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玄幻魔法 >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 第十三章 大圣周王——史思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十三章 大圣周王——史思明

史思明,字崒干,宁夷州人,突厥族,唐代叛臣,安史之乱的元凶之一。出身西域史国,相貌不扬,懂晓六蕃语言,骁勇善战,屡建战功,授平卢军知事,辅佐安禄山讨伐奚和契丹,迁平卢军兵马使。安禄山反叛后,率军平定河北,署范阳节度使,屡为唐军所败,退保博陵。暂降唐廷,授河北节度使、归义郡王,受到唐肃宗猜忌,起兵再次叛乱,攻破魏州,自称大圣周王,年号应天。进兵解除邺城之围,杀死安庆绪,即大燕皇帝位,建都范阳,年号顺天,后为儿子史朝义所杀,谥号昭武皇帝。

史思明,原名崒干,出身于营州都督府羁縻州,宁夷州的突厥部落,身材瘦削,鸢肩驼背,凸目侧鼻,少须发,性情急躁诡狡,生于营州柳城,比安禄山早生一天,两人又同乡,自少时便成为伙伴。成年后,史思明投入营州都督乌知义帐下,成为一名轻骑,每次被派出打探敌情,他都有所斩获,又通晓六蕃语言,因此升为互市牙郎,负责边境贸易的中介事务。

史思明因无力偿还官府债款,打算逃亡到奚部,半路被奚人的逻骑发现,逻骑想杀掉他,可史思明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说:“我是大唐天子派来的和亲使者,杀了我会祸及你们的部族。不如带我去见奚王,他若放我一条生路,你们也有功劳。”逻骑觉得有理,就把史思明送到奚王牙帐,史思明见到奚王却不下拜,并说:“按照礼法,天子使者见小国君王不必下拜。”奚王很生气,但看着史思明一副气度非凡的派头,还真当成了大唐派来的使者,于是以贵宾礼节接待他。

奚王畏惧唐王朝的势力,决定派一百人跟随史思明入朝,奚王帐下大将琐高,在部落中很有威名,史思明想要擒住他以将功赎罪,于是哄骗奚王说:“大王派去的人虽然不少,但我看多是浅薄之徒,这样的人怎能去见天子呢?我听说大王帐下的琐高才能出众,可担此大任,何不派他来?”奚王不敢违抗,便让琐高和他手下三百人跟随史思明去“朝拜天子“。

他们一行人快走到平卢时,史思明派人联络平卢军使裴休子,并说:“奚族人派琐高和精锐将士一起到来,表面上说是去朝拜天子,实际是来偷袭平卢,请将军做好准备,先下手为强。”裴休子于是将计就计,假意列队出迎,奚人毫无防备,全部在馆驿被擒获,琐高被执送幽州,手下的三百精锐尽数被坑杀。范阳节度使张守珪见奚人首领琐高被活捉,非常高兴,将史思明收入帐下,并表为果毅都尉,与安禄山同为捉生将,二人胸怀才略,骁勇善战,多有功绩。

安禄山被任命为平卢节度使,渐获玄宗宠信,史思明也官至将军、知平卢军事,入朝觐见时,唐玄宗对他的军事才能大为赏识,赐座与他交谈。玄宗问他多大年龄,史思明回答说:“已经四十岁了。”玄宗拍着他的背说:“好好努力吧,你日后一定会显贵的。”于是,提拔为大将军、平卢兵马使,又赐名“思明”。史思明随同安禄山征讨契丹,大败于土护真水,安禄山逃至师州,归罪于部下左贤王哥解、河东兵马使鱼承仙,斩杀二人。史思明则逃入山谷近二十天,收拢了七百名溃散士卒,等到安禄山回到平卢城,发现将士大多散亡,正不知如何是好,史思明此时率队出谷求见,安禄山大喜,握着史思明的手说:“还以为你死了,有你在,我还有什么可忧虑的?”事后,史思明私下感叹:“我听说为人处世要进退得当,如果我早些出谷,恐怕已经跟哥解一并被斩了。”

史思明出身微贱,很受乡里轻视,幽州大族辛氏有一女准备出嫁,窥见他后,跟双亲说“一定要将我嫁给史思明。”亲属都不同意,但辛氏执意要嫁,最终二人成婚,史思明对此事颇为自负,说道:“自从我娶了她,升官多子,这就是富贵命吧。”

