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出来后啃了两口,觉得不好吃,看到隔壁的地里有玉米,就丢了番薯去掰玉米,掰了一个玉米,发现下一个更好,就去掰另一个,两只手都拿满了,正要离开玉米地,就发现另外一个玉米好像更大一些,丢了一个小的,掰了更大的,这样掰一个丢一个,把一片玉米地都掰完了,可是被人们发现了。”贺宣语气变得紧张,连带着几个小家伙也有些着急。
“人们发现有猴子偷玉米,还祸害了一块地的玉米,赶紧大声呼喊让小猴子不要再摘了,小猴子听到叫声,吓了一跳,两个玉米都掉了,回头发现有人在追它,小猴子赶忙往山上跑,可是山下的人都聚集起来,想要围住小猴子。
小猴子跑到山里,爬到树上,在藤蔓上荡来荡去,甩开了人,直到跑了好远,这才没有人追它,可是被吓坏了的小猴子,还是赶紧回到猴群,躲到大猴子怀里,果然跟大猴子说的一样,山下有坏人,等以后自己的小猴子出生了,自己也要告诉它,不要去山下,山下有坏人,故事讲完了。”
贺宣的嘴巴都有些干,咽了咽唾沫。
几个小家伙,听到讲完了,还想继续听,可是跟贺宣不熟,想说不说的样子。
贺宣不知道这几人听懂了没有,问道,“你们觉得小猴子做的对吗?”
“小猴子不乖,不听话…”
“小猴子好厉害,会荡藤,藤,藤…”这个小家伙忘记藤蔓,重复着藤字。
“小猴子坏,偷东西,母亲说不能偷,打。”这是个女郎,个头高一些,还能发表下自己的观点。
七嘴八舌的说了好一会儿,等几个小家伙不说话了,贺宣总结道,“所以啊,我们不能学小猴子不听话吗,偷东西,对不对?”
“对。”这回异口同声了。
“可是小猴子又很厉害,会爬树荡藤蔓,我们也要学本事,比小猴子还厉害,好不好?”贺宣哄这群小娃娃不在话下。
“好。”
“我会拔猪草。”
“我会烧火。”
“我会看弟弟。”
…
几个小家伙不甘示弱,展示自己的长处,贺宣一一应和,看到这条路有些人过来了,应该是作坊下工了,让几个小娃娃赶紧回家吧,“家里要吃饭了,再不回去就要打屁股了。”
小家伙们被吓唬的一哄而散。
有些人在前面就进了盘溪村,剩下去三里村的都是贺氏族人,看到贺宣在路边,都打个招呼,询问在这干嘛?
贺宣只能一一解释,等三爷爷,还好族人下工也急着家去,打完招呼就走了。
三爷爷,贺茂才,贺成,贺信几人走在最后面,看到贺宣,赶紧走了几步。
“四郎,你怎么在这里等着,有什么事情?”
贺宣解释道,“不是什么大事,我今日上山挖了些冬笋,还算新鲜,想着给大家分一些。”拿出篮子,里面还有十来个的样子。
贺信还以为有事情才凑过来,没想到是分冬笋,有些不好意思,自己跟贺宣不算很亲近,不好拿这个,就想着婉言拒绝。
贺宣每家给了三四个,看冬笋大小,反正大致差不多就行,“好了,没其他事,三爷爷,你们早些回去,说不定今日还能吃上。”
贺信这下子想拒绝也不好说了,冬笋都拿在手上了,正好家里的想吃口新鲜的,这三个冬笋炒一炒,怎么也能吃上几口。
贺宣跟大家分开,看着村里,小竹怎么还没来,天色都快暗下来了,往里面走了几脚。
就看到往外跑的小竹,两人一起回家。
原来小竹被贺宣一说,就有些不好意思去于姑母家,先去的里长家,于爷爷问了几句贺宣,关心了下小竹竹编学的怎么样,就耽误了一会儿。
后面去于姑母家,就更不好意思说贺宣转告的话,墨迹了好一会儿,还被于姑母笑话了。
不过于姑母也让他放心,一会儿就去余婶家说说。
回到家里,饭菜都做好了,冬笋肉沫炒咸菜,青菜鸡蛋羹,还有一盘红烧肉。
贺宣让余叔余婶他们早些回去,带两个冬笋回去正好晚上吃,今日于大嫂会留一会儿,让他和于五郎在家里先吃晚饭。
余叔余婶不明所以的回去了,平日都是余叔一家晚些回去的。
贺宣让小竹跟于五郎他们说一下,待会儿于姑母要来,担心太晚了,一个人回去不安全,就让两人晚一些一起走。
于大嫂他们放心了,吃起了晚饭。
贺宣比较喜欢冬笋炒咸菜,红烧肉也吃了几块,就是有些肥,吃了晚饭,出去的时候就看见小竹在院子门口探头探脑,真是“儿大不由人”。
去茅房解决了人生一急,回来的时候,在院子里问了下小竹,“怎么样了?”
