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四百三十二章

琼州,琼崖侯府。

平安在琼崖各地学习了五年的时间,也到了结业的时间。

腊月十一,吴正义召回平安夫妻。

“见过老祖!”

平安和尉迟南风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很有礼貌,一见到吴正义就规规矩矩的行礼。

吴正义抱起小家伙,笑道:“小雪不错,回到长安以后要听你父母的话,好好学习,可不能当纨绔啊!”

尉迟雪挠挠小脑袋,疑惑道:“老祖,纨绔是什么?”

“师祖,雪儿太小了,可听不懂您的教诲呢!”

平安笑呵呵的接过儿子,问道:“平安要回去了,师祖有什么嘱咐吗?”

“没什么,这次教你就回来,就是告诉你一定要顶住压力。”

吴正义笑道:“女皇君临天下之事亘古未有,难免会有人说三道四。”

“你和南风要放平心态呀,可不要因为外面的风言风语就觉得难受。”

尉迟南风惨笑道:“老祖,您这么一说,我们的压力更大了。”

“有压力是好事,有压力才有进步嘛。”

吴正义让小青带着尉迟雪去外面玩耍,留下平安夫妻面授机宜。

其实没有什么好说的。

女皇继位,主要的阻碍就在舆论之上,只要平安两口子和琼崖系打好配合,就能让皇权与治权进一步分离,等到李榷继位,顺位继承制度就能彻底成型。

当李氏皇族从大唐的统治者完成向象征转变时,吴正义就算是完成了自己对舅舅和表哥的承诺。

只要皇帝不乱来,就没有人能再威胁到李氏皇族的地位。

这是吴正义能为李氏皇族安排的最体面的结局。

他不能保证李氏皇族千年永存,但是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大唐的变革可以跟得上生产力的发展。

吴正义在琼崖这几年,重新将琼崖的科技树理顺了一遍,该修修,该补补,力争在未来几十年的时间里技术发展的方向不跑偏。

他在琼崖学派的发展过程中有意规避了基础科学理论的传播,除了经典物理等必须的基础知识体系,像相对论、量子力学等在后世都算得上是前言科学理论的框架很少提及。

人类点科技树的过程中充满着巧合和不确定性。

不了解基础的原理并不妨碍人类对于很多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应用科学都是在先做出应用之后才去研究其基础原理的,如核能这样先发现原理再实际应用的学科反倒是极少数。

后世科学体系发展了几百年,基本已经到了人类的极限,自爱神等人的基础理论提出之后,快两百年了,人类限于自身的认知和技术水平,只能在原有的科学理论上修修补补,无法做出突破性的探索和应用。

后世都不行,何况是这个科学体系刚刚萌芽没多久、基础又很差的时代呢?

抛出太多的高端理论非但不会推动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还可能让整个社会变得浮躁,将大量的资源和人力浪费在注定很长时间都得不到回报的研究上呢?

吴正义和吴闵都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者,能集中资源推动生产力的进步已经是他们能做到的极限了。

他们相信,打下基础,散播下科学的种子,未来自然会开出耀眼的花朵。

科学体系说到底只是一种认知世界的方式而已,从根本上说与儒道佛三家用自己的一套方式解释世间的事物没有任何的区别。

琼崖现在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科学观,并向整个大唐逐步蔓延,它会与其他的思想体系结合出怎样的结果,吴正义和吴闵也不知道。

平安继位之后,吴正义就已经做完了自己所有能做的事情,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去灌溉了。

吴闵的任务还在继续,让大唐不断的微调,等到大唐形成自己完整的运转方式,她也就到了退休的时候。

武欣的年纪也过了古稀,能陪着吴正义的时间也不多了。

吴正义听从了吴闵的建议,给自己伪造了新的身份,已经在琼崖科研所开始体验新的生活。

在琼崖,在大唐,吴正义这个名字随着世间的流逝,已经变成了一个传说,真正认识他的人要么垂垂老矣 要么已经不在了,他可以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继续自己的生命。

年底之前,平安一家三口回到了长安。

大朝会上,李象正式宣布退位。

平安长公主正式继位,成为大唐帝国的第五代君主,也是历史上的第一个以公主身份继位的皇帝。

平安继位,以“安康”为年号。

安康女皇遵自己的兄长为圣宁皇帝,封自己的丈夫尉迟南风为安定郡王,册封自己的儿子尉迟雪为安定郡王世子。

安定郡王与世子均无参与朝政的权力。

安定郡王府将延续四代,之后便要解散,尉迟家将以安定侯的爵位待遇延续下去。

女皇继位,按照顺位继承章程,圣宁皇帝次子李榷成为第一顺位继承人,入主东宫,跨过年龄限制,成为大唐帝国的第五代储君。

新皇登基,枢密院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吴闵再入枢密院,成为五相之首。

薛讷、李小妹、李三金进入枢密院担任辅臣。

吴正义长孙李珏进入朝堂,任吏部尚书。

吴珏的任命来的很突然。

吴正义很不愿意除吴闵之外的吴家人进入朝堂,不过他架不住平安的软磨硬泡,也能理解吴珏出现在朝堂上对于琼崖系的意义,也就放孙子去担任要职了。

平安和李承乾、李象一样,有些没有安全感,没有吴家人的朝堂让他们很是忧虑。

一个吴闵虽然能够震慑住其他人,但是吴闵已经担任了两次五相之首,最多十年,她就必须淡出朝堂,皇族需要吴家人继续在朝堂之中才能安心。

失去了绝大部分权力的皇帝在适应新的中枢权力架构之前,只能倚仗吴家来寻找安全感。

唐历七十一年初,吴闵与李淳回到琼州,在琼崖侯府办了一个很低调的婚礼。

闺女有了一个还算靠谱的归宿,吴正义也算是少了一块心病。

不过每当想到自己还有一个不省心的闺女在终南山里修道,他就有些后悔当年没把那里的道观都给拆了。

吴正义说的没错,女皇登基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首先是在朝堂上。

很多朝臣对于女皇的态度是敬而远之。

每次开朝会都会下意识的反对女皇的一些决定。

哪怕是这些决定是通过了枢密院,是合法的命令,但是很多人还是难以接受,执行起来难免抵触。

这种情况让女皇相当的不满。

平安感觉相当的委屈,经常跑去住在上林苑的李象那里去诉苦。

李象看不得妹子受委屈,多次下旨意申斥各部阁,让他们配合平安和枢密院。

不过他在位的时候就没有有多大威望,退位了还能指望朝廷各部听他的?

