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八月,于焦山败退的刘师勇率领麾下余部与前来接应的禁军首领张彦会合,两军趁元军守备松懈之际,收复吕城(今江苏南阳)。

九月,伯颜返回元军的前线营地,再次接管了指挥权,而后取道益都,攻克淮安,占领高邮,同时命一支偏师包围扬州,自己亲率主力抵达建康。

由于宋军主力基本覆灭,为了快速占领南宋全境,伯颜决定留下阿术经略淮东,自己则将主力兵分三路,以参知政事阿剌罕(蒙古万户)率军为右翼,自广德出独松关;董文柄、张弘范、范文虎等人率水师为左翼,由海上绕道攻打浙江;自己则亲督中军沿吕城、常州一线进军,三路人马最终在临安城下会合。

九月二十七日,阿塔海所率的前锋再次攻破吕城,宋军大败,张彦被擒,元军一路追杀至常州城外。

十月初八,阿塔海率前锋军开始围攻常州,姚訔、陈照、王安节与败退到城中的刘师勇率军拼死抵抗,元军苦攻十数日都未能破城,于是便向伯颜所率的中军主力请求支援;与此同时,姚訔等人也传信往临安,请求援兵。

此时的宋廷内部,因为陈宜中迟迟不回京复职,所以谢道清便写信给他母亲,让他母亲劝其返回,陈宜中这才返回,并且成功地将王爚赶出了朝廷,又将留梦炎、章鉴等人排挤于权力中枢之外,自己独揽大权。

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陈宜中虽然掌握了大权,但却也不能凭空造出兵来,但常州乃是临安的门户,坚决不能丢失,于是他便在临安城中发布了征兵令,将十五岁以上的民众尽皆招募为兵,但这些人辅助守城尚且勉强,若是出城作战,实在难堪大用,于是他又将文天祥带到临安的义军作为援兵派往常州。

由于义军此前皆是乡民,也没有什么作战经验,所以陈宜中派了一员官军统领张全担任主帅,义军首领尹玉、麻士龙皆受其管辖,三人共领五千人马支援常州。

十月二十六日,义军行至五牧、虞桥(均在今江苏常州东南)一带时,被前来阻截的元军所拦,两军展开激烈交战,义军损失惨重,麻士龙阵亡,尹玉仅带五百残兵死战不退;就在此时,在后方督军的张全眼见义军陷入重围,却一箭未发,迅速逃回了临安。

而尹玉此时还不知道外界的情况,凭借着一腔孤勇与元兵血战,身中数箭依然不退,最终被元兵以四支长枪架住他的头颈,令其无法动弹,而后用棍子将其活活打死。

为了纪念尹玉与麻士龙二人,后人将他们战死的地方叫做“双忠墩”。

在二人阵亡二十天后,伯颜亲率元军主力抵达了常州城外,与阿塔海的前锋合兵一处,开始计划攻城。

在攻城之前,伯颜按照惯例派人招降,却遭到了姚訔等人的严词拒绝,伯颜便亲自督战,下令攻城。

十一月十八日,经过两天的围攻,元军终于攻上了常州城头,姚訔亲自带人欲夺回城墙,终因寡不敌众战死于城头之上;之后,元军攻破南门,杀进城内,负责协防的五百名和尚高举“降魔”大旗,迎着入城的元军杀了上去,最终全部战死;王安节、陈照等人见城池已破,便带人与元军展开巷战,全部牺牲;负责驻守东门的刘师勇带其弟刘师能同样巷战至最后,当发现元兵越来越多时,急忙向北门方向转移,准备拔开北门外侧的栅栏突围,但刘师能所骑的战马却因疲惫而无法继续行走,被元军追上,刘师勇挥泪与其举手告别,最终仅率数骑逃往平江,投奔了已经赴任的文天祥。

由于被常州城拦截了近两个月,为了防止以后继续出现死守城池之事,伯颜决定杀鸡儆猴,遂下令屠城,除四人侥幸逃得一命外,满城上下尽皆丧于蒙古人之手。

在丢失了常州之后,临安便如同被剥光了的羔羊一般,赤裸裸地展现在元军的面前。

如果世界上没有蒙古人,可能谢道清至死也不会端坐于在朝堂之上来治理一个国家,可随着时代的列车轰鸣着前进,却将这个平凡的女人硬生生推上了这个位置。

或许她比同时代其余的女子更加有学识,也更加有能力,如果放在太平盛世说不准又是一代女帝,但很可惜的是,她所面临的对手,是人类几千年历史中最为强大的征服者之一。

面对着近在咫尺的灭国危机,谢道清不得不再一次召开了紧急朝会,希望这些食君之禄的朝臣们能够忠君之事,替她想出一个良策,或者说不那么愚蠢的计划也可以。

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今的南宋帝国已经犹如一艘四面漏水的破船,虽然船上有着许多优秀的水手和船工,但却没有了补船的材料。

在这种情况之下,议和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所以在陈宜中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同意。

但也有反对的声音存在,以张世杰、文天祥为首的主战派官员坚决不同意议和,并请求谢道清携带皇室成员退往海上,由二人坚守临安,与元军决一死战。

在这两种完全相悖的主张当中,谢道清也很纠结,她既不想让赵宋王朝毁于自己手中,却又担心死战到底会为赵氏皇族招来灭顶之灾,所以她在和与战、家与国之间一直无法做出最后的抉择。

其实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来看,谢道清的担忧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早在三国赤壁之战开始前,鲁肃就曾劝说过有同样担忧的孙权:“臣子主张投降,是因为如果投降他们没有性命之忧,甚至还可以继续当官,但君王如果投降了,会是什么下场呢?”

