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家在绍兴城区作揖坊一带,是一个平民区,也是一个沿河建造的老房子区域。他们家都是前面石板路,中间是平房,后面通往内河。他们出行时,近路或者是城内走动时,尽量走旱路。出远门,或者是去城外的时候,就会走水路。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自己家的小船,而且每家每户都会划船。小花家贩卖锡箔纸的时候,就是划着小船去乡下销售锡箔纸的。不光小花几个舅舅会划船,就连小花母亲和舅妈她们也会划船。后来小花的表哥和哥哥们也学会了划船,只有小花因为是一个女孩子,家里不让她学划船。
作揖坊是绍兴的平民区集中居住点,这里不但房源紧张,而且居住的人都是三教九流的人。小花家的邻居有唱戏的、做工的、做小生意的,也有一些官府的基层杂役。像读书人、当官的、做大生意的人,几乎都不会在这种地方出现。她们不但有自己的大房子,而且不屑来这种小地方。对于她们来说,这里就是一个贫民窝,一个十分不干净的地方。
可就是这么一个不被人看得起的地方,小花外公家一家人居住了上百年。当初小花外公的太爷爷和家人分家的时候,好不容易分到了这套房子,总算可以在绍兴城里有居住的地方了。要是没有这套房子的话,她们一家人就要在城外找地方住,从此就算乡下人了。在当时户籍按照居住地划分,住在城里的人就算是城里人,城里没房子住在乡下的人就是乡下人。一些城里人天生高人一等,总是笑话乡下人土包子没见识。在古代,被称之为乡下人,就是一种歧视和鄙视。
说真的,当时要是小花外公家的太爷爷真的居住在了城外的话,就马上和当地的村民结合在一起,不用两三代就会忘记自己的出身。到时候就会忘记自己是绍兴城里人,更加会忘记自己什么老王家的后人了。这样的话,小花的外公或许不是这么纠结,也不会这么正面闷闷不乐了。
制造锡箔纸的生意很艰难,制造过程也十分复杂和繁琐,但是这门手艺是老王家祖传的。一家人守着家族手艺,耐心安心地做着这门生意,也总算小有成绩。虽然小花外公一家人总是说这个生意难做,不是一般人可以学得会的,他们早就不想做了,但是他们其实做得很开心。小花是自己人,知道这门生意并不是没有前途。
在古代大家家家户户都需要祭祖,祭拜祖先就需要锡箔纸,所以锡箔纸的销售量很大,大得让人无法想象。光是小花外公家每年要做出至少数十万斤的锡箔纸,绍兴城里像小花外公家的小作坊起码上百家。不去管其他地方的作坊,这些绍兴城里的作坊的锡箔纸每年都可以卖得精光,就可见锡箔纸的销售量有多大了。所以至少在小花小时候的时候,小花外公家的锡箔纸生产出来就不用担心卖不出去。所以小花一家人经常没日没夜地工作,生产出来的锡箔纸数也数不清。
锡箔纸不是论张卖的,而是论扎卖得。一百张锡箔纸为一叠,十叠为一扎,绍兴话扎叫脚。一千张锡箔纸就是一脚,每一脚都会单独捆扎在一起,便于清点和管理。一般的散户,或者是去乡下兜售的时候,会分开卖,便于服务大家。一般来说每家每户每年祭祖需要三四次,小户人家一次需要两三百张锡箔纸。会过日子的人家,会一次性购买一年需求量的锡箔纸,也就是一两脚锡箔纸。这样量大价格可以便宜点,而且不会有短缺。一些家境不好,或者是不会当家的人,总是一次购买这一次祭祖的锡箔纸。买半脚或者是两三百张锡箔纸。这样价格不但比较贵,而且容易出现张数不对或者是里面有次品的问题。