这种事情对皇帝是个难解的疙瘩,不过却是吴正义想看到的,也是琼崖系想看到的,他们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偏帮一方。

平安跟委屈了,向李承乾打小报告。

武训近年身体不太好,连带着他的心情也不好,闺女受委屈,李承乾当时就炸了,直接从琼崖行宫杀回了长安,把朝廷各部长官骂了个狗血淋头。

李承乾这个太上皇可不是李象,在朝廷和民间都有着巨大的威望,他骂人,挨骂的人就只能听着。

太上皇出面,让各部阁长官再面对女皇的时候收敛了很多。

不过他们更多的是阳奉阴违,在琼崖系不表态的情况下,女皇的权威依旧是接近于无。

直到吴闵回归枢密院,吴珏正式接任吏部尚书。

在他们姑侄表示力挺女皇之后,各部阁才算是正式认可了女皇的地位,朝廷上下形成默契,回复到了顺宁朝的运作模式。

在民间,女皇继位引起的风波也不小。

直接的表现就是对传统观念的挑战。

男尊女卑虽然在大唐表现的远没有后世王朝那么严重,但是再一个以父系为主的社会架构之中,女子的地位一向处于弱势。

就感情上来说,大部分的男子很难接受一个女皇的统治。

关键是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新的风气出现,女子越来越多的产于到了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

尤其是在轻工业、教育、通讯、商业当中,那是真正的女子能顶半边天。

这让男子们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

女皇继位,连带着把大唐女子的地位进一步提升,男女之间的竞争跟着加剧。

安康朝的第一次科举,录取的女子占了差不多五分之一。

男考生直接就破防了。

越来越多的女子掌握话语权,让男子难以接受。

保守派趁机煽动对立,让自然的社会生产关系调整火上浇油,成功点燃了精英阶层男女之间对立。

时间来到安康二年,备战安康三年科举考试的男考生向朝廷上了万言书,要求科举考试过程中考官对男女考生一视同仁。

万言书出现在朝堂君臣的面前时,所有人都是蒙圈的。

见了鬼了这是!

反应最大的就是负责科举的礼部。

礼部上下在朝会上强调:

科举选拔的全过程坚持以成绩和能力说话,绝对没有照顾女考生的事情发生。

万言书上的陈述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礼部上下可以以至圣先师和自身的名誉保证,科举绝对不存在舞弊和偏帮的事情。

如果有人故意针对男考生,就请拿出证据,否则礼部就要告上万言书之人的诽谤之罪。

礼部也是被气急了,连和考生打官司的想法都给逼出来了。

皇帝和枢密院五相只好对礼部上下好言相劝,让他们不要在意这些小事。

事情明摆着,万言书的事情上,礼部就是无辜躺枪了而已,真正的问题出现在了有人在故意煽动对立。

有人要对女皇不利,他们是替女皇挡枪了。

不过这件事情朝廷还没有拿出处理办法,就有人呈上了女考生版的万言书。

不少女考生被人忽悠着,向朝廷提出了增加女考生录取比例的要求。

朝堂上下一下子就斯巴达了。

没完没了了还!

女皇怒了,枢密院五相怒了,朝堂上下都怒了。

在怒火中,安康朝上下第一次达成了全员共识:

把挑事的人送去美洲挖矿去!

朝廷各部通力配合,很快就找到了背后的推手——十六家私立书院组成的联盟!

随着朝廷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传统的私立私塾和书院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而朝廷科举的原则是只招收实用人才,传统私立教育虽然不差钱,但是他们依旧是没能跳出自身的限制,培养出的学子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走仕途。

尽管这种私立的精英教育很容易培养出素质极高的学子,但是在面对数以百万计的公立教育毕业生时,他们的精英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学子轻易就被巨大的考生基数给冲的一点不剩。

兔子被逼急了还会咬人,何况是自视甚高的私立书院?

这些书院本身就是不愿意融入琼崖学术体系的儒家人维持的,能给琼崖系找点麻烦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

女皇继位带来的思想冲击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做好了,他们就可以浑水摸鱼,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做不好,给女皇和琼崖系添堵一下也是大快人心的事情。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现在的大唐已经不是早年间一群人背后密谋就能掀起风云的时代了。

朝廷拥有一套直接深入到社区的管理体系,还拥有世界上最完善最高效的情报系统。

这些人只要留下蛛丝马迹,就会被顺藤摸瓜。

他们自认为做的极其隐蔽。

私下煽动一些学生而已,能留下什么把柄?

但是很快,朝廷就给这些人上了一课。

当刑部拿到完整的证据链,毫不犹豫的就下达了逮捕十六家私立书院负责人的命令。

拔出萝卜带出泥,不少儒家精英也走入了朝廷的视线。

在如何处理这些人的意见上,朝堂上下的意见出奇的一致:

首恶流放,从犯被取消三届的科举考试资格以示警告!

说到底,别看琼崖系在大唐呼风唤雨,但儒家仍然是大唐文化界的主流,不能一棒子全都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