唐玄宗统治后期,任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宠臣,骄奢腐化,自恃强盛,锐意开发边疆,边镇节度使增至十个,拥兵近五十万,致使外重内轻,为边将割据创造了条件。安禄山以奉密旨讨伐杨国忠的名义,在范阳起兵十五万南下反唐,安史之乱爆发。颜杲卿据守常山,发檄文传告河北各郡抵抗叛军,并诱使范阳留守贾循反正,不料事泄,安禄山遂以史思明为范阳留守,率麾下三千骑,会同蔡希德急攻常山,八天后城破,颜杲卿被俘,史思明乘势进击饶阳,围城近一月,河间、景城共派出一万五千人救援饶阳,被史思明击败。

安禄山自称“大燕皇帝”,令史思明经略河北,史思明每行军一处,任由部下剽掠抢夺,杀人取乐,因此士气亢奋,作战勇猛。李光弼率蕃汉步骑、太原弩手一万三千余人出井陉关,收复常山,史思明闻讯解除饶阳的包围,率步骑两万五千人昼夜行二百里,直趋常山,李光弼出弩手奋击史思明先锋骑兵,又出伏兵袭其后军步兵,迫使史思明退入九门,两军陷入对峙。郭子仪引兵两万与李光弼会师,于九门城南大败史思明,史思明退入博陵。安禄山派遣蔡希德等引步骑三万来援,郭子仪、李光弼深沟高垒,以逸待劳,于恒阳嘉山大破史思明,斩首四万级,捕虏千余人,史思明露髻跣足,再度逃奔博陵,李光弼进围博陵,几乎落城。

哥舒翰败于潼关,长安失陷,唐肃宗急调朔方、河东兵回援,李光弼不得已撤围回军,史思明趁机出兵,击溃平卢节度使刘正臣,杀七千余人,夺取兵甲辎重两千乘,并收编平卢锐卒,气焰复炽。举兵复攻常山,至九门,守军假意请降,设伏于城上,史思明中戟坠城,鹿角伤到左胁,但侥幸不死,不久九门城陷,史思明下令焚烧城中屋舍,屠戮守军全族。随后攻占常山、赵郡,又与尹子奇部会合,击溃平原太守颜真卿部一万两千人,迫使其放弃平原,又连下河间、景城、清河、乐安、博平等郡。

信都太守乌承恩,是史思明老上司乌知义之子,其母亲妻子均已被叛军所获,史思明又俘获其子乌从则,于是举郡而降。史思明与之把臂饮酒,得马三千匹,士卒五万人,遂并力围攻饶阳。饶阳陷落,太守李系自焚殉国,裨将张兴被俘,史思明认为张兴是个壮士,想要收服他,不料张兴慷慨陈言,劝其早日归顺朝廷,史思明大怒,以锯杀之,张兴至死骂不绝口。至此,河北诸郡尽数落入叛军手中。

史思明与蔡希德、高秀岩等合兵十万进攻太原,企图由北道进犯灵武,李光弼在城上架设抛石器,挖掘地道,布置陷阱,又派别将袭扰破坏补给路线,叛军前后被俘斩一万多人。此时,叛军内讧,安庆绪杀死安禄山,自立为帝,史思明麾军退回博陵,被安庆绪封为妫川郡王、范阳节度使,兼领恒阳军事,赐名安荣国。范阳本是安氏老窝,安禄山从长安和洛阳所掠珍宝,多半都运往这里存放,已是堆积如山,史思明渐渐地恃富而骄,欲将范阳占为己有,不想再受安庆绪节制。

叛军惨败于陕郡,安庆绪放弃洛阳,逃往邺郡,麾下大将北平王李归仁借机率三万曳落河、同罗、六州胡精兵逃往范阳,途中大肆抄掠。史思明一面重兵防备,一面派使者招抚,李归仁遂率曳落河、六州胡人归附史思明,同罗部不服,史思明发兵大败之,击杀三千余人,尽获其所夺物资。安庆绪退至邺郡后,拼死一搏击破唐军,声威复振,蔡希德、田承嗣、武令珣等人纷纷来投,军势达六万之众。然其此后不恤政务、通宵宴饮,麾下高尚等谋臣争权夺利,加之听信张通儒谗言,擅杀大将蔡希德,人心逐渐离散。

