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七月,在海山的大力推动之下,尚书省第三次被复立,各地行中书省则被改为行尚书省。

但地方上虽然改制了,朝中的中书省却未被撤销,所以朝堂之中一下变成了两省并行,为了防止政令混乱,海山又明确划分两个省的职能,下旨“旧事从中书,新政从尚书”,但从地方行中书省改为行尚书省这件事能够看得出来,中书省基本已经相当于养老单位,没有什么实际性的作用了。

由于之前东宫在各个部门安插人员的事件逼迫海山不得不使出了权力稀释大法,所以在尚书省的人员选用上,海山非常谨慎,选择的都是自己的亲信。

其中担任尚书省左右丞相的分别是脱虎脱和乞台普济,三宝奴、乐实担任平章政事,保八为右丞,忙哥铁木儿为左丞,王罴为参知政事,刘楫为尚书左丞,同时令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担任尚书令,总领尚书省所有事务。

可以这么说,尚书省的各级官员基本都是海山的亲信,除了乞台普济是从中书省右丞相平移过来坐镇的以外,其余人员之前基本都不是什么大官,对于处理一国政务也没有太多的经验,他们之所以能够上位,凭借的就是跟海山的裙带关系。

而这样的一个组合,又怎么能担起拯救一国经济的重任呢?

【乞台普济的智慧】

禅语有云:“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当代的文学大师莫言先生也说过:“人之所以烦恼,是因为欲望太多。”

说真的,我是打心眼里佩服乞台普济。

作为一个站在政治生涯顶峰的人,能够做到激流勇退,属实非常难得。

乞台普济,党项人,祖上三代都是蒙古重臣,他爷爷叫拉吉尔威,是成吉思汗的贴身宿卫之一;他爹叫算智尔威,是忽必烈的藩府宿卫,跟着忽必烈征讨过大理,打过南宋,平定过阿里不哥的叛乱,还出任过党项地区的达鲁花赤;而他本人,幼年时就能跟着他爹出入忽必烈的营帐,后来忽必烈即位之后,把他派给真金当宿卫,前前后后跟着真金呆了二十年之久,后来真金死后又奉命看护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兄弟俩。

在看护海山他们哥俩的时候,他的儿子也作为陪读一同跟着海山他俩学习,但是小孩子都比较贪玩嘛,所以他儿子就成了他立威的工具,每次只要海山等人一犯错,他就揍他儿子,目的就是为了杀鸡儆猴。

再后来,海山奉命前往漠北镇抚,他便跟着海山一同北上,既担任宿卫,又负责辅助海山处理军事,当初哈剌哈孙传讯让海山回大都争夺皇位之时,海山本想直接率军杀回去,就是因为乞台普济的劝说,方才放弃了这个想法,这也使得大元帝国少了一次血腥的内部战争。

可以说,乞台普济在海山兄弟俩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的就是一个父亲的角色,所以无论是海山还是爱育黎拔力八达,都对他很尊敬。

也正因此,海山即位之后便将他任命为中书左丞相,加太子太傅,哈剌哈孙去世之后又将他升为中书右丞相,让他位极人臣。

按照常理来说,在掌握了如此之大的权力后,哪怕再怎么冷静的一个人,估计也得有一丝丝的骄纵之意,毕竟是这么大的一个官,得瑟两下也正常。

可乞台普济没有。

因为他太熟悉海山了。

在一片缟素的王府,海山跟着寡母被排挤的时候,他在;

在昏暗的油灯下,海山听李孟给他讲述枯燥的经学时,他在;

在狂风呼啸的漠北之地,海山与冰冷刺骨的铁甲为伴时,他也在;

在血肉横飞的战场上,海山亲自上阵与叛军厮杀的时候,他还在;

