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康熙听了,道:“你的姐妹们定会理解的,你身怀有孕,还是在京中更为妥当。”

温宪嘴角带着笑意,“女儿的产期在七月,孩子刚生下来太过娇弱,也经不住路上的颠簸,难道一直要等到孩子大了再走吗?”

康熙一顿,是这个理,孩子生下来才更娇弱。

康熙的眼神在温宪身上停留了一会,他的几个女儿,虽然每年巡幸塞外的时候总能见着一个两个,但他的外孙子他也才见过一两回。

“儿臣得汗阿玛和额娘多年疼惜,但儿臣身为大清的公主,虽不能像男子一般建功立业,却也要为大清的安稳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温宪说的坚定、决绝,康熙瞧着温宪心中动容。

“罢了,朕知道了,你先回去吧,多注意自己的身子,等开春了朕派人送你去喀尔喀。”

温宪行礼后退出了乾清宫。

康熙对温宪有愧,从公主府开始,这个孩子一向懂事乖巧,又得自己欢心,一心为自己这个作汗阿玛的考虑。

“梁九功,准备拟旨。”

“嗻。”

元馨在永和宫里等着温宪过来,进门的那一刻,母女俩交换了个眼神,元馨笑着迎了上来,拉了一下温宪的手,有些嗔怪。

“怎么手这么冷,可得小心着身子,你现在可不是一个人。”

温宪亲昵的挨着元馨,“额娘只顾着关心孩子,都不关心女儿了。”

“净瞎说,额娘哪有,不关心谁都不能不关心你们几个。”

母女俩默契的没有提今日去乾清宫发生的事,只闲话家常,同时也开始准备去蒙古的行李。

尤其是马车,元馨再三叮嘱一定要多铺一些垫子褥子,路上慢一些,若不是张怀禀已经到了院首的职位,元馨都想挖了张怀禀一块去送温宪。

现在只能退而求其次,选了张怀禀的徒弟,一个姓李的年轻太医一同前去,等安定好了再随队伍一块回京。

元馨和温宪这边有条不紊的准备着行头,策棱也在各种准备,他怕温宪去了蒙古不习惯,尽可能的多带些京中的东西过去。

二月二龙抬头一过,春天的气息已经渐渐的来了,胤禛这些日子都没住在四贝勒府,布顺达知道他有要事要忙,也帮着他遮掩行踪。

惊蛰的时候就是该播种了,正是耧车该下地大显身手的时候。

改造的耧车已经出了好几版了,胤禛找了块地,换了一身短打装束,亲自下地试了试,只是并没有放种子,再跟原本的耧车比了比,确实好用不少。

胤禛安排了几个庄户,几种耧车,各试了三分地,新版的耧车快了不少,省时省力。

胤禛对着耧车是赞不绝口,“不错,当赏。”

几个跟来地里的匠人,脸上也带着喜色,顾不得地里泥多,忙磕头,“多谢贝勒爷赏赐。”

方才拉耧车的庄户也大着胆子上前请安,“贝勒爷,小人斗胆想问问这耧车可是要在庄子上用?”

胤禛打量了一下庄户,一身粗布衣裳,因为要下地脚上的鞋子也不少棉鞋,见礼的时候礼数也相当凑合,倒不是不会,而是紧张。

都是为了生活,才大着胆子上前的,平日里遇到贵人都是躲得远远的。

胤禛的脸色和缓,“再等些日子,到时候定然让庄子都能用上新耧车,不过这耧车还没用上之前,还希望诸位保密。”

庄户们喜不自胜,紧张的搓了搓手,“小人一定保密,谁也不告诉。”

另外的几个庄户也连连开口,“俺也不告诉,连孩子他娘俺都不说。”

“俺也不说,就是俺爹问起俺也不说。”

胤禛笑着点头,让庄头带着他们先下去。

庄户们千恩万谢的走了,脸上都是掩不住的笑意。

等庄户们走了,胤禛叮嘱了匠人多做几架耧车出来,匠人们应下,这有了模板了,做起来还不简单。

“纺纱机可有进展了?”胤禛问道。

一众匠人将目光都落在了年轻匠人身上,纷纷侧开了身子,将他暴露在众人跟前。

年轻的木匠有些内向,见大家都看着他,更是不好意思了。

“回贝勒爷的话,小人有了些进展,只是不知道是不是贝勒爷想要的效果。”

胤禛听清他的话,很是费力,这声音也太小了。

“带爷去瞧瞧。”

木匠的眼睛一亮,忙满口应下,带着胤禛朝不远处的一个厢房走去。

匠人们彼此瞧了瞧,这贝勒爷没发话,他们是跟着去还是不去,再说了就王呆子真的能做出贝勒爷要的纺纱机?

几人虽没说话,眼底却都写满了不信,谁不知道王呆子做事没个章法的,虽然手脚灵活,但脑子总是木讷的很,干什么都慢半拍。

若不是他爹当初带着他,哪里能进四贝勒府当匠人。

王呆子本名王仁,因为不合群所以被取了外号,如今的他正两眼发亮的带着胤禛看他的成果。

“贝勒爷您瞧,这是小人做的最后成品。”

王仁说着拍了一下额头,嘀咕道:“小人糊涂了,给您瞧了您也瞧不懂,还是小人给你演示一下吧。”

胤禛就无语,你话说得这么大声,是怕爷听不见吗?

头一次被人当众吐槽的胤禛,心情很是复杂。算了,看在纺纱机的份上,只能原谅他。

随着王仁的动作,纺纱机也跟着动了起来,胤禛的眼睛一下子睁大了,一下子可以纺八股纱,效率比寻常的纺纱机快了八倍。

胤禛快步上前,期待的问道,声音都带了些颤抖,“是只能八股,还是能更多。”

王仁有些憨厚的摸了摸脑袋,“应该能更多,不过小人还没做出来。”

“好,好,日后你就负责这一快,缺什么你跟庄头说,一切都紧着你。”

若是这纺纱机能在民间普及开来,棉布的价格定能便宜一些,平民也不至于一年到头来也扯不上三尺青布。

为什么不是白布呢,因为纯白的白布在这个时候是很贵的,只有王公贵族才能用得起。

只是胤禛心中又冒出一个问题,棉花的产量只有这么多,纵然纺纱的速度快了,棉布价格依旧便宜的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