史思明兵势愈盛,安庆绪十分忧虑,遂派遣阿史那承庆、安守忠、李立节前往河北诸郡征集兵马,并密谋除掉史思明。范阳节度判官耿仁智趁机进言道:“将军之所以为安氏效力,是因为迫于他们的威势。如今唐朝中兴,皇帝贤明,将军若能率领部下将士归服朝廷,实在是转祸为福的一条出路。”乌承恩族弟乌承玼又说:“而今唐朝复兴,安庆绪就好似树叶上的露水,难以长久。将军何必与他一起灭亡呢。如果归顺朝廷,洗刷掉叛逆的罪名,如同反掌。”史思明深以为然。

阿史那承庆以五千精骑护卫,来到范阳,史思明领全部兵众数万人相迎,又派人对阿史那承庆等人说:“诸位远来,将士们不胜欣喜,但身为边卒素来胆怯,见大军前来惶恐不能自安,愿弛弓解甲,以慰众心。”承庆与史思明是故交,因而应允。史思明引着承庆等人到内厅中饮宴,另派人收缴了其部下甲仗武器,对各郡征调士卒全部发给资粮放遣,愿留者重加赏赐,分配各营。次日,拘禁阿史那承庆,斩杀安守忠、李立节,奉表以所辖十三郡及八万兵士归降朝廷,又联络河东节度使高秀岩一同投降。唐肃宗非常高兴,封史思明为归义郡王、范阳长史、御史大夫、河北节度使,其子史朝义等封为列卿,又派乌承恩与宦官李思敬前来安抚史思明,命他率部讨伐安庆绪。

史思明遂派遣史朝义率五千人代理冀州刺史,以琐高之子张忠志为幽州刺史,以薛萼摄恒州刺史,以令狐彰代理博州刺史,乌承恩在所到之处宣示诏书,河北各州郡除安庆绪所据的相州外,全部归顺唐朝。史思明表面归降唐廷,私下却与叛军多有来往,加之不断招兵买马,引起唐肃宗警觉,李光弼也认为他终究还会反叛,推荐以乌承恩做为内应,任命乌承恩为河北节度副大使,又赐给阿史那承庆铁券,让他们伺机除掉史思明。

乌承恩用私财招募家兵,多次穿着破旧的衣服到各营诱说士卒,诸将向史思明告发此事,史思明怀疑事不确凿,没有追查。这时乌承恩同宦官李思敬由京城前来慰问,宣旨后,史思明留乌承恩住在馆舍,暗中派两个人埋伏在床下。半夜,乌承恩悄声对他的儿子说:“我受皇命除掉史思明这个逆贼,事成后朝廷定会以我为节度使。”这时伏在床下的二人大呼而出,史思明抓捕乌承恩,搜查行囊,得到了铁券和李光弼的公文,公文说:“如果阿史那承庆能够成事,就付给铁券,否则不要付给他。”又搜得与史思明同反将校的名单。史思明责骂乌承恩说:“我哪里对不起你,竟干出这种事。”乌承恩谢罪说:“我罪该万死,但这都是李光弼的计谋!”于是,召集将吏百姓,向西大哭说:“我率领十三州之地,十万众之兵归顺国家,赤胆忠心,不负陛下,陛下为何要杀我。”然后,将乌承恩父子及支党二百余人乱棍打死,只有乌承玼事先逃走,幸免于难。史思明囚禁了李思敬,并上表朝廷抗议,肃宗派宦官安慰史思明说:“此事乃乌承恩一人所为,非是朕与李光弼之意,他被杀是罪有应得。”

不久,三司处置投敌官吏罪状的文书传到范阳,史思明对诸将说:“陈希烈等人都是朝廷重臣,上皇弃之不顾,自己逃向蜀中避难,如今天下收复,他们尚且不能免于一死,何况我们这些本就跟随安禄山反叛的人。”于是,令判官耿仁智与幕僚张不矜作表书说:“陛下若不诛杀李光弼,我亲自率兵前去太原杀死他。”将要入函封缄时,耿仁智把上面的话全部删去,史思明得知后把二人处死。耿仁智久居史思明帐下,史思明爱怜他,想饶他一命,于是就把他召进来说:“我重用你快三十年了,今日之事绝非我负于你。”耿仁智大声说:“人终有一死,若为忠义而死,是死得其所。如今再随你反叛,不过是苟延残喘,还不如速死为好。”史思明听后大怒,亲手用棍击碎了老部下的脑袋。

