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书房
晋王赵钰的面前,一个刻着王家的木牌,就那么停留在那里,其实一开始,这样的牌子,有四块的,不过,随着时间的变化,郑家,李家相继被灭,而谢家呢?
也已然被晋王赵钰给渗透了底朝天,原京都谢家一脉,近乎于掌控了整个谢家,只待的他赵钰一声令下,谢家便会成为晋王赵钰的附属。
如今,大赵的大世家之中,唯独王家,让晋王赵钰无能为力,太原王家水泼不进,星辰阁,密卫,寿王府的人,合力出手,但却没有一个人能够渗透进去。
不得不说,传承千年的王家,实在是有着令人心惊的实力,可问题是,王家越是如此,赵钰就越想灭了王家。
这是天然的敌对,王家和晋王赵钰之间,必有一战,至于如何战,就要看此后事情的发展了。
“王诩,本王盯住你了,但愿你王家会让本王感受到不一样的风采吧,当年之事,你王家也该给本王一个交代了,不是吗?”
随着郑家,李家被灭,而谢家近乎掌握的情况下,当年的事情,也终于有了些许的痕迹。
当年他无端落水,连带大哥落下了寒症的病根,尽管当时处置了很多人,但赵钰知道,罪魁祸首却依旧逍遥法外。
这些年,他一直在动用自己的力量,想调查清楚当年之事,然而,十多年的时间过去,很多东西,都已失去了痕迹。
当年经历过那件事的人,竟然都死了,不光是那些获罪处决的人,就连当初因为大哥求情活下来的宫女太监们,也在此后的数年之内,尽皆死亡。
这就让人心惊了,毕竟,这些人,人数可不算少,经历那次的事情后,他们自然不会被留在宫中,数百人遣送出宫,分散在大赵各地。
若是没有足够的实力,找到这些人都费劲,但却真的有人做到了。
那么,整个大赵,能够有实力做到这些的人,本就不多,如今,通过一个个的排除,晋王赵钰已然将目标,定在了王家的身上。
而这一次,晋王赵钰其实是想借着这次的科举,和王家开战的,奈何,王家好像感受到了什么,竟然直接的放弃了。
让摩拳擦掌的晋王赵钰,有了一种重拳出击,却砸在了棉花上的无力感。
王家就像是一个极为优秀的猎手,对于时机和进退的把握,已然达到了一种极其可怕的地步。
“罢了,这一次,本王就先放过你王家,但愿你王家一辈子都这么滑溜,否则,本王一定会灭了你!”
时间转瞬即逝,三月之期已到,朝堂准备多日的科举考试,在晋王赵钰的主持下,轰轰烈烈的开始了。
这破天荒的第一次科考,尽管很多人都是仓促而至,但规格却真的不算低。
不光大赵各地万余学子参与其中,京都各方的学士,文人,也都纷纷参与其中,当然了,天下学院的学子们,自然也是参与科举的主力军。
其余的,诸如儒家大师兄孔良,天下第一才子谢无忧,文首温庭等,也都参与了进来。
为了这一次的科举,晋王赵钰调动了晋阳铁骑入京参与防卫,维持现场秩序,另外,从清风山庄调动了足足五十位青衫客,在各个考场坐镇。
更是从京都的平民百姓家中,邀请了五百个十多岁的少年,和礼部官员一起,共同监考。
而这些操作,在正式亮相之前,都是保密的,直到晋王赵钰亲自带着这些少年现身考场的那一刻,这些特殊的考官,才被世人所知晓。
一时间,群情哗然,若非是晋王赵钰威慑太甚,恐怕考场的学子们,当场就要掀桌子了。
然而,纵然是面对众人的不满,晋王赵钰依旧固执己见,完全不给这些人反对的机会,无奈之下,这些人只能无奈妥协。
可就不过半日的时间,这些少年们,就抓住了百余位作弊的学子,一时间,震惊了整个京都,毕竟,这都是礼部检查过之后的学子。
这个数量,可不是在打礼部的脸吗?
