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转过身问道:“爹,你有想要的人吗?”
苏三郎摇摇头,他还没习惯使唤人呢。以后再说吧!
“那就让他们其中一个跟着你吧,他们会功夫,跟着你放心些。”
“行,听你的,有个帮手也行。
带着几人离开,苏九让几人在驴车边等着,苏九在县上还要买一些东西。
顺便去看看县学招收学员的情况。
路过当初那个药铺的时候,掌柜的邓来冬还认出了她。记性真好!
“小姑娘,好久不见啊!”
苏九扯扯唇角,也没几个月吧?
“小姑娘,你的医术是真神啊。解毒很有一手不说,当初那个伤者第二天就好了。”
“那个药方我留下了,你不会介意吧?”
苏九摇头,“不会,药方就是拿来救人的,谁都可以用,不用客气。”
“那就多谢姑娘赠药方了。”
邓来冬凑近又问道:
“姑娘,今天可是来卖人参的?我马上通知东家。”
苏九....
“不是,我就是路过,今天没有药材卖。”
邓来冬一脸失望,不过苏九想起来:
“邓掌柜可知道县里的青川学院教学可好?”
“青川学院?那可不好进啊,听说考试要求还挺高?”
邓来冬看着她:“你去学院?”
“我的两个弟弟,今年七岁了,,启蒙半年,可有机会?”
邓来冬摇头:“我也不是很清楚,听说那青川书院的院长颇有名气,每年九月,来青川求学的学子都如过江之鲫。”
“啧啧,不是想进就能进的啊。”
“是每年九月招生吗?可有什么门道?”
邓来冬摇头。他家里可没有在青川上学的孩子。
苏九看他的样子。也问不到有用的了,遂告辞!
想到回去时那么多人,苏九又找了一家车马行,买了一辆马车。
带着新买的下人回家,一起跟来的还有石星洲兄妹俩。
他其实不想妹妹卖身为奴,有他一个就够了,妹妹以后还要嫁人。
这样怎行?
但是他拗不过妹妹,铁了心要跟着苏九,救命之恩怎能不报?
是啊,救的岂止妹妹一个,若妹妹不在了,他又如何能孤身活下去。
东家救的是他们兄妹俩的命,这救命之恩当是要以命相报了。
并且他们兄妹俩还能一直在一起。
回到小院,苏九安排了几人的分工。
并给几人都给取了名。
分别是会功夫的两个男子一个叫长风,一个叫长岭。
会识字儿的叫长喜。
会功夫的姑娘叫长烟
石星洲的妹妹是长秋
石星洲就叫长洲。
厨娘就叫长婶。
都会带一个长字。
现在的小院已经是大院了,年前入冬就翻修扩大,多了好几个房间。
北墙那边的屋子,男的一个屋,女的一个屋。
而长风做了他爹的随从。长岭被安排给苏九跑跑腿什么的。
长秋负责她身边的琐事,长烟暂时安排小院的安危。
长婶在厨房了解他们一家的口味。
至于长喜,留着备用。
长洲就被她安排在庄子上帮助她爹熟悉庄子运作。
清早,苏九带着四小只从山上回来,长秋和长婶在厨房跟着乔氏在厨房学做早餐。
乔氏要把家里人的口味都告诉她俩,以后她就可以不用很早起床做饭。
虽然她很喜欢做饭,但闺女不想她累着,她也就随了女儿的意
家里的成员越来越多,做这么多人的饭,也是也挺累的。
“小姐,您回来了,奴婢去给你打水洗漱!”
苏九:....
这突然洗脸都要人伺候,不太习惯怎么办?
“那个,你帮我娘吧,我自己打水就好!”
秋儿脸上点点头,她也怕说错话让小姐不高兴,乖巧的回到厨房。
大家都是第一次,总得适应适应。
至于规矩什么的,苏九没有多大的规矩,在外不乱说话,不善做主张,不给主家抹黑就ok。
苏九一家人在主屋吃饭,几个下人就在厨房吃饭。
当他们吃上第一口饭菜的时候,眼睛顿时锃亮。
这稀饭好香,还有这包子和小菜。
几人眼里都是不可思议,这饭菜简直比他们以前在富贵人家吃的还香。
难道是乡下地方菜都特别鲜?
即然想不通,也就不想,埋头都干起饭来,吃得那叫一个舒服。
有这么好吃的饭菜,又有那么随和的主子一家。在场的所有人心里都踏实下来。
跟着主子,说不定还是他们的福气。
**
日子一天天的过得很快,苏九的小院也变成了三进的大院。
不光房间多了,还建了一个偌大的仓库。
庄子上的小麦成熟,苏九组织人全部收上来,跟着就种上了蔬菜,很多的蔬菜。还种上了这个世界没有的品种。
最主要的还是红薯和土豆玉米,这些粗粮产量特别大,商城卖会特别划算。
她在下西村的两亩麦子也收获了,比村里种的麦子多收足足三四倍。
把村长稀罕的;“小九啊,你这麦种哪里买的?产量怎么会这般高?”
“村长爷爷,这个是我去年在镇上遇到的一个专门卖种子的外商,他说这个麦种特别高产。”
我当时就买了一点点,本来还以为他框我呢,没想到产量真行。
“外商啊,那是买不到了,哎哟,可惜啊!”
“村长爷爷,我这个麦种换给你啊,一斤换一斤吧。”
一亩应该也要不了多少种子。我收的挺多了,您问问村里谁家要的,我都给换。”
村长闻言心头一喜。
“那行,你这一亩地的产量都上千斤了,这可是好种子!”
“这几个月看着你家的麦田格外的喜人,琢磨着收成肯定不错,没想到这么高产。”
苏九抿嘴笑:我运气好嘛!”
“那我现在就去问问,你在家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