唐肃宗派遣郭子仪等九位节度领步骑二十万,进攻安庆绪,安庆绪连败于卫州与愁思冈,三万五千人被斩,只得退入邺城,婴城固守。见形势危急,安庆绪连忙派薛嵩向史思明求救,并以帝位相让,史思明发范阳兵十三万前来,却不敢冒然进军,只派部将李归仁率一万兵马驻于滏阳,与邺城遥为声援,观望形势。叛军魏州刺史萧华举城而降,诏令崔光远代为刺史,史思明乘机大举进攻魏州,崔光远初到城中,轻信叛军谣言,处死骁将李处崟,自毁军心,史思明攻陷魏州,杀三万人,平地流血数日。

攻破魏州后两天,在魏州城北设坛祭天,自称“大圣周王”,任命周贽为行军司马。李光弼此时提议与朔方军联兵进逼魏州,使史思明不敢出战,之后再收复邺城,安庆绪一旦被消灭,史思明也会随之失势,而观军容使鱼朝恩却认为此计不可行,因之作罢。唐军包围邺城后,堵塞漳水灌城围困,从冬到春,城中粮尽,然而安庆绪拼死顽抗,固而久攻不下,各路官军无统一指挥,军卒疲困,士气低迷。

史思明见状果断出兵,距邺城五十里扎营,挑选精锐骑兵,日夜袭扰城下,又派出死士伪装官军,妄杀运粮将士,焚夺粮饷物资,神出鬼没,聚散无常,致使唐军粮草匮乏,人心涣散。史思明见时机成熟,遂引兵直抵城下,与唐军约期会战。唐军步骑近六十万在安阳河北岸列阵,史思明亲自率精兵五万来敌,诸军望见后以为只是游军,未加注意,史思明指挥军队奋力冲杀,李光弼、王思礼、许叔冀与鲁炅领兵迎战,死伤各半。后方的郭子仪尚未布阵,忽然间天气突变,狂发大起,飞沙走石,咫尺之间,人马莫辨,两军大惊,叛军向北溃退,唐军此时斗志全无,也向南大规模溃散,丢弃的甲仗辎重堆积于路,史思明派周贽追击,被退守河阳的郭子仪击退。

史思明得知官军败退后,整顿兵马,驻于邺城城南,安庆绪获得郭子仪营中数万石粮食,于是与孙孝哲、崔乾佑等谋划闭门抗拒史思明,诸将不从。而史思明则每日犒赏士卒,既不追击官军,也不与安庆绪通信,张通儒、高尚等人对安庆绪说:“史王远来救援,我们都应该去迎谢。”安庆绪没有阻拦。史思明与他们见面时涕泗横流,重加礼赏后又放回城中,其后又请安太清劝诱安庆绪出城。安庆绪不知所措,只好派安太清向史思明上表称臣,等待史思明解甲入城后,奉上皇帝印玺。史思明览表后说:“何必要这样呢!”于是回信道:“愿作兄弟邻国,互为表里,鼎足而立。称臣之事,万不敢接受。”安庆绪大喜过望,请求与史思明歃血结盟,史思明同意。

安庆绪率三百骑来到史思明营中,史思明命令手下军士全副武装,然后引安庆绪等人进入大帐,安庆绪叩头再拜说:“作为臣下我治军无方,丧失东西二京,久陷重围,没想到大王看在太上皇的情份上,远来救危,使我得以复生,恩深如海,终生难报。”史思明忽然大怒说:“丢失两京,何足挂齿!你身为人子,杀父篡位,天地不容,我要为太上皇讨伐你这个逆贼,岂能被你的谄媚虚辞欺骗!”下令推出斩首,安庆绪以目示意周贽,望其说情,周贽说:“安庆绪做过君王,理应赐死。”于是,将安庆绪连同四个弟弟缢死,又诛杀了高尚、孙孝哲、崔乾佑等人,随后史思明整军入邺城,击杀安庆绪亲军三千三百多人,吞并了安庆绪的兵马与地盘,派安太清率兵五千攻取怀州,又将史朝义留下镇守相州,自己率兵返回范阳。

史思明自称大燕应天皇帝,改元顺天,立其妻辛氏为皇后,史朝义为怀王,以周贽为宰相,李归仁为大将军,改范阳为燕京。让小儿子史朝清留守幽州,以阿史那承庆、张通儒、向贡、高鞫仁等人辅佐,令各郡太守各率三千兵集结帐下,兵分四路入寇河南诸州郡:先遣令狐彰部五千人由黎阳渡河,直取滑州,史思明自领中军自濮阳,史朝义自白皋渡,周贽自胡良渡渡过黄河,会师于汴州城下。

