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 > 第152章 兵权制重的关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光义眼神狠辣,他没有想到自己儿子,竟然会生出建议由赵广美领军,这样的结果也是让他自己不知道用何等语言来形容此刻的心情,这次领军之人,竟然是主动送权力,这样的结果他自己不免有些担忧起来。他自己这次真的是害怕有可能会出事。

拥兵自重古来有之,拥兵自重,在古代社会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汉末的军阀混战、唐朝的安史之乱、明朝的藩王起兵等等,都是由于帝王无法限制手下将领,所产生的后患。

军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石,古人很早便认识到军队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孙子兵法》有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正是由于军权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所以在如何分割相权、限制军权的话题上,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将其视为重中之重。

一般来说古代皇帝普遍使用而且最为有效的方法为:分割军权、虎符限制、控制将军家属等等。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古代的帝王们究竟是如何操作的吧。

古代皇帝具体使用的预防措施

虎符

对于虎符,我们大家都很熟悉了,皇帝有玉玺象征着皇权,可以进行下旨发号施令,但是玉玺唯独不能调动军队。而对于军队来说,最高指示是虎符而非玉玺。

一般来说虎符会一劈两半,一半虎符在皇帝手上另一半在将军手上。而虎符只有合在一起才有作用,所以将军若想调动大规模的军队来进行战斗的话,就必须向皇帝请示,而且必须得到皇帝的认可才能拿到另一半虎符才可以去调动部队。

这种军权调动的方法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将军拥兵自重情况的发生,限制了将军掌握的兵权。比如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就有一个虎符,上面刻有文字“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五十人以上就要调用虎符,可见古代君王对此把控是多么的严格。

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个弊端,就是如果虎符失窃的话那就麻烦了,因为军队只看虎符不看皇帝的发号施令,一旦虎符被偷过去两片合一,那就掌握了全部的兵权。围魏救赵的时候就曾经通过偷虎符的方式从而调动了军队营救赵国,只是没有用于反叛罢了。

分割军权

虎符调动的只是其他部队,对于远在边关的将军自己的手下,自然不需要虎符也可以随意的支配,特别是有些边关将军因为戍守边关的需要,拥有大量的军队,这时候就需要对将军手里的军权进行分割、稀释。

比如在“重文轻武”的宋朝就发明出了一种“强干弱支”的方法,意思就是一些边关部队打仗勇猛、彪悍,这样的部队放在边关始终是一个隐患,所以皇帝会将这部分军队调度到中央来,只留下一些战斗能力比较弱的军队在边关戍守。这样的话,边关实力得到大大的削弱,而且强悍的部队也掌握在皇帝的手中。

除了降低边关部队的士兵质量,宋朝还有一种特别常用的方法,就是让文臣担当军队的重要职务,而给武将一些文官。

不懂战争的文官把握着边关军队的主要军政大权,这样的话皇帝的担心就消失了,而武将打仗立功就给他封授文职,虽然名义上官位提高了,但是实际上削弱了武将手里的权利。

宋朝的这些举措确实严重降低了宋朝出现边关拥兵造反的现象,宋朝几百年间基本上没有发生此类的造反事件。但是这样也严重削弱了国家的军事实力,没有军事能力的文官掌权,但是武将得不到指挥和调度的权利,使得宋朝军队战斗能力不高,军事实力严重受限。

控制家眷

对于皇帝来说,控制将军成本最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控制其家眷了。在京城当中都会有很多的将军府,但是边关的将军长年在外戍守边关很少会回来,而且将军回京城是必须得到皇帝批准的,那么将军府存在有什么意义呢?又没有将军来住。

你为将军府是为了给将军的家人一座豪宅享受京城的荣华富贵吗?当然不是,将军府里面虽然没有将军但是有将军的子女、父母、妻子以及许许多多的佣人等。

这些人放在京城就是在皇帝的掌控之下,一旦边关的将军有什么异动,皇帝会立马将将军的家眷控制起来,以此来要挟边关的将军不要轻举妄动或者放弃抵抗,一般来说,没有将军会不顾自己的家眷而一味地反叛,这样也得不到士兵和人民的尊敬。

不仅仅是大将军,什么亲王府、元帅府、藩王府都是这样的,皇帝会美其名曰的接他们的家眷来京城感受一下荣华富贵,实际上确实为了将他们控制起来。

当然这些人虽然知道也必须将家眷送过来,不然就是谋逆之罪。所以有很多将军、藩王要造反之前先要想尽办法将家眷接出来。

控制后勤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军队的后勤补给一直以来都是重中之重,如果说衡量一支部队的战斗能力的话,那么军队本身的战斗素质占一半,而后勤补给则要占据另一半。

将军虽然掌握着军队和军心,但是如果只有这些而没有后勤补给的战马、兵器、军饷、粮草等等物资保障的话,将军是完全没有反叛的能力的,就算反叛了也会不久就因为缺少物资而自己崩溃。

所以一般的边关将军要反叛都要经过很多年的暗地里招兵买马,囤积粮草,还要瞒着中央。

古代押运粮草等物资的主管都是由皇帝临时任命的(从朝廷大臣里面直接选择授命),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官职,而且全程边关的人都参与不进来,全部由皇帝操控。

押运粮草的主官叫做押运管,他负责的押运粮草全程的最高指挥。还有一个粮草督运官,他的地位和押运管差不多,但是负责全程的监督事宜,防止押运队里面有人勾结外人盗取粮草之类的事件。

皇帝通过把控对于边关军队的物资运输,就相当于把控了边关的血液、氧气,随时可以切断运输让边关自生自灭。当然这些策略。他自己认为那都是不可取的。他觉得赵广美不适合,他不想看到自己的兄弟,手握大权,更加可怕的是。他担心自己兄弟一旦掌控大权独揽,结果那就是相当可怕,他难免生出担忧,更为个可怕那就是这个事情结果,那就是实在可怕,他不得不担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