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玄幻魔法 >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 第三十一章 唐代宗——李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十一章 唐代宗——李豫

李豫,初名李俶,陇西狄道人,唐朝第九位皇帝,唐肃宗李亨长子,母为章敬皇后吴氏。为人仁孝温恭,最初以皇孙身份受封广平王,安史之乱时随父前往灵武,肃宗称帝后,被拜为天下兵马元帅。作为名义上的唐军统帅,统领郭子仪等诸将先后收复长安、洛阳,凭借收复两京之功相继进封楚王、成王,被册立为皇太子。肃宗病死,李豫被宦官李辅国等拥立为帝,命其子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统仆固怀恩等大败史朝义部叛军,收复洛阳及河北诸郡,彻底平定安史之乱。吐蕃乘虚攻占长安,李豫出逃陕州,随后起用郭子仪击破吐蕃,又用郭子仪等平定仆固怀恩之乱。此后,藩镇势力壮大,开中晚唐藩镇割据之先河,于大明宫紫宸内殿崩逝,谥号睿文孝武皇帝,庙号代宗,葬于元陵。在位时期,定计诛杀权宦李辅国、鱼朝恩及宰相元载,流放宦官程元振,改革漕运、盐价、粮价等,任用杨绾为相,致力于安定社会,发展生产。

李俶,生于东都洛阳的上阳宫,玄宗的太子李亨的长子,母为宫人吴氏,从小好学,专攻《周礼》与《易经》,学习儒家经典。为人仁孝温恭,言谈举止皆符合礼仪,器宇度量弘深,宽厚而有决断,喜怒不形于色。玄宗虽有孙儿百余人,但只有李俶为嫡皇孙,相貌又与诸孙不同,所以玄宗格外喜爱他,十五岁时,被封为广平郡王。

安史之乱爆发,叛军攻占潼关,李俶随玄宗一行逃往成都,马嵬驿兵变后,他与弟弟、建宁王李倓力劝其父李亨北上灵武,李亨于灵武即位,即唐肃宗。肃宗即位后,组建朝廷,以李俶为天下兵马元帅,诸将皆归他指挥调度,同时设元帅府于禁中,由与肃宗有旧谊的李泌任元帅行军长史。在此期间,李俶与李泌朝夕计议,以处理军机之事,当时朝廷草创,临时招募的兵员少,又没有战斗力,李俶“推心示信,招怀流散”,等他随肃宗到达彭原后,已有“兵众数万”。

权宦李辅国附会肃宗宠幸的张良娣,阴谋动摇李俶储君的地位,建宁王李倓屡次向肃宗奏言此事,李辅国与张良娣反诬奏李倓“恨不得为元帅,谋害广平王”,肃宗一怒之下,赐死李倓,李俶对李倓遇害颇感悲恸,但不敢言明。宰相房琯进击叛军失败,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在回军凤翔途中又遭叛军重创,叛军一时气焰嚣张,屡次袭扰凤翔,威胁肃宗朝廷,李俶“选求勇干,频挫其锋”,使举朝安宁,“士心大振”。

肃宗犒赏三军,准备收复京师,李俶与副元帅郭子仪为中军,四镇、伊西、北庭行军兵马使李嗣业为前军,关内行营节度王思礼为后军,回纥兵马由叶护太子率领作为机动队伍。唐朔方等军及回纥、西域的军队共十五万人,号称二十万,从凤翔出发,东讨叛军。广平王与回纥叶护结为兄弟,叶护大喜,唐与回纥联军进至长安西,在沣水之东的香积寺以北横亘三十里,与叛军十万人决战。双方自午时激战至酉时,唐军取得大捷,夜幕降临,叛军溃逃,被斩杀六万人,叛将张通儒连夜丢弃长安逃跑,得到战报后,李俶立即下令入城,唐军得以一战收复长安。