汴滑节度使许叔冀不能抵挡,与濮州刺史董秦一同投降,史思明任命许叔冀为中书令,让李归仁和他同守汴州,史思明很看重董秦,拍抚他的后背道:“我原先好比只有左手,如今得到你,右手也有了!”又命部将南德信率领汴州降卒南略江淮,约定“一旦成功,每人可取两大船装运赀财。”陈留守将田神功假意投诚,寻即袭杀南德信,统领其众复归于唐。史思明乘胜向西攻克郑州,李光弼下令将洛阳官民迁入潼关,率两万众退保河阳三城,坚壁清野。史思明进入已是空城的洛阳,一无所获,于是把城中寺院佛像搜括一空,送回幽州,又将自己在洛阳的旧宅大加扩饰,定名为“龙兴寺”。

史思明与李光弼会战于河阳,派骁将刘龙仙到城下大骂挑战,李光弼帐下裨将白孝德策马出战,一举将其擒杀,叛军大骇。史思明军中多有良马,每日在河南岸沙洲上洗浴,李光弼挑选军中母马,一齐放至河岸嘶鸣,引得对岸一千余匹战马纷纷渡河来追,尽为李光弼所得。史思明愤恨不已,列战船百艘,以火船为先,欲烧毁浮桥,切断三城间通路,李光弼早有防备,用百尺长杆,头装铁叉,阻碍火船前进,又于浮桥上发射炮石,叛军战船多被击毁。

史思明无计可施,转而进攻河清,欲断绝李光弼粮道,李光弼进驻野水渡防御,史思明认为李光弼善于守城,而短于野战,因之亟欲趁此机会将其生擒。不料李光弼留兵千人固守此地,当夜即返回河阳,叛军骁将李日越、高庭晖因不堪史思明严命,相继投降唐军。史思明大怒,决定全力进攻河阳三城。李抱玉镇守河阳南城,以缓兵之计诓骗叛军,又出奇兵夹袭,叛军伤亡甚重。董秦见状,率部众五百人夜里突围,投奔李光弼。史思明命周贽领安太清、徐璜玉等部,攻河阳中潭城,自己继续进攻南城,中潭城守将荔非元礼率敢死队出栅奋击,叛军披靡。周贽转攻河阳北中城,战至中午,未分胜负。李光弼见叛军阵容不整,命郝廷玉、论惟贞以精骑驰突敌阵,麾指诸军齐进,呼声动地。周贽大败而逃,叛军死两千余人,徐璜玉被郝廷玉生擒,安太清奔回怀州,史思明正猛攻南城,见李光弼将五百多俘虏驱赶到河岸上,只好解围撤兵。

史思明派李归仁领精骑五千进攻陕州,于礓子阪被卫伯玉所带数百骑击败,董秦则改名李忠臣,于永宁、莎栅之间屡挫叛军。李光弼进攻怀州,史思明出兵相救,在沁水河上交战,叛军被击杀三千多人。史思明再度进攻河阳三城,以解怀州之围,却败于城西渚滩,又损失一千五百余人,只得退回洛阳。不久,李光弼收复怀州,安太清投降,田神功又袭破叛军于郑州,滑州刺史令狐彰亦脱身投唐,史思明处境愈加窘迫。

刘展之乱爆发,江淮动荡,史思明乘势大举出击,遣田承嗣将兵五千转掠淮西各州,薛萼将兵五千攻曹州,王同芝将兵三千人攻陈州,许敬釭将兵二千人攻兖州、郓州,但被唐将能元皓、李忠臣、王仲升等部阻截,未取得显着战果。

观军容使鱼朝恩听信传言,以为叛军将士思乡心切,一战可定,不断怂恿唐肃宗出兵,于是肃宗令李光弼等人收复东京洛阳,李光弼上奏说:“贼军士气未衰,不可轻举冒进。”仆固怀恩暗中惧恨李光弼,也附合鱼朝恩的意见,督促李光弼出师的中使不断。李光弼迫不得已,留李抱玉镇守河阳,自己与仆固怀恩率军会合鱼朝恩及神策军使卫伯玉,联兵进攻洛阳。

唐军抵达洛阳城北,李光弼指示诸军结营应依托险要地形,仆固怀恩不听,于平原地带布阵,史思明一面命令部卒在城郊林中委弃财物、佯装溃逃,另一边于北邙山中设下埋伏。唐军军阵尚未完成,不少将士贪图钱物,毫无防备,争先入城劫掠。史思明见状发兵掩杀,唐军大败,战死数千人,损失大批军资器械。李光弼、仆固怀恩渡河退保闻喜,鱼朝恩、卫伯玉撤回陕州,李抱玉也弃守河阳三城,叛军复夺怀州,朝廷震怖,调集重兵驻守陕州。