小竹结结巴巴的说,“刚,刚进去,于婶子。”
“姑母办事有谱,人家都说了多少桩婚事了,你就算不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姑母,沉稳一点。”贺宣鼓励道,主要是小竹这幅样子,真的是跟猴儿没啥区别,说不定猴子都比他淡定些。
“公子,我的心噗通噗通的,余叔余婶会同意的吧。”小竹寻求安慰。
就算人家不反对,女方第一次也不会很快应承,最多就是再考虑考虑。
“这是人家一辈子的事,哪里今日去说,明日就成亲了,余叔余婶知道了,不得考察下你,就算是于五郎,定亲了还得等一年多呢。”
“定亲也成,定亲我就放心了。”小竹接口。
贺宣心想,想啥美事呢?没过余有粮余叔那两关,定亲也早着呢!
“你还是想想明日怎么面对有粮哥和余婶,要是去铺子,就要面对余婶,要是在家里,就要面对余叔。”
仿佛一个晴天霹雳一般,小竹一心想着余叔余婶会不会同意,脑子根本考虑不到明日如何跟余叔一家人相处,话挑开了,多尴尬啊。
于五郎在一旁听懂了,今日是公子请了自己母亲给小竹说亲,还是余叔余婶一家,看样子,成功的概率很大啊。
贺宣说完,就离开了,留下小竹和于五郎在院子里,外面冷冻冻的。
足等了半个多时辰,于姑母才从余婶家出来,余叔余婶送出了门口,小竹听到动静,到门口看,却不敢出去,最后是于五郎去接的于姑母。
进了院子,小竹赶紧去厨房倒水。
等于姑母在正堂坐定,殷勤的端茶倒水伺候着,贺宣问道,“姑母,余婶怎么说?”
一屋子人都等于姑母的消息,老人家淡定的喝了口茶水。
“我是费了好一番口舌,把小竹夸得那是要手艺有手艺,要个子有个子,不过人家姑娘也是持家有方,长相大方的,余家说要考虑考虑。”
小竹急道,“那,那这是同意没有啊?”
于姑母瞥了他一眼,“哪有第一回上门,女方就应承的,求娶求娶,娶之前得先求,要让人家看到你的心意,姑娘家要矜持,求个二回三回的,有意向就成了,第一回就成的,除非你是个香饽饽。”
这话的言外之意,就是余叔余婶没有同意,但也不反对,要考察考察小竹的心意才会同意。
“今日辛苦姑母了,大晚上的,又冷,跑这一趟真是遭罪。”
贺宣给于姑母把茶水添上,把炸玉米粒的盘子递过去给姑母吃。
于姑母身体不错,倒是没啥感觉,平日里这个时辰,也会去边上人家说说话。
“你这话说的,你是我侄子,这点小忙还是帮的上的,再说了,你有啥都往我家送,这怎么行呢?上午刚拿了鸡,下午又拿了冬笋,不知道的人家还以为我这一把年纪了,把娘家的东西都往婆家搬了。”于姑母虽然是抱怨的语气,不难听出话里的高兴。
贺宣接道,“这是我孝敬姑母的,一码归一码,怎么能随便算,再说了,人家也不知道姑母一家帮衬了我多少,跟亲母都不差的。”这话说的把于姑母乐的不行。
时间也不早了,于姑母三人提出回家,贺宣送出门,让姑母有空常来,这桩婚事就拜托姑母了,好话说了不少,于姑母就跟喝酒上头一样,拍着胸脯让贺宣放心,这事一定放在心上。
外边已经全黑了,也没啥星星月亮,贺宣让小竹放心,给自己打点热水,洗漱睡觉了。
第二日,外边淅淅沥沥的下起了雨,难怪昨晚没有星月,再过一日就是冬至,看样子,这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俗话说,冬至下雨过年晴,不知道今年过年的时候会不会是晴天。
贺宣想在被窝里多待一会儿,不过去铺子里的人快要出发了,穿了衣裳出来,大家已经在装车了,“五郎,你来一下。”
于五郎披着蓑衣,在屋檐外说话,免得房间里滴了雨水,“公子,怎么了?”
