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音缺少愿意为他付出性命的人吗?
不缺。
她有无数的追随者,譬如棠溪、梨滢等人,但是这一批人,他们为她舍生忘死。不仅仅是因为多年的情谊,更是因为她身上有他们所追寻的东西。
换句话说,她们甘愿为她死,并不是为了她而死,而是为了自己的道而死,在只能保全一个的情况下,在她们心中,保全她可以更好的成全道。
这也是另一类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但是如今,她看到了元策。
“单单为了你……”元嘉玉有些茫然,但是当她看到临音的目光一直落在元策的身上的时候,她就恍然大悟,“兄长是为了你……”
难怪,难怪今日的临音这么关心兄长。
临音默默无言,往日里的意气飞扬此刻稍显黯淡,她的脸上有几分难得一见的茫然。
“兄长,他其实一直都喜欢你吧……”元嘉玉喃喃,因为性格原因,除非是这二人有需要用到她的时候,否则的话,她一般很少主动的去过问他们之间的事情。
于是当她察觉到元策对临音的感情的时候,元策已经不可自拔了。
“我记得在小时候他就对你很好了。”
“在小时候,谁对我不好呢?”临音轻轻反问,她从小到大便是众星捧月,因为尊贵出身、出众的长相以及机巧的性格,轻而易举的就能俘获一堆人的心。
即便是日日骂她的太傅,后来提起她时,也是也是真心的将它视作后辈来疼爱。
只要她装一装,只要她不去计较这世上她所认为荒谬的事情。她就能过许多人所认为的中“幸福快乐”的一生。
她会青梅竹马的和元策长大,会在年少的时候就被太宗舅舅指婚给元策,而后成为储妃,最终母仪天下。如果按照那样的走向,元策依旧会喜欢上她,以她的手段不难获得元策完整的爱。
同样的她也不会和少时的挚友离心,不会和边瓒走到如今这般充满障壁的境地。
她可以尽情的沉溺在众人的宠爱之中,直至溺毙其中,彻底的失去她的本性。
成为一个“反叛”世俗的可爱女郎。
但是她知道,反叛世俗的人,不会是世俗认定下的“可爱的人”。
若按照她所预想的那样活着,在她心中,同死了没有分别。
“临音……你动摇了吗?”元嘉玉反问道,但是她清楚临音会给出的答案。
临音不是轻易动摇的人。
果不其然,临音只是摇了摇头,“我只是有些恍惚,也只是有些惊讶。”
没有任何的事情能够动摇她的心,但是在那一腔赤忱之下,她也免不了惊讶。
“我从前并不相信那些舍生忘死的故事,对那些为情生为情死的故事也只是嗤之以鼻。却没有想到这样的事真的会出现在我的跟前。”临音揉了揉头,轻轻抚摸上元策的脸。
当元策第一次追出来返还她匕首的时候,她其实并没有真的如她嘴上所说的那般不信,她相信元策的爱意。
但是更多的,她是认为那是半真半假的谎言。如她一般,所有的真情之中都掺杂着利益。
所以她说那一番话,就是为了敲打元策,也为了警醒自己。
后来元策送了她灯。
和她的清醒不一样,元策乎相信了她在那一夜说的话。
在感情上,他变得小心翼翼了起来,他在不动声色的表达自己的爱意,却又将爱意掩盖。
一开始,他遮掩的很成功,而她也逐渐的动心。
可是在动心之余,她又不免去想,这一切是否是他早有预谋?纸灯笼的含义,她的确不知道。是当时她的府上有一个知道含义的薛瑶池。
元策的每一重好,她在动心之余,又会多一层疑心。
她不信任他,因为他们是隐隐的对手。她要争取的,是元策曾经唾手可得的。
在她的预想中,来日共同的敌人消失,他们成为帝后。那么,元策就会变成她最大的敌人。
但是直到今夜。
“我从前是不信的。”
因为真心的追求和精心的算计很好混淆。
二者最大的不同只是出发点的区别。
可是人的想法,尤其是元策这样的人的想法又哪里是能够轻易揣度的呢?
所以她警惕、她防范、她试探。
直到今夜,她看到元策舍身救她的样子。
若是那个时候,她将元策狠心抛弃,那么元策必死无疑。就算她没有抛弃,在这样兵荒马乱的情况下,元策也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而者一切的行为,从利益的角度解释不通,但是从情爱的角度,放在她自己这里也解释不通,由己及人,她难以理解。
临音陷入一瞬间的茫然。
元嘉玉给临音整了整伤口,有轻轻的开口:“信与不信,都没有什么关系的。有人会为了自己的道而舍命,自然也有人会为了人而舍命。所求不同而已,你所不在意的物什,或许是旁人一生所求。去接受,去享受,但是不要沉沦。你不是一直都做的很好吗?”
临音对谁都掺杂利,若非要拔一个纯粹,那么首推的就是元嘉玉。
她了解临音,也明白临音的挣扎。
因为这并不是临音第一次这样挣扎,她游历天下之前,也有过这样的挣扎。
从前她不曾被感情绊住,以后也不会。
“他如今还不是你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