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贺宣从灶台里取出一碗草木灰,加水,用树枝搅拌均匀,得到一碗草木灰水,好像是要这个灰水里的碱,贺宣决定让草木灰泡着,自己明天再来做肥皂。

小竹很快擦拭了一遍,穿好衣服,就要出门打水,趁着日头还在,再去村里拉两桶水。

贺宣晚饭随意糊弄了下,让小竹明早出门的时候记得擦油,手上要是再不抹抹就要吹裂了。

明天去于里长家,给里长和里甲带点橘子,里长在文书上签字这事,相当于现在的村里开证明了,表示确实有这桩事,要是以后哪一方不履行约定,可以请村里裁定,里长里甲会按照文书来裁决,一旦决定下来,双方都要服从,不能再次申诉。

除非你有权有势或者有人关照,不然县官也会按照村里的决定,不会重审的,当然了,要是有权有势的话,里长他们肯定也会考虑进去,互相劝说。

文书有一定的格式,写清时间地点,双方当事人,贺宣给与的待遇,签契的时长,最后两人签名,里长签字做见证,一式三份,里甲也盖章就完成了。

贺宣把橘子留下,文书给贺宣和余叔余婶一人一份,贺宣让余叔余婶先回去,从今日开始算,让余婶回家看着做。

贺宣到了于姑母家,上次自己定的棉鞋不知道做好没有,“姑母,姑母在吗?”

“宣小郎,这么早就来了。”于家嫂子出来招呼,院子里于六郎正和侄儿用树枝当做剑,比划着打架。

“六郎,别玩了。”姑母出来看到这一幕,严厉道,自己儿子比贺宣还大些,还是一团孩气。“宣儿,你是来拿鞋子的吧,你的已经好了,你看看,特意加厚了许多,里面的棉花也厚实。”于姑母把侄儿的鞋子拿出来,本来就是今日要送去的,正好贺宣上门了。

“哎呀,姑母这手艺真好,这棉鞋看着就暖和。”贺宣先夸道。

“嘴真甜,赶紧试试,看合不合脚。”

“这哪里用试,我看着就合脚。”贺宣坐下,硬要穿上试试。

棉鞋有些大了,前面脚趾大概有两指的富裕,不过不会掉。

“嗯,这是特意给你留的,这个年纪的脚一下就打了,留了一些可以多穿一年。”贺宣觉得也可以,再冷一些的时候自己就多穿两双袜子。

鞋底厚实,终于不是走在路上被石子硌脚的感觉了。“姑母,这鞋底真好,穿着可舒服了。”

于姑母笑道,“你喜欢就好。”

于六郎在一旁看着,感觉贺宣才是母亲的亲儿子,“母亲,我也要厚底的鞋子。”

“你有鞋,不用做了。”于姑母一下就拒绝了,自家六郎淘气,好好的鞋子能给他磨个大洞,一点都不爱惜。

于六郎不开心。

“于六哥,我家里昨日买了些肥肉熬油,用来擦脸,可我在孝期,剩下的油渣不能吃,你能帮我吃了吗?”贺宣缓解气氛,在村里猪油渣可是小孩子很喜欢的一道美食。

于六郎看了母亲的脸色,见她没说话,赶忙应下。

“姑母,鞋子的工钱我带来了,您收好,还有一双就辛苦您了,要不是有姑母在村里,我都不知找谁帮忙。”贺宣几句话把于姑母沉下去的脸色又高兴起来,两人互相推辞两回,才收下。

“难得都在一个村里,你又有出息,不像他一样,看着就来气。”于姑母话又绕回去。

贺宣打算提出告辞,把鞋子换回来,带着于六郎一起回家。

贺宣开了大门,余叔余婶也就来了贺家,从今日起,贺宣就是主子了,以前是雇地,现在是雇人,双方之间还有些不适应。

用猪油渣打发走路于六郎,贺宣让两人先忙活,自己回房读书。

做完功课,贺宣觉得还是要开个会,把家里几人的工作划分清楚,小竹之前也没给过正式的工钱,贺宣都是直接买东西给他的。

以后,余叔管着地里种田的事情,家里的粮食还有菜地,这些都要余叔去想办法,还好贺宣的地都是在盘溪村,二十亩不到的中等地,三十亩的下等地,余叔需要自己去熟悉这些佃户,趁着农闲,可以了解一下,贺宣自己都是刚搬过来的,那里清楚这些佃户的底细。