可以说,他是亲眼看着海山一步一步从朝堂的边缘人物成为君临天下的一国之君的。

而这么多年的陪伴,让他很敏锐地察觉到了海山在登基之后的变化。

他再也不是那个能够对自己的意见言听计从的海山了,什么流芳百世的名声,振兴大元的抱负,在如今的海山这里,都不如一句悦耳的奉承话更能让他高兴。

而且对于尚书省的设立,乞台普济的内心其实是十万个不愿意的,这不仅仅是因为政治因素,还有一些迷信的因素在里面,因为纵观大元开国至今,尚书省两设两废,担任尚书省主要官员的几乎都没有啥好下场,所以他根本不太像掺和尚书省这些事。

再加上乞台普济心里十分清楚,论处理政务,就算把脱虎脱、三宝奴等人都绑在一起,或许都不如中书省中随便挑选出来的一个小吏,但若是论起当舔狗的能力,一千个自己恐怕也比不上人家,海山之前想要设立尚书省,自己和同为中书右丞相的塔思不花一同反对已经引起了他的强烈不满,如今尚书省重立,自己却反而被任命为尚书省一把手,其中含义实在是耐人寻味。

罢了!

罢了!

雏鸟终归要长大!

我替你遮挡了这么多年的风雨,如今你不需要我,那我也会如你所愿,再也不烦你啦…

至大三年初,在海山将他任命为尚书省一把手之后没多久,乞台普济便主动上书,请求辞去相位。

事实证明,他这一步棋走的太对了,此时的海山其实已经对他颇有微词,再加上这个跟随自己多年的老头属实有点烦人,没事就跟自己唠唠叨叨,根本没有脱虎脱等人的阿谀奉承更让自己舒坦,所以他早就动了想把他换掉的心思,乞台普济此举,正中他的下怀。

看在他这么懂事的份上,海山也没有亏待他,保留了他太傅的称号,同时还赐给他安吉州(今浙江湖州)的五百户百姓,让他安心当个富家翁。

三年后,新继任的元仁宗封他为安吉王。

公元1318年,乞台普济在自己的封地善终。

【新一轮的折腾】

如果时间能够倒流,不知道脱虎脱和三宝奴等人会不会羡慕乞台普济,因为在这一任尚书省主要官员的任职名单里,只有他一个人得以善终。

但此刻的脱虎脱和三宝奴等人肯定是不羡慕他的,因为乞台普济走了,尚书省就彻底成为了他们的天下。

在乞台普济离职之后,脱虎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尚书右丞相,而接替他担任左丞相的则是三宝奴。

成功成为了皇帝的左膀右臂,二人都非常兴奋,同时也想要干出一番丰功伟绩来回报海山对自己的看重。

但有想法是一回事,有没有实现想法的能力又是一回事。

脱虎脱和三宝奴这群人,属于典型的智商不够,情商来凑那种人,这一点从他们能够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就把海山舔的舒舒服服就能看得出来。

但情商高并不能变出来钱,而海山将他们提拔上来,目的就是为了搞钱,事情就这样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不过就在此时,身为尚书省三把手的乐实提出了一条“妙计”——既然我们自己做不到,那为什么不借鉴一下前人的智慧呢?

前人?

有多前?

不多不多,也就前个二十年吧!

他的这个提议,得到了新任尚书省领导班子所有成员的一致赞同,于是很快,尚书省便颁布了成立以来的第一条诏令。

全国范围内即日起施行“改钞法”!

哦,对了!

他们学习的那个二十年前的前辈,叫桑哥。

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臧克家《有的人》

桑哥就是那个已经死了,但却永远活在一代又一代弱智心中的那个人。

唉!

你说你学什么不好,非要学改钞法,那玩意是那么好学的么?

桑哥咋死的你们心里一点b数没有么?非要学这个破玩意!

