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言疑惑之极,出来找个人一问,才知道这家伙今儿不在院内,带着人去了深山的研究院实验场,估计不到天黑不会回来。

那是专门划拨给研究院使用的实验场地,平时有专人把守,连县里的官员和百姓都不得靠近。

不过毕竟是在深山之中,离县城较远,单边坐马车过去也得个把时辰,所以墨求等闲不会去那边。

陈言又问了问,原来墨求最近已经连续五六天都呆在实验场,一直没回来。

陈言精神一振,难道他是为了……

“彪子,走!”

马车刚离开研究院没多久,前面忽然有人冲了出来,拦住了马车。

“大人!”

马车停下,陈言掀帘一看,忙把来人邀上马车。

“小人这几日正犹豫要不要去京城找大人,想不到今儿在这遇上了您。”那人兴奋地道,“大人,我弄完了!”

“你是说,你那本海志?”陈言也不禁精神大振,“快给本官瞧瞧!”

那人不是别人,正是陆三。

他今儿正要去县衙找妹妹,不曾想在这路上看到了陈言的马车,大喜拦路。

陆三早几天就完工了那本海志,一直随身带着,当下立刻取了出来,交给了陈言。

陈言将海志翻开,之前的未完版他早就看完,此时粗略扫了一遍,新增的内容约占三成,并且整体重新排版,显然是找了人专门调整过,阅读起来比以前舒服多了。

陆三不敢开口,屏气凝息地等着他看。

陈言将新增的内容粗略扫了一遍,点头道:“这本海志比本官此前见过的所有海志都要丰富和详细,只是海图方面还是有些缺失。咦?等等!”

陆三见他露出思索之色,像是想起了什么,忍不住道:“海图确实记得不太清了,想要确认,只怕还得再出海。”

陈言回过神来,笑道:“出海是必然的,本官已经着人在东海之滨建船厂,造海船,未来出海是必然之事。但在那之前,本官想到一人,或许能帮你一把。”

陆三疑惑道:“谁?”

陈言神秘一笑:“这人是个外国友人,对地志很感兴趣,而且所知甚丰。并且,她对海志也有些涉猎,你们俩交流交流,或许能帮你把这本海志完善。”

陆三精神大振:“敢问此人是谁?我到何处拜访他?”

陈言摆摆手:“这人在京城,我派人送你去便是。不过,你可别见色起意,更不可将我青山县的情况告诉她。”

陆三一呆:“见色起意?此人原来是个女子?”

陈言点头道:“不但是女子,而且还是公主,来自大梁。记着,你就说是本官让你向她请教的,在志书方面的事可随意交流,但不可说到任何你知道的青山县之秘。毕竟,她是大梁之人,不是咱们自己人。”

陆三更呆了:“啊?大梁公主?”

陈言笑笑,让他先回家收拾点行李,一会儿派人送他去京城见伊公主。

伊公主是少见的地理人才,陆三则胜在有过实战经验,两人合作等于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该能把这本海志打磨得更好。

东海那边陈言确实早已弄了造船厂,不过不是自己从零开始,而是现成收购了两家私人的造船厂,加以改造,以准备未来建造可抵挡大海风浪的钢铁海船。

届时以海志为导览之册,再搜罗一批海客,便可出海。

不过那终究是未来之事,眼下还是要让陆三把这本海志完善。

安排好人手后,陈言立刻赶往研究院的实验场,出了城往西南走了一截,忽地听到远方传来隐约的闷响。

陈言心中一动,掀开车帘望去,远处未见异样。

但另一声轰然闷响,却接着传了过来。

然后又是一声。

就这样一声接一声,每两声之间均要间隔一点时间,连着响了十七八声,声音才告止歇。

“大人,那声儿难道是……”驾车的张大彪精神一振,脱口道。

“快,加快速度!”陈言断然道,心情也激荡起来。

这声音他其实不是头一回听到,过去他也听过多回。

但是,像这样连续响这么多声,却是头一回!

如果那声音真是他想的那个,那墨求绝对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马车再次提速,在水泥大道上风驰电掣一般。

等到马车入了山,期间陈言又听到了两轮连续的闷响声,而且随着他渐渐接近实验场,声音越来越响亮。

不过第二轮的连续响声数量滑到了十二次,第三轮更惨,第七声之后就彻底没了动静。

等陈言赶到实验场的场地上时,远远便看到一大群人聚在开阔的场地一角。

这场地约千余亩,位于四面环山的峡谷中,经过地形的整治改造,变成了一个微型盆地,建了几处房屋,为不同的实验设置了不同的地形。

此时墨求所使用的场地,是在实验场的一角,前面约百余丈外,有一座小丘。不过那小丘此时体表坑坑洼洼,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坑洞,最小的一个也有西瓜大小。

除此之外,小丘上原本还立了密密麻麻的人形靶,此刻也是尽皆倒折,至少有数百个之多。

“老墨!”

马车刚到近前,陈言便大叫着跳下车,奔向那群人。

众人闻声转头,见是陈言跑来,慌忙纷纷上前相迎。

“拜见大人!”

“免礼!赶紧的,让本官看看,那宝贝如何了?”陈言迫不及待地扑到墨求身边,眼睛四下寻找,随即定在不远处一件物事之上。

“大人,这正是那物。”墨求识趣地立刻带着他往那物事而去,一边走一边介绍道,“青山炮!”

陈言没回答他,走到那物跟前,两眼发光地绕着它转起了圈。

约两丈许长,长筒型、足有一人合抱粗细的炮管,从后往前微呈漏斗型渐渐变细,在最前端有约人头大小的开口。

后下方是结实的两轮金属支撑车,将整个炮管辛苦地“背”在身上。而在车后还有结实的金属支撑架,撑在地上。此刻轮子和支撑架下方有极为明显的长条深痕,那当然是后座力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