余婶负责家里的厨房,和洗衣做衣裳的事情,之前做好的贺宣要先结清,之后的就算工钱里面了。

小竹主要负责记账,家里的银钱支出要学起来,余叔不会写字,只能认得一些字。还有作坊的运送,这一块跟周生亮的关系维持,贺宣还是要抓在手里,这几日不是没有人想着避开周生亮,来三里村拿货去县城卖。

但是一来现在的产能跟不上,二来,周生亮在县城有三老的关系,除非比他更加厉害的人要接手,不然都是小打小闹,没必要,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去其他县城开拓市场。

年后,贺宣打算改变作坊的结算模式,不送货,让代理商自己来进货,也允许他们自己定价,作坊只管生产,出售,但是一个县城只能有一个代理商,由他全权负责,后面的人只能选择别的县城。

这个都是,经营良好的情况下,明年的工作计划。

琢磨了家里的事情之后,小竹也回来了,贺宣把三人叫到厨房开会,剩下两个都是卧室,不合适。

把家里的分工告知三人,从今日起,要是不太清楚,可以在询问。

贺宣对三人的卫生状况不够满意,让小竹教余叔,每日洗漱的要求,现在家里没有肥皂,只能清水洗手,不过过几日就会制出来的。

第二是家中的事情不能对外透露,贺宣有时候做个试验,可能在村里人看起来就是很怪异。比如好好的猪油,往里面倒草木灰水,这不就是糟蹋东西。

要是家里有这么一个大嘴巴,贺宣才是真的难受。

余叔余婶不在贺宣家住,每日几点开工,中午可以回去吃饭,下午到几点钟就可以回家,在上岗时间,要求能找到人,起码要告知家里一声。

贺宣基本上按照上班的时间表来规定工作时长,确定没有问题,剩下的时间,让小竹和余叔余婶先交流,他们之间的事情,以后慢慢会由余叔来安排。

主要是适应贺宣的习惯,双方还需要磨合,贺宣宁可一开始是个白脸,划下道道来,这几人不会触犯,而不是一次又一次的试探。

贺宣回房间找出一个木头匣子和锁头,把这个交给小竹,里面有两百文铜钱,让他学着管账,每一笔收入支出都要写。

“第一行,写上月日,第二行开始,写上每日的收入,支出,等晚上,把账本整理一遍,记上一共收了多少钱,花了多少钱,再跟匣子里面核对一遍,没问题就行。”贺宣在房间里教小竹记账,这是比较简单明了的格式。

贺宣让小竹把今日的收入两百文写上,小竹的手抖得不行,字迹有些歪歪扭扭,写完就看着贺宣,一副自己没做好的懊悔。

“行了,以后拿笔沾水多写几回,慢慢就好起来了,账目看得清楚就行,钱很重要,一定要对上,要是发现有问题,也可以问我。”贺宣鼓励小竹,谁不是第一回做这些呢,以后慢慢来。

把笔给了小竹,拿着一些纸和订好的账本出去了。

吃完饭,小竹去学竹编,余叔余婶在家,余婶做着针线,余叔把菜地里的菜收起来,这些菜要放到地窖里,贺宣拿了钥匙,在余叔忙完之后,打算带余叔把地窖有的东西认一遍,过年家里要准备的东西贺宣也不是很清楚,不过第一年,除了肉,酒不能贴红,其他的菜色还要几人来安排。

余叔把菜收好,地窖盘完,发现里面有一袋稻米,这可不是地里种的,那就是老爷买的,就是老爷应该是拿来吃还是要做东西。

“老爷,地窖里的菜够两人吃完冬天,就是过年还可以做些饺子,豆腐丸子和鱼。”余叔过来汇报,现在已经腊月十二了,是要准备过年的东西。

“余叔,你和余婶别叫我老爷了。”贺宣很别扭,感觉自己像是黄世仁,怎么以前在贺家没有这种感受。

“那怎么称呼老爷。”一般来说,佃户都称主家或者东家,家里的下人则是叫老爷。

“跟小竹一样,叫我公子好了。”现在人们对于年轻男子的称呼都是,公子,郎。

“好的,公子,腊月十五先买鱼,放在水缸里养着,等腊月二十左右去定豆腐。”余叔改口,其实自己也不习惯,贺宣的年纪太轻,叫老爷确实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