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倭国多银山?”
不只是朱棣不知道,文武百官都不知道。
只有那些走私商人知道,但是没有人说,这是商业机密。
只是郑义一句:各位大人知道。
让朱棣看向文官的眼神都冰冷了很多。
文武百官,齐齐看向郑和。
宋礼率先发难。
“陛下,我认为只派郑大人主持开拓事宜,实为不妥,我们工部,可以辅助郑大人建造码头,测绘地势,规划良田。”
李至刚紧接着说道。
“陛下,教化为大事,教化山越,可以安民。”
茹常。
“陛下,我们兵部负责护民。”
突然之间满朝文武都成了忠贤良臣。
他们在国内小心翼翼也就弄那点小钱,谁知道外面堆满了金山银山。
“住嘴。”
朱棣不高兴了。
“以前求着你们,你们屁都不放一个,现在听到有利可图,倒争起来了。”
“郑义你继续说。”
这明显是把难题丢给郑义了。
郑义倒是不为难。
“陛下,这金山银山铜山,都在土里,想要找到也要花费不小的代价。”
“不如陛下放开了,看各人本事,谁找到,就给谁开采权,只要交一定比例的矿税,地税就好。”
“朝廷也可以卖地挣点钱,何乐而不为呢?”
“陛下觉得如何?”
朱棣开始有点不舍得,那可都是金山银山啊,就这么放手?
“矿税怎么说?”
郑义道。
“比如现在需要的金银铜,运输成本低价值大,可以稍微高一点,三成足以。”
“其他如铁矿石等等,运输成本高,矿税可以低一点,一成足以。”
“陛下还可以逐渐封锁国内矿藏,为未来子孙,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朱棣听到有三成利,放开了不舍的心。
封禁国内矿产,也可以逼着商人不得不向外寻找,自己既可以卖地,又可以收矿税。
郑义简直就像一个送财童子。
“那好,就以郑义说的来,文渊阁制定细则。”
这句话让满朝欢喜。
夏原吉看到这个事情定下了,问出了自己疑惑。
“不知郑爵爷,如何杜绝私铸,宝泉局一直稳定着国内的钱币,突然裁撤,怎么保证钱币可以及时补充?”
郑义。
“防伪上,我们已经掌握精雕技术,自带轮齿。”
“而且模板几年一换,不管是筑钱成本还是门槛,都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至于流通问题,随着大币值的银币和金币流通,铜钱就会得到释放,这就给铜币流通提供了时间。”
“同时新币的发行,会快速迭代旧币,那些喜欢藏钱的土财主,不得不把自己手里的钱币兑换掉,也可以极大缓解钱币需求。”
“其他的事情就是陛下的了,只需要大量的算数大家可以搞定。”
玛德,原来这又是给他儒家挖的坑。
算数大家?那不是杂家的吗?
杂家入主钱币铸造和钱庄。
这个大坑比。
一群文官顿时扭头看向了郑义。
郑义无所谓的笑笑。
“如果陛下找不到足够的算学大家的话,我推荐我家的兄弟姐妹们,他们现在个个精通算学,对算账也多有研究。”
一群奴仆,也称兄弟姐妹。
当我们不知道是何居心吗?
“哼,不劳你费心。”
郑义倒是无所谓,不就是一些小学数学吗?从古到今,流传了大量的算学书籍,早就涵盖了小学内容。
只不过以前的算术,被各种打压,记录的也太过复杂,很多人看的云里雾里。
现在经过郑义的阿拉伯数字和书写格式改良之后。
进行了系统化的整理。
符号计算已经在郑府和共幼院大行其道。
计算形式清晰明了,学习起来也简单了很多。
也起了很多名字,比如祖之冲率,杨辉方程等等
可以说,现在郑府就是整个大明朝的数学殿堂。
加上工业生产,对算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新数算也在酝酿。
“好吧,遇到难题,可以向我们家的黄三请教,现在算学,他比较拿手。”
看着他那臭屁的样子,很多人都想揍他。
郑和看着众人对自己的儿子敢怒不敢言的样子。
“我不在的这段时间发生多少事情?为什么朝堂现在这么陌生?”
他感觉得赶紧去鸡鸣寺找姚广孝老师屡屡。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给整个大明朝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那成山的木材,皮毛和金银珠宝让大明人知道,海外有大富贵。
到处都在谈论东番岛开发的事情。
太医院则在接待候显。
他带领的医师队伍,为舰队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尤其是太医院后来送过来的云实,常山方子,拯救了很多人。
船队的医师进入太医院以后,很快就被显微镜和吸引了。
“这是何物?”
太医赶忙介绍道。
“此乃显微镜,可查芥子之间。”
“我们已经发现了细胞,微生物,多种病菌。”
“而且利用它改良了金疮药,疗效是以前的三倍。”
“这是我们医生的神器。”
“太医院只有五台,太难生产了。”
“不然可以让你们带走两架,对航海病症的研究很有帮助。”
一众随船医生一阵惋惜。
候显左看看右看看,看到了很多惊世骇俗的东西。
各种动物被分解的乱七八糟。
“你们现在这样猛的吗?”
候显指指各种惨不忍睹。
太医解释道。
“这是在查看各种病症的症状和侵入范围。”
“同时也是在寻找各种寄生虫。”
“目前找到的,有蛔虫,主要寄生在肠道。”
“瘟虫,主要寄生在肠道,肝脏等组织。”
“现在我们太医院的主要任务是研究针对这两种寄生虫的特效药。”
候显看的浑身恶心,尤其是那些疙疙瘩瘩的东西。
太医看他的样子,说道。
“没事儿可以嚼嚼槟榔,有驱虫功效,等我们开发出特效药后,再给你们准备上。”
古代实际上对寄生虫多有研究,朱棣就得过寄生虫病,所以才让太医用心研究的。
候显自从去过太医院后,就整天疑神疑鬼,索性买了一些槟榔,没事儿就嚼。
慢慢的南海舰队很多人也染上了嚼槟榔的瘾。
郑和听船医说槟榔有治疗疟疾的功效,也就不再管了。
随后他就发现,嚼槟榔的人,心情更加开朗,在长途海航中更不容易消沉。
于是槟榔渐渐的成了航海必备神器,也可以算是大明特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