讲到这里,我就要重点说一下提出这个建议的乐实了。

这个人的故事其实也挺有意思的,他其实是一个高丽人,据史学家们的推测,他的父母应该是在第五次蒙丽战争的时候被蒙古人俘获后送给哈撒儿家族当家奴了,而他则是凭借着自己的高情商,以奴隶的身份获得了主人的赏识,然后被他的主人送给了忽必烈,并且得到了忽必烈的宠信,最终一步一步成长为一国新贵的。

更厉害的是,这个奴隶出身的高丽人还娶了四位黄金家族的女子当老婆,他本人也因为这个原因被人们称为“驸马都尉”。

但就是这样一个从社会最底层走出来的人,在成为了朝廷官员之后却对下面的百姓更加苛刻,在他担任山东宣慰使的十余年时间里,他将为祸一方这四个字发挥到了极致。

在当时,大都的粮食主要依靠于江南一带的供应,为了节省成本,大多数的时候都选择海运,而胶州湾就是海上运输中的必经之路,但胶州湾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冬季的时候由于西北风比较盛行,这里的海浪会非常大,最高的时候甚至能达到十几米,所以每到冬季的时候,胶州湾一带的海道就会暂停开通,粮船从这里停靠,转由陆路运输。

可陆路运输的损耗要远远超过海运,毕竟人吃马嚼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再加上路途遥远,当时又没有汽车和柏油马路,运粮队只能依靠两条腿步行,所以不仅费钱,还很费时费力,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硬性条件就摆在这,不这么干还能咋整?

可乐实却不这么想,他认为这一切不过是运粮官员的托词,他们是以此为借口,想要趁着陆运的这一段路程中饱私囊,十几米高的风浪只不过相当于三层楼罢了,甚至还没有一些楼船的高度高,怎么可能经不住风浪的侵袭。

于是,乐实便下令不得关闭胶州湾海道,并强制要求运粮的船队不许在山东境内登陆,必须走胶州湾海道前往大都卸货。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漕运系统上下尽皆骂娘,弹劾的奏折如同雪片一般飞往大都,但由于他实在太能舔了,忽必烈认为他也是出于为国争利的中心思想,所以对这些弹劾奏折尽皆视而不见。

大boSS都不当个事,那还能咋整?

啥也别说了,拼命吧!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十几米高的风浪是什么概念,正所谓海面无风三尺浪,10级风能够掀起的浪高度大约为9米,11级风大概能掀起11米的浪,而12级台风的最大风浪为14米左右,咱们按照这个数值中最低的10级风来计算,10级风的风速在每秒25米左右,相当于接近100公里\/每小时,我国海军于2012年下水的056型护卫舰的抗风浪等级评定为2级,也才刚刚好能够承受11级风以下的风力,更何况几百年前海面上行驶的那些木船?

这样看来,大家的印象是不是就很直观了?

可以说,在这样的天气里航行,那基本相当于自杀,别说运粮了,能活下来都算老天爷保佑。

也正因为乐实的脑残命令,数支运粮的船队都倾没于风暴之中,连人带粮都葬身鱼腹,损失惨重。

可即便如此,乐实依然不认为是自己的原因,反而认为是幸存下来的运粮漕官们在说假话,是他们偷偷把粮食倒卖了,却用遭遇风暴的借口来推卸责任,不仅没向他们表示丝毫的人道主义关怀,反倒让这些从风暴中侥幸活了下来的漕运官兵们依照市价进行赔偿,否则就要治他们的罪。

那些漕运官兵们没想到迎接自己的是这样的惊天噩耗,那可是几十船的军粮,在这种粮食大于天的时代,就凭他们这几个人怎么能赔得起?

但不赔偿迎接他们的将是株连九族的惩罚,为了不祸及家人,基本所有的幸存官兵们都选择了自杀。

这些从惊涛骇浪中的活下来的官兵们至死也想不通,他们战胜了大自然的惊天伟力,用勇气与力量向世界证明了人类的强大,但却死在了小人的阴险腹黑之下。

人能胜天?

人可胜天。

人定胜天!

人可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