贺宣刚起床,房间里跟正堂温度差了不少,正堂的门外还有些小风。
“这几日下雨,铺子的生意估摸着不会很好,大家都不爱出门,你带一个人出门就行了。”
“公子,那我带谁去?”于五郎不知道公子是什么意思,继续问道。
贺宣叹了口气,也不怪于五郎,他都没成亲,很多事情没经验,只能自己调教。
“铺子的事情你也看到了,我很少插手,你是掌柜的,拿了钱就要负起这个责任,很多事情,你有权利自己做主,带几个人去铺子,怎么轮班,你都可以和余叔商量着做决定,家里这几个人手,也磨合了一年,偶尔犯个小错没关系,只要不是一直在这个坑里爬不起来就行。”
听了这番话,于五郎神情有些忐忑,担心公子不满意自己。
贺宣无奈,缓了口气,继续道,“以后,铺子里值班的事情,采买的事情,你都要安排下去,监督起来,像是下雨天,生意好,都要提前做准备。
今年是第一年,没有经验,明年还跟今年一样,什么都不清楚吗?那你还怎么当的稳掌柜的,你要好好想想,今日值班的事情,有很多方法,三个人里面挑一个也好,你私下去问也好,以后安排好了,提前跟我汇报,就可以去做。”
于五郎好像明白了,“公子,我会改的,那您稍等一会儿,我马上去安排。”
院子里驴车已经装的差不多了,给毛驴套了些叶子,挡下雨水。
回到正堂,余叔给贺宣拿了个炉子进来,屋子大,还真冷。
于五郎动作很快的回来了,在门口脱下蓑衣,“公子,小竹愿意跟我去铺子里,今日余婶就在家干活。”
“去吧,路上小心,要是忙不过来就慢些,也可以拖人捎个口信,要是下大雨,晚上也要安排好。”贺宣叮嘱了几句,让他们出发。
像是谢端带来的手下,事情吩咐下去,完全不用他操心,都是办熟了的,就算不会,也有谢管事这样的老人提点。
于五郎小竹就差了一些,主要是没有见过世面,没有经验,只会按照现有的方法去做,比较死板,不转弯,于五郎还算灵活的,提点几句,就能自己想想,小竹忠心有余,做事还要练练。
以后自己要是出门,这两人怕是管不起来事情,路上的打点,准备行李这些,贺宣打算今日跟余叔也说说,让他教教。
已经起了,就不再睡回去,洗脸刷牙后,贺宣吃了早饭,站在墙壁上复习四书五经,这几本书都要倒背如流,要是科举差在基础题上,真的要一头撞墙了。
剩下的时间,阅读几本注释,深入了解,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后面整合,在出个题目,留着下午写文章。
余叔几人看到贺宣在看书,就不会往正堂过来,就算路过也是轻手轻脚的。
贺宣出去后,看到余婶和于大嫂在厨房腌咸菜,家里的咸菜酸菜大部分都是供应铺子里的,需要提前几日准备。
余叔和有粮哥在仓库里干活,搓玉米,有了搓衣板后,搓玉米省力气多了,而且不止贺宣家里有,村里好些人家都开始做搓衣板,不仅可以搓玉米,还能洗衣裳,洗的更干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