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清朝第一贪和珅是怎样上位的 > 第240章 特殊使命还没有完成,他不想离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0章 特殊使命还没有完成,他不想离京

八月十三日,乾隆皇帝的万寿节如期举行。

乾隆皇帝御澹泊敬诚殿,扈从王公大臣、文武百官及内蒙古等使臣到乾隆皇帝面前行祝贺礼。

马嘎尔尼来到乾隆皇帝御前,单膝跪地,向乾隆皇帝行大礼,并祝乾隆皇帝身体健康,万寿无疆,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乾隆皇帝的万寿大殿祝贺仪式结束后,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宴会。

在宴会上,乾隆皇帝请马嘎尔尼来到御前,亲手给他斟酒,并且说:“朕已经八十三岁了,朕希望贵国的国王也能像朕一样长寿健康。你回去后,把朕的祝福一定要带给你们的国王。当然,我祝你们的臣民们在贵国国王的带领下,人人安居乐业,家家幸福安康。”

马嘎尔尼说:“谢皇上的美好祝福。我也把同样的祝福送给你和你的臣民。”

乾隆皇帝看着宴会上所有的人都在注目着他,眉宇间露出满意的神情。

此时的宴会,鸦雀无声,人们毕恭毕敬地站着,静静地等着乾隆皇帝的讲话。

马嘎尔尼看到此情此景,不仅也肃然起敬,他看到了神奇的东方不一样的皇上宴会,看到一个东方大国的威严。

马嘎尔尼也被这种神圣而庄严的气氛感染了,他结结巴巴地用汉语说:“马嘎尔尼祝皇上陛下万寿无疆。”

宴会结束后,理藩院尚书和珅开始一一恭送各国使者。

马嘎尔尼还是不想离开,他身上带的特殊使命还没有完成。他必须要完成,才能回去给他们的国王有个交代,不然有辱使命。

马嘎尔尼看着和珅在一一恭送外国使者,大多数使者已经高高兴兴地离开了避暑山庄。

他就走到和珅面前说:“和大人,你的工作也快马上结束了,我们中英两国之间,是不是也应该坐下来开始商谈了。”

和珅听马嘎尔尼说,要坐下来进行商谈,就委婉地拒绝马嘎尔尼说:“特使,这几天你一定很劳累了,你且回去先休息。我已派人在公使馆等你,他们已经按照我的吩咐,给你做好了西洋饭菜,你先去享用。”

“我在这儿还有许多后续工作要做,等我把这儿的工作忙完了,我会过去看望你的,希望你能在中国过得愉快。”

马嘎尔尼说:“谢谢和大人的关心,我们在贵国生活得非常愉快,感谢贵国和你对我们的盛情款待,我表示非常感谢。只是.....”

和珅还没容马嘎尔尼说完话,就打断了他的话,岔开话说:“特使先生不必客气,这是我们大清帝国对外国使者应尽的礼节,我们欢迎外国使者来我们大清帝国为我们的皇上祝贺万寿节,这些招待和礼节都是应该的。请特使不要‘只是’,不要过意不去。我们是应该的,感谢你们不远万里来参加我们皇上的万寿节。”

和珅说完,示意手下管世铭把马嘎尔尼带离开这儿。

管世铭领会了和珅的意思,他走到马嘎尔尼跟前说:“特使,我们和大人这几天操劳过度,十分疲劳,现在急需要休息,请特使原谅。我现在先带特使回公使馆休息,等我们和大人忙忘皇上的万寿节后,再去会见特使。”

马嘎尔尼看着和珅在推脱自己,也无可奈何,只得摇摇头,无可奈何地跟着管世铭回公使馆了。

和珅说:“特使先生,恕本相不远送。说罢转身离去。”

马嘎尔尼在和珅那里吃了闭门羹,碰了软钉子,心有不甘。他的特殊使命还没有完成,他不能就此打道回府。他要等,无论如何他要等待机会,等待那个他冥冥之中的机会。

中国人只是把他当做英吉利国王派来给乾隆皇帝万寿节祝寿来的,他进贡的使命已完成,就该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可是对于马嘎尔尼来说,他来大清帝国的真正使命还没有开始。就在他处心积虑地盘算着如何靠近和珅,靠近乾隆皇帝。如何打开僵局,实施他特使使命的时候,却接到了乾隆皇帝让各国使团先期离开承德避暑山庄回京的谕示。

马嘎尔尼已经被驱赶着离开了承德避暑山庄,虽然他不愿意离开,可是,没办法,这是在大清帝国的土地上,不是在英吉利国家的土地上。

客随主便,主人让你怎么做,你就只能这么做。

马嘎尔尼一直没有离开北京,他就住在北京耐心的等待乾隆皇帝从热河回京。

八月二十六日,马嘎尔尼终于带来了好消息。乾隆皇帝从热河启銮回京。

乾隆皇帝回到北京后,并没有直接进城,而是径直前往圆明园,在圆明园正大光明殿内,摆设着英国敬献的“贡品”,乾隆皇帝想去看看这些“贡品”。

乾隆皇帝在正大光明殿内,仔细地看着英国敬献来的“贡品”。乾隆皇帝一边看,一边让英国陪同人员给演示各种仪器。

乾隆皇帝在一艘军舰模型前驻足观看,久久没有离开。这个模型是英国“皇家号”军舰的模型,此模型造型精致,制作考究,看起来像真的一样。

“皇家号”模型军舰上装有一百零十门大炮,看着气势威武。

乾隆皇帝看着这艘军舰模型,心里微微有点震动,心想,朕的大清帝国何时才能拥有这样一艘军舰。

乾隆皇帝仔细地询问了这艘“皇家号”军舰的航速、载重、大炮的威力、射程等问题,甚至他还问了一些军舰机械装置的细节性问题。

乾隆皇帝还看了英国敬献的其它“贡品”。乾隆皇帝感觉到,西洋人还是不能小虚的。

最后,乾隆皇帝说:“贵国机械制造真的非常巧妙,造船水平也非常高,令人佩服。”接着他又询问英国的陪同人员,英国的造船业和军事力量究竟达到什么水平。

英国陪同人员都给乾隆皇帝耐心细致地一一做了详细的回答。

乾隆皇帝听完后,“哦”了一声,也许那一声是非常的意味深长,包含着许多无法向人吐露的心声,也许是惊叹英国人的造船技术和军事力量的升起,也许还有更多的不为人知的意思。

总之,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没有伤害,就没有侮辱。

也许,大清帝国需要敞开国门,学习新思想,新知识了。

只要这样,才不落后,才不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