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全球华夏 > 第231章 芦花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又是一天过去了。

正在家哄孩子的郑义迎来了孙若微。

她已经沉默了很久。

今天这算是想开了?

郑义带着疑惑迎接孙若微。

孙若微见到郑义后心里一痛。

自己的妹妹已经嫁给了郑义,而且郑义的汉妻名额也满了,她的满腔期望,也是时候让它过去了。

但她的眼睛还是红了。

“见过国公爷!”

郑义也很尴尬,但是人家女人都主动了,自己也不能再拿什么架势了。

“来来来,坐下歇歇,露微给你姐拿着点心,沏壶茶。”

孙若微依言坐了下来,看着郑义在那里哄孩子,心里更加不舒服了。

老娘也算是等了你这么久,你丫的却娶了别人。

一想到这里,她就愈发的意难平。

也就不想继续待下去了。

“这次过来,是芦花村已经彻底建成了,大家想请你去看看。”

芦花村,其实是遗孤村,随着郑义的官场势力被赶出上海,他们又渐渐的从上海搬到哈城。

然后在哈城周边买了一大片芦苇荡,自己垦荒,平出了十万亩良田。

又在靠近江边和官道的位置,起了一座新村,取名芦花村。

名字很普通,也不引人注意。

现在他们已经建设好了,所以想请郑义去看看,同时也是想郑义去为他们站一下台,震慑一下宵小,尤其是那些监视他们的不知名人士。

这点忙,郑义必须要帮啊。

他把怀里的郑雪梅递给多兰,然后收拾了一下。

“你休息一会儿,咱们一会儿就去。”

“需要什么帮忙的吗?”

孙若微摇摇头。

“我们都已经准备好了,除了有一段路不好走,我们已经在集资准备修了。”

这可是自己的老部下,郑义没有理由不好好对待。

尤其是在朝廷逐渐渗透北五府的当下。

孙若微从原先的位置被人顶了下来。

因为一直以来,孙若微都不是正式任职。

郑义也曾经申请过,但是朝廷那里不松口,不给他开女人为官的门。

虽然新儒学在兴盛,但是根深蒂固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杀伤力太大了。

北五府野蛮生长的时候还好说,现在在纳入朝廷的正式管制之下后,她就尴尬了。

可以说,她现在是被朝廷抛弃,郑义抛弃的可怜女人。

郑义也觉得有点亏欠她。

就想补偿。

“不用集资了,路我给你们修。”

“再给你们扩建一下江边码头,这方便样你们通商。”

“相信我,多开开工厂勤经商,这是未来,尤其是在我们北五府。”

孙若微闻言,脸色好了很多。

“谢谢!”

郑义摆摆手。

“不用谢。”

“我们走吧。”

看孙若微那浑身不自在的样子,郑义觉得就不让她再受罪了。

说着郑义起了身,向外走去,孙若微跟在后面也走了。

孙露薇端着茶出来,只看到了他们的背影。

上到马车上,孙若微坐在自己的马车上,在前面走着。

郑义坐在自己的马车上跟着。

一路上,五花八门的马车,层出不穷,看花了郑义的眼睛。

个性化的马车越来越多了,甚至还可以看到有人的车顶上站着一只海东青。

偶尔还有黄包车这样的人力车从一边行过。

郑义并不提倡人力客车,人力那么珍贵浪费在这上面,太不值得了。

而且各条大路上,公用加长版大客车接连不断,实在是没有给人力三轮黄包车留下太多生存空间。

北方缺马吗?

不缺啊,除了一些人的恶趣味,喜欢使唤人外,谁用人力的?

即使嫌公共大马车不方便,那不是还可以骑马吗?

想去哪里,不能骑马去?

而且哈城修路的时候,还专门留了马道,就是为了方便骑马。

而三轮车只能走自行车道,到哪里都人山人海的。

一不小心碰到人还要赔钱。

实在是没有价值,但是实在是管不住,有些人踏马的就喜欢使唤人,现在北五府不让收丫鬟,家丁,什么事儿都要自己上,或者交给洗衣房,家政公司。

根本没有下人使唤。

回家除了老婆孩子热炕头外,连个端茶倒水,捶肩捏背的都没有。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力车就成为了他们有限的可以彰显身份,使唤人的方式,算是给了人力车存活的空间。

郑义也不能说什么,有些人贱皮子,你挡都挡不住,只能期望下一代的改变了。

车道,马道,自行车道,人行道,这是哈城的大路结构,通行效率一点都不出二十一世纪差。

所以很快郑义就冲出了哈城,然后跟着孙若微下了官道穿过十几里土路,来的了芦花村。

远远的郑义就看到了几十架巨大的风车,还有江边修建的巨大的水车。

更看到了一座座各具特色的建筑。

芦花村的住宅很分散,并没有紧紧聚拢在一起。

每一家都有三亩的土地使用面积,所以每一家都建设的很个性。

明显的可以看出他们杂糅了北五府的建筑特点和江南的建筑特色。

山墙斜瓦挑顶,利于雨雪。

坚墙厚顶壁炉,利于保暖。

白墙玻璃窗,洁净清雅。

整体结构又偏向四合院,壁照连廊,屋房相连。

车库,马厩齐全。

他们这是有钱的,这一套弄下来,怕不得大几千两。

芦花村没有城墙,在和平的现在,也不再需要城墙。

在郑义看来,芦花村已经是非常现代的乡村模样了。

孙若微探出头来问道。

“国公爷,觉得我们芦花村怎么样?”

郑义伸出大拇指。

“好,非常好。”

孙若微暗自一喜,她跟着郑义学了那么多,总算是让郑义看得上眼了。

很快他们就到了演武场,芦花村的人早就等待多时了。

他们根据民兵的训练,排列成了非常整齐的队伍。

在看到孙若微和郑义,齐齐向他们行之一个军礼。

“欢迎国公爷。”

郑义赶忙回礼。

“你们好样的。”

村民再行礼。

“芦花村谢国公爷赏脸。”

郑义再行礼,然后向演武场的东边走去。

演武场东边是村祠,北面是演武台,西面是蒙学痒学乡社和民兵所。

郑义要去的地方就是村祠,村祠前立着村碑,村碑前刻着芦花村三个大字,村名之下刻着村训,而碑后则是刻着为国为家为百姓为村庄牺牲的人名和功绩。

这群遗孤确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可以立这样的碑。

村碑和村祠都被红布盖着。

郑义来到了村碑前,孙若微去到了村祠下。

在一位老先生的喊叫声中。

“揭幕。”

红布滑落。

芦花村和芦花村祠堂露了出来。

这时候代表哈城治所的吏员登记造册,正式确定芦花村的存在,并给村民发放户册。

而代表村所的村长孙若微接住属于她的印信,再拿上属于农社社长的腰牌把他转交给村里的农社社长。

后面还有朝廷派下来的搞教育的村所吏员和搞村里医疗的村所大夫和搞工商发展和收税的新三司司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