小花的小舅舅也经常这么做,几乎所有的卖锡箔纸散客的人都这么做。制作锡箔纸的时候,会产生一些品相不太好的次货。这些次货本来不合格需要重新做的,可是他们总会留下一些次货。卖给外地客人,或者是去乡下卖给散客的时候,总会夹杂一些次货在里面。不但可以卖出次货,而且可以按照正品货价格卖出去。锡箔纸是常用东西,偶尔出现一些次货,使用者也只能自认倒霉,不会真的因为这些次货去城里斤斤计较。所以去乡下兜售锡箔纸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把这些卖不出去的次货塞出去。不过做这种事情的时候,不但需要小心谨慎,而且次货一次性不能塞太多。如果太过分,或者是碰上一些不好说话的人,卖锡箔纸的人就会挨打挨骂。小花小舅舅每年出去卖锡箔纸,经常被人打骂,原因就是为了这个。大家管这个行为叫缺德,但是所有卖锡箔纸的人都这么做。
在点数锡箔纸的时候做手脚,缺斤少两卖给一些散客,这也是卖锡箔纸行业的一个习惯。小花家制造锡箔纸,所以几乎每一个人都是点数的高手。平常老百姓点数都是十张十张数,他们是一揪一揪数,每一揪不是十张而是九张。他们心里有数,但是不会告诉外人的,就算说了也会说一揪是十张,让客人数着他们的揪数就可以了。每一揪少一张,十揪就是少十张,一百揪就是少一百张。不要说是散客了,就连一些外地客商来购买锡箔纸,不是熟客他们也这么做。这就是明打明的缺斤少两。
在乡下购买锡箔纸的不是妇女,就是孩子,她们一般不会数数,只好任由卖锡箔纸的人数张数。每一次小花小舅舅卖锡箔纸的时候,每一百张锡箔纸少给买家十张,一天累积下来数字也不少。一天生意做下来,小花小舅舅至少可以为家里省下好几脚锡箔纸。变相为家里赚钱了不说,而且可以让小花小舅舅多一些零花钱。
为了鼓励小花小舅舅做手脚,小花外公给予小儿子一些物质上的奖励,怪不得小花小舅舅经常喜欢去乡下贩卖锡箔纸了。每一次小花小舅舅从乡下回来,都会买一些玩具或者是小吃给孩子们,算是他这个长辈给孩子的好处。小花也能分到一两样,所以小花觉得小舅舅对自己也算不错。小花后来才知道,外公为了让小舅舅干活有积极性,说好让小舅舅一个人独得省下来的锡箔纸等价的三成现金。所以小舅舅干活积极不算,而且总喜欢在生意上做手脚,就连一些老客户也不放过。
小花离开家的那一年,小花小舅舅终于出事了。小花小舅舅去乡下一个叫皋埠的地方,按照往常一样在自己家的船上兜售自己家的锡箔纸。开张没多久,一群乡下村民就聚集到了船边,小花小舅舅知道出事了。小舅舅一边给大家赔小心,一边想着问题出在哪里,想着怎么补救问题。没想到一个刚刚来小花小舅舅这里买了一脚锡箔纸的中年妇女,指着小花小舅舅的鼻子就破口大骂。小花小舅舅马上意识到了问题出在哪里,他卖给这个妇女的锡箔纸一脚本来应该是一千张的,其实他只给了她八百五十张。缺斤少两太严重了,怪不得大家把小花小舅舅围了起来。
大家一边指责小花小舅舅太缺德,一边要把小花小舅舅连人带船送到乡公所去。小花小舅舅当时不过十八九岁上下,哪里敢去什么乡公所。小花小舅舅听说过这种乡公所,不但偏帮自己的乡民,而且对外人十分凶残。小花小舅舅不敢去乡公所,又不舍得按照村民的意思赔钱,逃又逃不走。最后气急了的村民动手打了小花小舅舅一顿,还抢走了小花小舅舅船上所有的锡箔纸。
小花小舅舅坚持着回家,还来不及说自己的事情,就被小花外公又打了一顿。外公以为小花小舅舅被抢了,或者是私下吞了大家的锡箔纸,直接上手打了小花小舅舅。小舅舅本来就受伤了,再被父亲这么一打,小花小舅舅彻底倒地不起。大家请来大夫看病,大夫告诉大家,小花小舅舅从此残疾了。不但一条腿从此瘸了,而且下身也伤残了,小花小舅舅整个人从此变得很忧郁。