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魏延两军阵前擒了张辽,就将张辽投掷于地,命令士兵们拿绳索给绑了。

张辽带来的五千兵马见张辽被擒,他们失了主将,士气低迷。

再见魏延指挥两万精兵,已趁势掩杀了过来,全无斗志的他们发一声,当即就四散溃逃了。

两军厮杀,一旦一方溃逃基本上就是败局已定,因为溃逃者必然无心抵抗,只会任凭对方追逐着自己肆意杀戮。

偏偏魏延率领的两万精兵也是骑兵,他们的速度并不比张辽带来的五千骑兵慢。

等到追杀结束,就见张辽带来的五千骑兵只逃走了少量,余者不是被杀,就是下马投降了。

战后魏延一统计,投降者足有三千多人。

魏延将这三千多人混编进了两万精兵内,便就地在附近的一座名叫舒城的小城内住下休整。

这舒城差不多位于现代安庆市的位置附近,比邻江畔,补给十分方便。

魏延原计划是在这舒城休整一段时日,再继续沿江而下。

可就在这休整期间,系统又弹出一个支线任务,要魏延北上夺了合肥。

合肥是什么地方?是孙权去年领十万兵马围攻,最终都铩羽而归的一座坚城!

在三国历史上,孙权可是一共进攻了合肥三十四次之多,却没有一次成功!

就算因为张辽战败,损失了合肥城内的五千兵马,魏延也没敢奢望自己能够夺取合肥。

原因很简单,因为去年的合肥大战,合肥城内留存的曹军兵马尚有一万多,就算去掉了五千,也足够防御魏延的两万兵马攻城。

更何况合肥北边的寿春,也可以随时派兵来支援合肥。

魏延欲不接取这支线任务,却在随后见到这支线任务的奖励时又立即改变了主意。

因为这支线任务的奖励,是给陆小锦增加寿命到一百岁。

前世因为陆小锦早早病故而伤心了一辈子的魏延,自然是不希望这样的悲剧再重演一遍。

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陆小锦能够长命百岁,魏延决定拼了,怎么样也要攻下合肥。

……

率兵来到合肥城下一开始,魏延欲故技重施,再次用分配土地的办法,来招揽流民替自己攻打合肥城。

但很快,魏延就发现这法子在九江郡没什么效果。毕竟九江郡不同于庐江郡。

庐江郡位于一个已经被魏延彻底掌控的地界,流民们自然可以信任魏延的任何承诺。

但九江郡的一大半地界都还在曹操手中,流民们就算相信魏延的承诺,可也害怕魏延一旦战败,这九江郡重新被曹操夺回后,魏延答应的土地分配协议会被曹操宣布作废。

流民们一个个扶老携幼,拖儿带女的,可经不起如此折腾。

而魏延见到故技无效,流民们根本就不来,他只好放弃幻想,命令士兵们试着去强攻合肥城。

结果强攻数天下来,除了在合肥城下留下了数百具尸体,魏延的士兵们连合肥的城墙都没有成功登上过一次。

魏延又赶紧叫停了强攻,先围着合肥城再说。

同时传令江陵城的太守庞统,让他设法给自己调拨一万兵马过来支援。

……

这期间,江夏太守徐庶统领江夏水军,顺利地一举横扫了长江沿岸的东吴残余水师。

孙权被迫退缩到长江南岸,断了染指长江北岸念头的他,只能全力开发长江南岸,却是与占领了长江南岸荆南四郡的刘备越发摩擦不断。

这孙刘联盟,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破裂在即。

幸好刘璋这时也回信了,他盛情邀请刘备与天子刘协入蜀。

刘备便带领着张飞、黄忠等一干将士先入蜀探查情况,留下关羽与诸葛亮两人守家,并负责保护天子刘协的安危。

刘备临出发前还暗中叮嘱关羽道:“若是孙权悍然毁约,率军大举进攻荆南四郡,二弟你兵力单薄无法抵抗,尽可以携天子先渡江避往对岸江陵。”

“那江陵之主魏延必然会庇佑尔等。”

关羽闻言颔首,他明白刘备所言不假。

当然以关羽之傲,不到万不得已,他也绝不会避往江陵。

……

远在许昌的曹操,听闻刘备率军入了蜀,他的第一反应则是一声长叹,感慨刘备这条游龙终于入了大海。

不过长叹之后,曹操还是将目光又投到了襄阳城。

这襄阳城离许昌很近,始终是曹操心中的一根刺。

加之曹操十分了解襄阳太守贾诩,明白贾诩这家伙就像是一条毒蛇,自己一个不小心,就会被这条毒蛇咬一口。

自家卧榻之畔,岂容有毒蛇常存!若不将占据了襄阳城的贾诩消灭或者赶走,曹操可是一直寝食难安。

但话又说回来,这贾诩确实又是个人才,襄阳城在他的治理下日渐兴旺,蒸蒸日上。

城中兵力也从当初的只有一万老弱病残之兵,恢复到了拥有精兵八万。

有这八万精兵守着襄阳,曹操一时也拿襄阳没辙。他每日殚精竭思所考虑的,就是如何去找寻襄阳城的破绽,从而一举攻陷襄阳。

至于淮南前线传讯魏延已擒了张辽,围了合肥,曹操则是最多暗骂张辽一句骄狂致败,内心深处却并不担心合肥会被魏延攻陷。

因为前车之鉴摆在那儿,孙权两次率兵十万都攻不下合肥,魏延率区区两万之兵,又怎么可能攻陷合肥?

何况曹操还听闻,寿春也派了三千精兵去支援合肥,合肥守城兵马差不多有一万,与魏延的围城之兵达到了一比二的比例。

这等比例下,只要不盲目出城野战,就算是猪也守得住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