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士颂的王宫里出来后,士安就去找到了自己心腹们商议。
诸葛亮和庞统一听士安要带头在朝会上,请求士颂称帝。
两人直接懵了,虽然两人曾经幻想过,士颂有朝一日必然会登上那个位置。
毕竟形势所逼,当士颂达到一定的高度后,王的身份已经不能满足统治者的身份,很多事情并不能能很好的展开。
其一,在所有百姓中,皇才是最高的统治者,虽然汉天子的威望和名气并不管用,但是万一汉天子死灰复燃呢?
甚至说汉天子和士颂的命令同时到达后,夏国百姓还是得犹豫一下,这是必然的。
毕竟皇帝为最高统治者,是埋在心里,根深蒂固的概念。
其二,不称皇,就没办法与汉完全区分开来,不能开元见年,不能颁布新的历法,非常不方便。
比如士颂颁布的新的三百六十天历法,每隔四年有闰年和闰月做法,让一大帮老学究们研究都傻了,惊为天人。
但是这个历法颁布的时候,还是以大汉天子为言颁布的。
就是,天子没空,我替代汉天子颁布的。
以前地盘少还不觉得,但是夏国现在地盘越来越大。
南到整个中南半岛,东到整个东瀛省,西到西域大片土地,北到凡目之所及,皆为夏土。
这么大的土地,以王的名义,明显有些虚。
就论现在夏国的土地,已经超过汉代巅峰时期,而且士颂的文治武功,已经达到了巅峰。
比如鲁国百姓,从士颂屠了整个草原之后,天天酒茶饭后,都在谈论士颂的丰功伟绩。
北方游牧滋扰边关上千年,历代以来苦不堪言。
但是,士颂一举屠了整个漠北,在草原上建立了建立了坚城十余座,彻底解决了北方边患。
就这一条就足矣让士颂青史留名。
其次,士颂这些年来,灭蜀国刘焉、韩国张鲁、楚国刘琦、秦国吕布,吞并了凉国,踏平了西域,打得羌族望风而逃。
就这,光去说整整一天都讲不完。
他们觉得士颂很不错,奈何刘备对他们也不错。
不过,刘备和夏国一战,刘备惨败,丢下了十几万人,仓皇而逃。
因此,刘备这么多年在鲁国百姓心中树立的好感,一下子消失了大半。
好在士颂并没有紧锣密鼓的进攻鲁国,否则鲁国根本无法阻挡。
士颂没有进攻,还是来源于他的习惯,稳扎稳打。
鲁国就在那里,鲁国百姓也就在那里,什么时候去打,自己说的算。
盲目去攻打鲁国,补给太长,万一出现点意外,得不偿失。
但是,大家好像都很默契地认为,夏国最终会灭掉鲁国,以至于刘备招兵买马,百姓响应得并不积极。
就算强行征募上来的士卒,士气也不高。
张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光靠这样,夏国大军来了后,不集体逃难已经不错了。
所以,如果士颂此时称帝,还真没什么好奇怪的。
要是这种条件给任何一人,都不知道称几回帝了。
但是,士颂并不着急。
在他第一次到洛阳的时候,就在谋划着那一刻,这些年过来了,他反而不着急了。
在士颂的眼中,根本没有意外发生,一切都按着他的想法在发展。
尤其是当年拿下中南半岛那个时候,士颂不止把中南半岛当做一个大后方的粮仓,更主要的是,当势不可为的时候,士家可以退居中南半岛,避其锋芒。
不过,当中原大战,诸侯国之间混乱不堪的时候,经过几年的安稳与民休息,士颂就知道,只要自己步子稳当一点,就不会存在意外。
所以,夏国在别人眼中如日中天的时候,士颂都会保持着理智,一步一个脚印,稳定发育。
现在也是如此,夏国新增了楚国、秦国、关内的地盘,士颂就需要至少一年时间,把这些地盘捋顺。
同样的,士颂把楚国王都搬迁到宛城,除了要震慑刘备之外,更主要的是为了坐镇这些刚获得的土地。
确实,对着士颂的迁都,三地慢慢趋于稳定,百姓们恢复到了安宁的日子,再也不用受到当权者涸泽而渔般的剥削,虽然数年内很难达到交州百姓的生活质量,但是至少不会忍饥挨饿。
所以,三地百姓对士颂感恩戴德,已经完全对夏国归心。
士颂在这种状况下,依旧觉得远远不够,至少要保证三地的粮草囤积后,足够大军开拔。
不过,士安一反常态,回到世子府后,便喊来了诸葛亮等心腹,和他们说了士颂的想法。
于是,外面逐渐传出,士安在秘密谋划,上书士颂称帝的事情。
一下子群臣炸开了花,就连程昱等士颂的心腹听完之后,也是心事重重。
最后,程昱找到郭图和许攸商议,要不要附议上书。
许攸让几人稍安勿躁,这次士安牵头这件事,本就有些不寻常,如果士颂真有意如此,一定会暗示自己等人。
既然士颂那边没有透露任何意思,现在这件事,最好不要掺合,先弄清楚士颂的意思最好。
几人点了点头。
其实,对于他们而言,士颂称帝这件事,真不是什么意外。
在很早之前,他们就做好了准备,甚至说只要是颂透露一些意思,他们这些夏国肱骨之臣就会不遗余力地推进这件事。
所以,程昱、郭图等,一致表示沉默。
甚至下面的官员,询问他们最近有没有听到什么风言风语的时候,他们就直接装聋作哑。
而就在此时,士安牵头,举办了一个诗会。
士颂对于诗会这些毫无营养的事情,根本不感兴趣,所以连带着士安连一次这样的聚会也没有参与过。
但是,士安一反常态,在休沐那天,举办诗会,加上隐约传出的言论。
群臣一下子激动了起来,他们很想攀上士安的这条线,加上通过联名上书,摇旗呐喊,这不就等于平云直上吗?
这种诱惑,还不是一般人能抵挡得了的。
于是,大小官员,最大的是新晋的礼部侍郎云正,正二品,最低的也是从六品,总计七八十人,集结在诗会里面。
至此,很多官员在踏进门以后,就感觉到这么多官员推动这件事,肯定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