礼部官员阴沉着脸,恶狠狠的看着这些少年,鬼知道晋王殿下到底给这些少年说了什么,他们竟然就真的一刻不停地盯着区域内的学子。
只要有一丝作弊的痕迹,他们就绝对不会放过,至于这些学子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背后是谁?
这些少年们根本就不在乎,他们要的就是作弊的名额,他们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晋王殿下许诺他们,抓住一个作弊的,赏三十两银子,这可是他们一家近乎于一整年的花费。
想到那三十两的真金白银,这些少年恨不得都把眼睛放在这些学子的身上,而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才会有如此战果。
礼部的官员尽管想说些什么,但在青衫客的压制下,他们根本连一句屁话都不敢多说,就只能看着这些少年,一次又一次的打他们礼部的脸。
三日时间,科举考试结束,学子们或兴奋,或悲伤,但这些事情,就和考场上的小监考无关了,为了避免被报复,考试过后,这些少年连带着他们的家庭,也都前往了城外的皇庄生活。
足足十日的阅卷,晋王赵钰拉着礼部的官员,以及天下学院和文院的大儒,为这些试卷评分,从而选择出优秀的答卷。
毕竟,这一次的科举选士,仅仅只有三百个名额罢了,此次前来参加的绝大多数人,是注定了要名落孙山的。
没办法,这便是科举的残酷性,再者说了,如今的科举选士,名额是和当官关联的,比例低,也是没有办法之事。
礼部后堂,看着手中的名单,晋王赵钰还是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尽管他已经尽量偏向寒门子弟了,但这个结果,依旧让他有些难以接受。
三百个名额之中,完全属于寒门子弟的,仅仅只有十三人,这样的结果,哪怕是赵钰早有准备,但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这个比例,还是晋王赵钰亲自审阅了那三百答卷之后敲打的,当然了,也不是一点好消息都没有,这一次的科举考试,天下学院无疑是最大的赢家。
三百多人参加科举,中举者就有六十多位,其中谢无忧更是以三甲的成绩,成为此次科举遥不可及的第一名。
作为科举的发起者,晋王赵钰是无力的,但作为天下学院的院长,他无疑是成功的。
随着最后的名单公之于众,徘徊京都的学子文士们,沸腾了起来,上榜者兴奋不已,落榜者痛哭流涕,黯然神伤。
当然了,文无第一,一开始的排名,是无法让京都文士们满意的,直到晋王赵钰将三百份答卷,尽皆公之于众之后,这件事情,也才终于确定了下来。
这一次科举的试探之后,晋王赵钰痛定思痛,不再好高骛远,欲想用手数年的时间,以活字印刷,新式造纸术为基础,铺陈天下基础文道。
从而真正意义上,断绝世家豪门立身之基础。
当然了,晋王赵钰发展文道,晋王府的发展,也都没有止步过,大赵依旧蓬勃发展,四方军力,也在持续性的增加。
军备,武器,战马,精兵,也都在晋王赵钰的授意下,不断的发展着,而朝堂之上呢,陛下赵乾以仁善为本,施仁政于民,收拢天下百姓之心,是其大赵皇族的恩德,撒遍了整个大赵的每一寸土地。
当然了,兄弟俩之所以做了这么多事情,除了前些年的战争赔款之外,地泽控制下的中山,也是提供无尽钱财的最大一方。
当成千上万万两银子,摆放在户部的时候,整个朝堂对于地泽做的那些事情,也都不在意了。
甚至,连带着那些腐儒们,看着堆满仓库的钱财,也都闭上了嘴巴,人都是逐利了,这样巨大的利益,足以让这些老学究们,放下曾经的坚持。
整个大赵,也在陛下赵乾和晋王赵钰的合力建设下,朝着两兄弟既定的方向发展了。
等到大赵的实力,积攒到了一定地步,那么,大赵的霸权之路,也就会正式的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