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我的1999 > 第1012章 京东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京东方始终坚持发展自己的技术,补全国内技术空白,是需要扶持的高新技术产业,你们汉华不是一直投资高新技术企业吗,京东方正适合你们。”姜卫国道。

“我们投资的是初创公司,京东方都上市多少年了。”姜晓阳道。

徐良:“爸,这份资料我拿回去看一下,看完后再给您一个结果。”

“你们要是真不愿意,也不用太勉强。”

“嗯。”

……

离开老丈人家回去的车上。

“你真想投资京东方?”

姜晓阳问道。

这么多年了,她很了解自己身边的男人。

如果不是他真的感兴趣,根本不会把资料带回来。

“我确实对京东方有兴趣。”

“那你知不知道现在的京东方已经带帽了?”

所谓的带帽就是股票前面加上‘St’。

“St”,意为Special treatment(特殊处理)。St股会在股民购买时作为提醒,告诉股民购买这支股票存在巨大的风险。

凡是带帽的公司基本都是亏损严重,或者是有各种经营风险。

“我知道。”

“你知道还想投?”

“媳妇,我们现在缺钱吗?”

“当然不。”

汉华现在账上还有近330亿美元,基金里躺着还未分配的利润高达500亿美元。

也就是说,汉华的现金流就有超过800亿美元。

再加上持有的股权资产。

近1000亿美元。

而且汉华还持有数百家初创公司的股权。

所以汉华是不缺钱的。

全球99.999%的公司流动资金都没有汉华多。

“汉华的体量已经很大,对我们来说,冒着巨大的风险做短线投资已经不合时宜了。

长线才是王道。

汉华终究不是高盛、Jp摩根那种合伙人制度的公司,而是我们徐家的企业,真要亏了,损失的是我们自己的钱。

咱们要对自己负责。”

姜晓阳沉吟片刻。

“所以你看好京东方?”

“我不是看好京东方,我是看好所有努力做研发,努力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

有了宽阔的护城河,才不会被人轻易取代。

京东方虽然现在一直难以盈利,但它确实在不断做研发,而且弥补国内技术空白,这样的公司,值得我们投资。

即便三四年不盈利也没关系,只要它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总有我们获得丰厚回报的时候。”

徐良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京东方成长。

姜晓阳微微颔首,她不会质疑徐良的投资眼光。

“汉华来投?”

“嗯。”

——

一辆黑色的奔驰商务从中关村东路拐下来,缓缓停在一栋被银白色玻璃幕墙覆盖,阳光下光芒闪耀的现代化写字楼门前停了下来。

车门打开。

一位头发花白,穿着棕色西装的中年男人走了下来。

打量着面前的豪华写字楼。

“汉华,久闻大名了。”

黄东升观瞻片刻,带着秘书大步朝里面走去。

大厅很宽敞,左边是一个内置的小景观,右边是休息区。

自从汉华的创业孵化园搬到未来科学城后,虽然省下来的空间给了汉华证券、汉华保险等部门,但仍然不可避免的冷清了很多。

来到前台。

穿着职业装的黑丝小妹连忙站起身。

“您好,欢迎光临汉华。”

“我想见一下你们汉华cEo徐良先生。”

“请问有预约吗?”

“有。”

“您贵姓?”

“京东方黄东升。”

“请稍等。”

黑丝小妹拿起桌上的电话询问总裁办。

很快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黄先生请跟我来吧。”

带着他们进入电梯后直上顶楼。

黄东升也很快见到了早就等着他的徐良。

连忙伸出右手。

“徐先生,久闻大名,今天总算是见到真人了。”

“黄总客气,请坐吧。”

徐良面带微笑,言语亲切。

对于有骨气的企业家,尤其是敢于在研发上砸钱的的实干家,他向来是充满敬佩之情的,京东方也是一家值得尊敬的企业。

虽然被散户们诟病,但投资有风险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既然选择投资,就要承受这份风险。

徐良刚抽开手,突然注意到黄东升掌心有一道像蜿蜒的蜈蚣一样的狰狞伤疤,眉头微皱。

“黄总,听说你这手是饭桌上捏碎红酒杯伤的?”

