人。

而那些边军防人,虽也生活在马邑的地盘上,但人家可不受地方任何人管。

现在,他们只接受白道城大营辖制。

严格说,郡太守是不能直接插手郡内军事力量的。

这一块的权力,都应该属于郡丞。

可是王仁恭是谁?

那是能征惯战的大将军出身,而其本身在朝野中的威望也非常之高。

再者,李靖老兄迁马邑郡丞后,生性谦虚卑和,常对王仁恭以恩主和老师相待。

这样,马邑郡的军政大权,就自然逐渐集中在了老王手中。

可惜,此时的老王,已非彼此是的老王!

揽权,只是为了享受!

王仁恭看上鹰扬府校尉刘武周,还是有个插曲的!

原来在去年,马邑郡内早年间安置的一些突厥贵族,开始陆续偷偷逃往陇右、河西一带。

结果,这些人被天水郡、兰州郡、武威郡、张掖郡官府察之、捕之,报之。

这事,也很快传到京师监国政府和远在江都的广皇帝的案前。

皇帝震怒,怒斥李渊和王仁恭失职,并传二人到晋阳着有司问罪!

结果,只是高高拿起轻轻放下,算是虚惊一场而已。

等老王走出关押他和老李的宾馆,感觉外面的阳光真他娘的灿烂!

同样灿烂的,还有笑容满面的刘武周!

他,带着自己马邑郡的手下亲兵,亲自来接被委屈的马邑郡老大——王仁恭。

而他最为器重、看顾的小弟,马邑郡丞李靖,却不见踪影。

就从这一点来看,阿布的干爹李靖在人情世故上实在是不咋地!

虽然他有不来的理由,这身上还肩负着巡视全郡的重任。

可是,难道就不能放一放?

领导和业务,孰轻孰重?

如此一来,你让领导心里该怎么想?

你李靖心目中,还有没有王仁恭这个顶头上司?

……

在隆冬的风雪归途中,马邑郡太守王仁恭,被马邑郡鹰扬府校尉刘武周,给深深地感动了!

此子,至诚之人哉!

可依!

自此,刘武周开始到太守府的次数,逐渐多了起来。

等到郡丞李靖入京替王仁恭上计,刘武周更是按照王仁恭的要求,来得越来越勤快。

他,干起了李靖曾经的活!

这不,有时候因为说事情到深夜了,老王便让小刘干脆宿在太守府客房中。

王仁恭的老妻和孙子,早在年前去了天水老家,去看望远在那儿潜伏的儿子王仲伯。

这家里,便只留下一个老王爱妾翠夫人,近身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