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喝足,张士勋开始布置下一步行动。
“何蓟,你负责写军报上呈朝廷,重点突出将士们的英勇,至于我,一笔带过即可,写完后交给我看一看再发。”
何蓟站起来,“末将遵令!”
“高承宗,你挑选五十名身材高大、形象威武的士兵,押送透手滑回京报捷……记住!进城的时候,威风锣鼓敲得一定要响,要让京城的百姓知道,我们第一军是威武之师,是胜利之师。”
高衙内一听,高兴坏了,这可是露脸的好机会啊。
张士勋见他没有接令,便绷着脸问:“怎么?你不愿意?”
高衙内赶忙站起身,“末将遵令!”
韩世忠剔着牙,目视他道:“承宗,这可是一次绝好的露脸机会,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千万不要把这么好的机会浪费了。”
高衙内连连点头,笑得见牙不见眼。
张士勋交代道:“这次缴获的战马中,我看到有一匹枣骝马不错,高大健壮,毛色闪亮,你穿上盔甲骑上它,一定威风八面,威震四方。”
“谢谢军主。”
“把你的盔甲擦得亮亮的,让士兵们也换上新军服……别傻笑了,赶紧去准备吧,明天上午巳时出发,正好赶在午时到京城,正是人多的时候……”
话没有说完,高衙内已经一溜烟出了军帐。
军帐内的人相视一笑。
张士勋收敛笑容,轻咳一声道:“各位,剿灭了透手滑,接下来,我们该全力对付杨天王了。”
他一边说,一边走到地图前,拿起马鞭指着地图道:“据探马侦查,杨天王趁着我们对付透手滑的空档,带着五百人向东流窜到雍丘,劫掠一番后,正在向考城流窜……这家伙是要逃离京畿路。”
何蓟皱着眉头问:“这家伙要逃向哪里?”
张士勋摇摇头:“不清楚,他的选择余地很多,河北路、京东路、淮南东路等等。”
韩世忠道:“杨天王没有马,走得不快,我们追上去即可,骑兵先行,步兵随后。”
“就按照韩指挥使说的做。”张士勋点点头“何蓟,你留下,其他人都回去安歇吧,辛苦数日,大家都累了。”
……
翌日,高衙内领着押送透手滑的队伍还没有到达,捷报已经传进了京城。
皇帝赵佶拿着一份奏折,笑着对群臣道:“叛贼透手滑已于昨日被天武军擒获,余众数百人尽数伏诛,未有一人漏网……这是梁方平昨晚递上来的奏折,你们都看看吧。”
王黼出班奏道:“此寇所以被剿灭,其中大半功劳要归制置使梁方平,他自上任以来,率领禁军和厢军对透手滑持续清剿,穷追猛打,使得透手滑损兵折将,在山东路彻底待不下去,只好亡命奔逃,正当梁方平准备对透手滑进行致命一击的时候,却被张士勋捡了个便宜。”
这番话说出来,大殿内一片寂静。
众臣默不作声。
他们人人心里都很清楚,王黼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梁方平率数千禁军前去山东路清剿透手滑,一年多来不但毫无建树,反被透手滑牵着鼻子东跑西跑,小半个山东都被搅得不得安宁。
透手滑部众战马多,官军一来便跑,梁方平手中虽然也有数百骑兵,但不堪用,与透手滑的骑兵交战数次,每一次都吃亏,几次以后,梁方平再也不敢让自己的骑兵单独与透手滑交战了。
大宋缺马,骑兵有限,损耗不起。
此次,梁方平调集数万重兵,四面围追堵截,费尽吃奶的力气才把透手滑撵到尉氏,然后,他的大军却在尉氏县境外停了下来。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在给张士勋上眼药。
梁方平的身后是皇帝赵佶,只听皇帝一个人的话,他的所作所为,肯定来自皇帝的旨意。
张士勋刚被派去剿灭杨天王,透手滑就被梁方平赶到尉氏,要说是巧合,谁都不信。
小小的尉氏县,一个杨天王就够让人头疼的了,又来一个狡猾如虎的透手滑。
朝廷所有重臣,包括蔡京,没一个看好张士勋的。
没想到短短几天工夫,张士勋就把透手滑打得落花流水,一口吃个干净,连个漏网之鱼都没有。
赵佶见众臣都不说话,轻咳一声道:“无论如何,透手滑被剿灭都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等张士勋把捷报呈递上来,再论功行赏吧。”
正说着,梁师成走到赵佶身旁,悄声低语几句。
赵佶听完,笑着看向高俅,“高卿,猜猜押送透手滑回京的人是谁?”
高俅闻言一怔。
还没有等他回答,赵佶接着道:“是你的儿子高承宗,如今已经进了南薰门。”
高俅心内暗喜,口中却道:“犬子能为朝廷效犬马之劳,乃是他的福分。”
赵佶点点头,交代梁师成道:“召高承宗进宫,他肯定随身携带着张士勋的奏折。”
不到顿饭功夫,高衙内进宫了。
皇帝特地下旨,他进殿可以不卸甲。
高承宗满脸油汗,穿着甲胄就上殿了。
一进殿就高呼:“天武军右厢第一军都虞侯高承宗拜见我皇,祝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套把众臣看得一愣一愣的。
没见过这样觐见皇帝的。
拜见皇帝是有一套严谨的规范的,臣子进宫,专门由阁门使——也就是礼仪官详细交代。
赵佶却觉得无比悦耳,听着咋那么舒服呢。
“高承宗,你头一次觐见,又甲胄在身,就不必拘泥于礼仪了……快把剿灭透手滑的经过详细道来。”
高衙内掏出一份奏折,笑嘻嘻地道:“这是副都指挥使何蓟写的奏报,战况都写得明明白白,官家可以先看一看。”
“何……蓟?”赵佶一时想不起这人是谁。
高俅道:“何蓟是侍卫亲军步军司都虞候何灌的长子。”
经他提醒,赵佶这才想起这个人。
何蓟还是郓王派过去的,目的就是监视张士勋。
梁师成走过来接过奏折,呈递给赵佶。
奏折厚厚的,赵佶看得很认真,只见他一会皱眉;一会咬牙;一会又点头,看到最后,忍不住叫了一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