徐良前世曾听说过一个传闻,黄东升和东瀛供应商谈判,邀请日方一起在大陆合资建厂,却遭到了东瀛人的侮辱。

人家说了:液晶面板作为高技术附加值的精密产业,对产线工人的素质要求极高,华夏人根本做不来,素质达不到我们的要求。

湾湾人可以,毕竟他们被东瀛统治了50年。

老黄哪受得了这个气,当场就把手里的红酒杯捏碎,拍着桌子让东瀛人滚,并发誓,京东方再也不会用这家企业一片货。

事后,黄东升去医院缝了七针,掌心永久性的留下了一道狰狞的伤疤。

这道疤不止是他和京东方的痛,更是华夏面板行业的痛。

看到黄东升手上的这道显眼的伤疤,徐良也不由得心生敬佩,对京东方的坚持多了一分理解和包容。

投资京东方,注定是一门十年内不怎么赚钱,甚至是亏钱的生意。

因为有数据表明,京东方上市以来,定增和发债融资了近千亿元,赶得上一半市值了,总股本从5.5亿股变成了近400亿股,就是这么的丧心病狂。

这还不包括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补贴和借款,如果全部加上的话,十几条面板生产线总投资超过4000亿。

不过这也很正常,三星亏损了12年才盈利。

弯弯的企业亏损了10年才盈利。

京东方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徐良不缺钱,他有足够的耐心等待黄东升把京东方培养成他记忆中那个世界第一面板企业。

见他一直盯着自己掌心的伤疤看,还直接就点出了这伤疤的来历,黄东升也没隐瞒,大方的承认了。

“让徐总见笑了,东瀛人欺人太甚,把咱们华夏人的尊严放在脚底下践踏,我相信任何一个有良知的华夏人,都会和我一样的反应。

我要是再年轻一点,说不定还会把东瀛人揍一顿。”

“黄总性情中人,让人佩服。

请坐吧。”

到了声谢后,双方分宾主落座。

黄东升雷厉风行,坐下后就把自己提前准备好的资料放到了徐良面前。

“徐总,这是我们京东方现在最新的运营资料和财报,请过目。”

“黄总真是快人快语。”

“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能节省就不要浪费。”

徐良微笑着点了点头。

“那我先看一下。”

“徐总请便。”

徐良拿起资料认真看了起来。

京东方的前身京城电子管厂,是一家拥有辉煌历史的老牌军工企业,也是苏联援建的156项目其中之一。

在1960年,产值达到3.38亿,给国家上缴净利润1.19亿,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这家军工厂一度是全亚洲最大的电子管厂。

后来为了支援三线建设,电子管厂连人带设备整体搬家,实力遭到严重削弱,再加上八十年代的时候,电子管技术开始被半导体技术取代,厂子效益开始江河日下。

为了谋生,电子管厂和松下合资建厂,但东瀛人不仅封锁核心技术,甚至连分红都克扣拖欠。

厂里几千名退休职工,年轻时都为国防工业还有尖端设备突破,做出过实打实的贡献。

但在九十年代初期,他们却连一口饱饭都吃不上,只能带着口罩和破帽子,到酒仙桥附近的菜市场捡摊贩不要的白菜帮子。

黄东升从1981年大学毕业就进入了电子管厂,在厂里工作了十年,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就在他准备另谋出路,追随大流下海经商的时候。

老厂长找到了他,希望他能担任厂长,带领电子厂走出困境,但黄东升坚定拒绝,执意要离开。

厂里的老员工出来挽留黄东升。

你希望让我们的老师傅们再捡白菜帮子吗?

你不能走,我们愿意跟着你一起干。

就是这句话让黄东升彻底回心转意,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领着京东方上演了一出绝地求生的精彩大戏!

黄东升也没有mbo这家国企,在创业初期的时候,个人带头出了5000元,拉着全厂凑齐了650万,开始大刀阔斧改革,打破过去的大锅饭,全面市场化……

只用了几年时间,京东方就全面赢得新生,登陆深交所,并且连续盈利了十二年。

直到前年2005年,遇上面板周期调整,产品价格跳水,京东方血亏近16亿,一次性就把之前十二年赚的钱全亏了。

去年京东方再次录得亏损近18亿。

赚钱两三亿的赚,赔钱十几亿的赔,黄东升这两年真的感到很绝望,还不到五十岁的人,头发都白了一半。

为了走出困境,他找到国内四家彩电企业,准备一起干场大的。

然而,松散的商业联盟被东瀛人近乎戏弄般的分化瓦解掉,往黄东升胸口上再插了一把刀子。

不过他没有就此服输,也没灰溜溜的离开京东方,还在想办法破局。

对于这家奋斗半生的企业,他怀有很深的感情,从二十多岁大学毕业就加入,见证过它的辉煌、低谷、新生,早就成了他的一种精神寄托。

看着聚精会神翻资料的徐良,黄宏生心里忐忑起来。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京东方现在的惨状。

而且京东方的亏损才刚刚开始,按照国外厂商的经验,这种亏损还要持续很多年。

所以他找了一圈,除了上面支持外,根本找不到任何愿意给京东方投资的机构。

如果再被汉华拒绝,他一时半会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哗啦……

徐良放下资料。

“黄总希望拿到多少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