但很可惜的是,谢道清并不是孙权,陈宜中也不是鲁肃。

看着她如此纠结,陈宜中又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带着满朝文武集体上疏,请求迁都来避敌锋芒,但谢道清却立即否定了这个提议,理由是都城乃国之根本,不可随意迁徙,于是陈宜中便痛哭着再次请求,一边哭还一边讲述着迁都的好处。

看着跪在下面痛哭流涕的陈宜中,谢道清的内心也动摇了,于是便问道:“爱卿认为何时迁都合适呢?”

听完这话,陈宜中也不哭了,赶紧开口答道:“越快越好。”

既然如此,谢道清也不再坚持,当场同意了他的请求,并在散朝之后立即命人将皇宫内的金银细软立即装车,后宫诸妃也各自准备车马;除此之外,她还派人给即将随行的朝中大臣送去了路费银两,而后便静静地在宫中等候陈宜中前来与其会合,一同出发。

但令她没想到的是,直到夕阳西下,谢道清也没等到陈宜中的身影,自觉上当受骗的谢道清无比愤怒,将配戴的发簪和玉石耳环都摘了下来丢在地上,怒吼道:“本宫起初就不想迁都,是这些大臣们屡次请求我才同意的,现在我准备好了,他们却不来,这不是欺骗我么?”

而后,她便下令关闭皇宫,不允许任何人进出,陈宜中此时还不知道谢道清的所作所为,待他终于收拾好了东西,准备进宫面圣的时候,却发现进不去了。

待第二天天明后,群臣终于再次面见谢道清,却被愤怒的她狠狠讽刺了一顿,于是无人敢再提迁都之事。

至元十三年(1276年)正月,元军逼近临安,随时都有可能发起攻城,临安城内顿时人心惶惶。

在这种情况之下,奇葩的一幕发生了,以左丞相留梦炎、右丞相章鉴等重臣为首的南宋官员,竟然纷纷弃官出逃。

待第二日上朝之时,谢道清看着堂下稀稀落落的几名大臣彻底慌了,于是便匆匆忙忙地同意了议和的请求。

但另一个问题又来了,议和是要派出使团的,而元军的统帅是他们的中书右丞相伯颜,按照规矩,使团的正使起码也得是丞相级别的朝中大员,但现今的宋廷,除了陈宜中外,所有的丞相都跑了,而陈宜中被谢道清视为辅国之肱骨,自然不可能派他出使。

于是谢道清便将‘签书枢密院事’(相当于枢密院的二把手,从二品)吴坚临时提拔为左丞相,贾余庆(与吴坚同一职位)为右丞相,陆秀夫为礼部侍郎一同前往元军大营谈判,其实谢道清本想将文天祥也升为右丞相兼枢密使,但文天祥本就不愿和谈,于是推辞不就,但却因圣命难违,于是便只好以端文殿学士的身份随行。

至元十三年(1276年)正月十八,宋军使团抵达位于皋亭山的元军大营,见到了元军主帅伯颜,并递交了议和书。

可灭亡南宋这种千古留名的机会就摆在眼前,只要伯颜精神没错乱,肯定不能同意宋廷的请求,于是便直截了当地拒绝了宋廷的请求,言语之中对于使团也没有多少的尊重。

面对着这样的情况,文天祥自然不甘示弱,本身他就对于和谈一事甚为不满,再加上身为一国使团,他也不愿意落了宋廷的脸面,于是便与伯颜展开了激烈争吵。

平心而论,如果是领军作战,哪怕十个文天祥绑在一起,也不是伯颜的对手,但若是论起语言辩论,二十个伯颜一起上也吵不过文天祥啊,要知道,文天祥可是南宋的末代状元!

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状元的含义,因为受主观印象影响,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待古时的情况,认为古代文化普及程度低,读书人少,竞争没有那么激烈,状元最多也就相当于当今的高考状元。

其实这种想法大错特错。

科举制度自隋炀帝始,到清光绪帝废除,一共在中国历史上存续了一千三百多年,一共产生了十万名左右的进士,而仅宋一朝,就有六万多进士。

之所以产生这么多进士,其实和宋代的科举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由于唐末五代时期所有朝廷基本都是重武轻文,宋太祖赵匡胤本人也是武将被黄袍加身,所以在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他所制定的基本国策便是“重文轻武”,这一政策也被无数后世人所诟病,认为是直接导致宋朝羸弱的主要原因,但如果详细了解过唐末五代时期历史后,或许大家会有所改观,我们这里不多赘述,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搜索一下。

回归正题,宋初时的科举考试是每年举行一次,有的时候可能因为天灾或者是战争的缘故,变为两年一次,但大多时候还是秉持着一年一次的频率,这种情况整整持续了103年。

直到宋英宗治平三年(公元1063年)时,才正式将科举考试的时间定为每三年一届,自此流传下来。

我们现今了解比较多的是明清时期的四级科举制度,即院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士)、殿试(进士)。

但宋代执行的是三级科举制度,因为宋代没有秀才,第一级的科举考试就是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乡试);第二级由礼部举行(会试);第三级同样被称为殿试,而且殿试分为甲乙二等,后来又重新分为五等,第一、第二等称之为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三等为二甲,赐进士出身;第四等、第五等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这五等进士中,除了第五等的进士外,都不需要再次参加吏部的铨选考试,可以直接授予官职,而且不同于别的朝代,只是授予一些从九品的小官,除了极个别的人会被授予正九品的官职外,大部分进士起步就是从八品。

可以说,通过了科举考试,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一步登天,不仅摇身一变成为了领导阶层,而且还可以免除徭役、赋税等多项压迫,如果一不小心成了朝中大员,其子孙后代也皆可受其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