起初,肃宗急于收复京师,与回纥相约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这时,叶护要按约定执行。李俶拜回纥叶护于马前,说:“现在刚克复了京师,如果大肆进行抢掠,那么在东京的人就会为叛军死守,难以再攻取,希望到东京后再履行约定。”叶护吃惊地跳下马答拜,并跪下来捧着李俶的脚,说:“我当率军为殿下立刻前往东京。”于是,与朔方大将仆固怀恩率领回纥、西域军从长安城南经过,扎营于水东岸。百姓、军士以及胡人纷纷向李俶下拜,哭着说:“广平王真不愧是华夷之主!”肃宗得知此事后也高兴地说:“朕不如广平王!”李俶整军入京,百姓不分男女老幼,都夹道欢呼悲泣,李俶留在长安镇抚三日后,率大军东追叛军。

随后,李俶等进至曲沃,叛军首领安庆绪尽征洛阳守兵十五万人,于新店抗击唐军,唐军与回纥军夹击,叛军再次大败,死尸遍野。叛将严庄、张通儒等放弃陕州逃跑,李俶与郭子仪进入陕州,仆固怀恩率兵分头追击叛军,严庄先进入洛阳向安庆绪报告败状,安庆绪放弃洛阳败退。回纥军进入洛阳府库收取财帛,在市井村坊劫掠三天,李俶深以为患,洛阳父老献出罗锦一万匹给回纥,回纥这才停止劫掠,李俶也赠给叶护太子“锦罽宝贝”,使其心满意足。进入东都后,投降安禄山父子的陈希烈等三百余人,都身穿素服,哭泣着请罪,李俶遵照肃宗旨意,将其全部释放,交赴西京听候处理。

两京的相继收复,大大提高了李俶的威望,肃宗返京后,大赦天下,进封李俶为楚王,后改封成王,被立为皇太子,肃宗联系李俶出生时“豫州献嘉禾”的祥瑞,于是将其改名为李豫。

肃宗患重病,不理朝政,即命李豫监国,当时两宫均患病,李豫往来侍疾,亲尝药膳,衣不解带。玄宗去世,肃宗病重,张皇后无子,害怕李豫功高难制,于是暗中召越王李系至宫中,准备废黜李豫。张皇后矫诏召见李豫,宦官李辅国、程元振知道皇后的图谋,于是派兵到凌霄门,待李豫抵达后,保护他到禁军中。当晚,二人领兵软禁李系、张皇后等,肃宗受惊而崩逝,随后,程元振等迎李豫于九仙门,见群臣,行监国之礼,李豫即位。

李豫继位后,李辅国因有翊戴之功,极为骄横,竟然对李豫说:“陛下只须深居宫中,外面的政事有老奴来处理。”李豫虽然心中不满,但慑于他手握兵权,只好委曲求全,尊称他为尚父,事无大小,都要与他商量后才能决定。不久,李豫乘李辅国不备,派人扮作盗贼刺杀了李辅国,然后假装下令追捕盗贼,并派使者慰问其家属。

李豫即位时,叛军再度攻陷了洛阳,大难未平,他在登基后发布的第一道诏书,就是任命长子、奉节郡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以表平叛决心。

在部署平叛的过程中,他也对朝廷上下、宫廷内外的人事关系进行了调整,首先他于丹凤楼颁布大赦制书,随后加封平叛功臣郭子仪、李光弼及李光进等诸道节度使及内外群臣。宣布恢复玄宗时被废黜为庶人的王皇后、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等人的封号,被玄宗幽禁而死的棣王李琰、因擅兵被废为庶人的永王李璘等也被昭雪,希望通过对皇室成员的平反昭雪来梳理玄宗、肃宗时期淤结的政治遗留问题,从而寻求开拓进取的途径。

李豫命李适为主帅、仆固怀恩为副帅,统帅河东、朔方及诸道行营、回纥骑兵等共十余万兵力,对自称燕帝的史朝义部叛军发起强大攻势,河南等道副元帅李光弼也率军参战。唐军抵达洛阳北郊,与安史叛军在横水展开决战,叛军大败,被俘杀六万人,史朝义向北溃逃,唐军顺势收复东京、河阳及汴、郑、滑、魏等州。燕相州守将薛嵩举相州,恒州节度使张忠志举赵、定、深、恒、易五州归顺。史朝义走投无路,北入奚、契丹,途中被图谋归唐的燕范阳尹李怀仙追及,被迫自杀,李怀仙斩得史朝义首级来降。自此,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平定,安史之乱平定后,李豫同意了仆固怀恩分授原安史旧将镇守河朔的提议,被认为开中晚唐藩镇割据现象之先河。