史思明击败了老对手李光弼,意气扬扬,想乘胜西进入关,遂以史朝义为前锋,自北道进击陕城,史思明亲率大军自福昌出发,由南道进攻。史朝义行军至礓子阪,遭到卫伯玉的阻击,屡战屡败,退守永宁,史思明闻报大骂:“这小子终究成就不了我的大事!”将史朝义、骆悦、蔡文景、许季常等人召来痛斥一顿,并称要杀掉他们以立军威。其后,史思明命令史朝义修筑三角城用以囤粮,限期一天修完。城已筑好,未及泥抹外墙,史思明巡视到此,见状大怒,把史朝义、骆悦等大将召至面前大肆秽骂。史朝义战战兢兢,哀求说:“兵士们太乏累,歇一歇就上泥。”史思明喝斥道:“你爱惜属下,就敢违我的旨意吗!”立马城下,目视兵士上泥,顷刻间完成。临走时,史思明瞪着史朝义大骂:“等我拿下陕州,当晚就斩了这家贼!”史朝义听闻,忧惧异常。

史朝义常随史思明带兵,为人谦恭,爱惜士卒,深得众心,但史思明更偏爱小儿子史朝清,派他留守范阳,时常有杀掉史朝义,立史朝清为太子的念头。史思明驻扎在鹿桥驿,由心腹曹将军值宿警卫,史朝义的部将骆悦、蔡文景劝史朝义说:“现今我等已死到临头,自古以来就有废立君王之事,不如召见曹将军,共商大事。”史朝义低头不答。骆悦等人又说:“您若不忍心的话,我等只得投归唐廷,不能再侍奉您了。”史朝义思虑再三,点头应诺。

于是,骆悦等人派许叔冀的儿子许季常召来曹将军,曹将军得知此事,恐怕祸及自身,不敢拒绝。是日傍晚,骆悦等率领史朝义亲兵三百人,全副武装来到鹿桥驿,宿卫兵士惧怕曹将军,因而未加拦阻。此时,史思明因梦惊醒,正据床惆怅,他平时喜欢听优伶讲笑话解闷,吃饭睡觉都不离左右。但由于他为人残忍,杀戮为常,这些伶人心中也十分恨他。见他惊起,几人忙问原因,史思明说:“我刚刚梦见河里的沙洲上有群鹿涉水而至,鹿死水干。”说罢起身如厕,几个戏子偷偷说:“鹿者,禄也;水者,命也,此胡命禄都到头了。”

片刻后,骆悦等人提刀闯入,质问史思明去向,未及回答,已杀数人,伶人们连忙指向厕间。史思明闻变,翻墙来到马厩,准备驾马逃跑,骆悦的侍从周子俊发箭,射中手臂,史思明坠马被擒。史思明问:“谁在作乱?”骆悦回答:“奉怀王的命令。”史思明老奸巨猾,喊着史朝义的小名,哀求道:“不要杀我,我死不足惜,但不想让你沾染上杀父之名啊。”又悔恨道:“我早上说错了话,理应得此下场,不过你们为何如此急躁,等到了长安再杀我也不迟啊,今天你们废掉我,大业也成不了了。”转脸看到曹将军,又大怒骂道:“这胡贼误我,我哪里对不起你,竟做出此等大逆之事。”随后,史思明被骆悦等人押送至柳泉驿。

史朝义心惊胆颤,见到骆悦等人复命,还连问:“没有惊动圣人吧?没有伤着圣人吧?”诸将回答说“没有”。周贽、许叔冀率领后军驻扎在福昌,骆悦等人派许季常前去通告此事,周贽惊倒在地,史思明刚被送到柳泉驿,骆悦等人害怕众心不一,于是立即动手,勒死了史思明,用毡毯裹尸,由骆驼运回洛阳,史思明得年五十九岁。

史思明与安禄山发动的“安史之乱”,沉重的打击了唐朝的统治,自此兴盛一时的李唐王朝,逐步没落,虽然安禄山、史思明只折腾了七八年,但使中原动荡,千万生命死于军乱。与之而来的藩镇割据、宦官专政以及党争之祸,最终把赫赫盛唐推上了不归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