唐廷为追征江淮地区八年赊欠租调,派豪吏为县令,搜括民间粟帛,农民纷起反抗,其中台州临海人袁晁在翁山率众起义,攻下台州,年号宝胜,连克信、温、明等州,拥众近二十万。江南人方清在歙州率饥民起义。面对浙东接连不断的起义,李豫命镇守临淮的河南副元帅李光弼分兵镇压,浙东起义军接连为李光弼部所败,袁晁本人被俘杀,不久后浙东乱平。

为讨伐安史叛军,唐廷相继召回安西、北庭等地的军队,使吐蕃逐渐向北蚕食,并乘虚深入内地,攻占了陕西凤翔以西,邠州以北的十余州。吐蕃军大举入寇,边将再三告急,宦官程元振都压下不报,投降吐蕃的泾州刺史高晖引导吐蕃军过邻州,寇掠奉天、武功,逼近京师。

李豫获悉此事后,急命雍王李适为关内元帅,同时启用郭子仪为副元帅,出镇咸阳御敌,但为时已晚,李豫匆促逃离京城,到陕州避难,官民逃亡荆襄或藏匿在山谷中。吐蕃占领长安后,立广武王李承宏为帝,劫掠府库市里,纵兵焚闾舍,萧然一空,幸亏郭子仪巧妙与敌周旋,迫使吐蕃退出长安,李豫才返回长安,重赏郭子仪。百官论奏程元振“专权自恣”,贻误军机,李豫遂罢免了程元振官爵,放归乡里,后又流配于江陵。

朔方节度使、大宁郡王仆固怀恩在安史之乱中“与贼百战,阖宗死事至四十六人”,立有大功,却在平乱之后被河东节度使辛云京、宦官骆奉先逼迫,无法向朝廷申辩。仆固怀恩派其子仆固玚攻打辛云京,李豫招抚不成,采纳刑部尚书颜真卿的建议,派长期任职朔方的郭子仪前往招抚朔方军将,仆固玚攻击败辛云京后受阻于榆次,最终被部下杀死。

仆固怀恩声称李豫已经去世,再引吐蕃、回纥、吐谷浑、党项、奴剌等部总共三十万人来犯,约期从华阴趋赴蓝田,直取长安。京师震恐,李豫急召郭子仪屯驻长安北面的泾阳,此时仆固怀恩得暴病死于军中,郭子仪说服回纥与唐军联合,大破吐蕃于灵武台西原,斩首五万,生擒上万人,夺回被吐蕃劫掠的男女百姓四千人,缴获的牛羊驼马绵延三百里内不绝。

李豫优宠宦官,凡宦官奉命出使四方,从不禁止其所求取,即使奉命恩赐妃族,回来后也问宦官所得多少,如果给宦官的财物少,李豫则认为是轻慢天子的使者,“由是中使公求赂遗,无所忌惮”。宰相常贮钱于阁中,每逢中使来赐一物,宣一旨,从未有空手回去的,若宦官出使州县,传送文书取货,“与赋税同,皆重载而归”。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倍受尊宠,权势甚至超过宰臣。

但是,李豫也能惩治飞扬跋扈的宦官,李辅国、程元振先后遭诛贬,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左监门卫大将军兼神策军使、内侍监鱼朝恩宠幸无比,势倾朝野,凌辱宰相,朝廷政事要是没有他参预,他则愤怒地说:“天下事有不由我者耶!”李豫知群臣皆怨恨他,便与宰相元载密谋,一次禁中宴会,会后将他留下,侍卫把他缢死,对外则声称“朝恩受诏乃自缢”。

李豫病重,不到十天,已无法上朝,命太子李适监国,在长安大明宫紫宸内殿驾崩,享年五十三岁,群臣上谥号为睿文孝武皇帝,庙号代宗,葬于元陵,祔于太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